一汽豐田承認亞洲龍機油乳化是發動機內“結露水”造成

針對一汽豐田榮放RAV4、豐田亞洲龍機油增多、乳化的事件,豐田(中國)曾對外界回應,是正常現象。近日,一汽豐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再次明確,“機油增多現象並不會對發動機性能產生影響。”

一汽豐田承認亞洲龍機油乳化是發動機內“結露水”造成

並進一步透露細節稱,對於機油乳化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發動機反覆的在無法充分暖機(水溫在 80 度以下)的狀態(低速短距離,氣溫 10 度 /30 分鐘)下使用時,發動機內的少量的結露水不能蒸發,且混入到發動機機油裡,因此在機油加註蓋內側等部位會有乳化現象的發生。

可以看到,一汽豐田承認了豐田亞洲龍機油增多、乳化和豐田榮放RAV4機油增多、乳化是由於發動機內部有水混入到機油中造成的。

而這一說法變相也佐證了,國內豐田亞洲龍、榮放RAV4機油增多、乳化,與國外針對豐田亞洲龍、榮放RAV4因為發動機製造錯誤導致內部汽油、冷卻液洩漏而召回事件的潛在關係。

早在今年2月份,海外就因豐田豐田凱美瑞、亞洲龍、榮放、雷克薩斯ES300h四款車型發動機製造錯誤導致內部出現裂紋,可使冷卻液或汽油等洩漏,可能引起發動機熄火、過熱或自燃,而宣佈召回了。

汽車投訴之家援引外媒報道稱,召回涉及搭載豐田2.5升發動機的車型,包括2020凱美瑞、凱美瑞混合動力車、亞洲龍混合動力車、2019年和2020年生產的RAV4和RAV4混合動力車,以及雷克薩斯ES300h。

我們知道,在此之前,豐田已在北美因燃油泵問題先後召回了70萬輛。在北美召回不久,國內變爆發豐田亞洲龍、榮放機油增多、乳化事件。

一汽豐田承認亞洲龍機油乳化是發動機內“結露水”造成

一汽豐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針對上述表示,“上述現象是發動機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一般現象,不會影響發動機機油的潤滑性能,也不會對發動機的性能造成影響。我們認為上述現象不是品質問題。”

但這一說法,並不能使消費者滿意和信服。早在豐田汽車之前,本田汽車、長安汽車、北京現代等都先後爆發機油增多,並先後數次對涉及問題車型進行召回,國家質檢總局也對此做出過通告。

如今,一汽豐田榮放RAV4、亞洲龍機油增多,不論何種原因導致,顯然都不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正常情況”。事實上,豐田汽車在說明書中,以及以往製造的汽車上,都沒有爆發過大量機油增多的問題。

此次,爆發車型大多是新上市車型,採用是豐田汽車旗下最新制造平臺TNGA和混合動力噴射方式的供油發動機。據一名從事多年發動機調校、燃油標定的業內人士稱,“這不會是正常現象。”

相反,一汽豐田在機油增多、乳化上,回應外界說法,大多存在欺瞞消費者性。一是,在發動機加註機油時,通常有嚴格標準,加註在上下刻線中間或略低一些,斷然不會直接加註到上刻線附近。

二是,機油大量稀釋不會對潤滑性造成影響。事實上,當大量汽油混入機油稀釋後,顯然會對機油造成影響,長期以往給消費者用車帶來隱患。在調查中,在一汽豐田旗下其它車型上,加註機油也不在上刻線附近。

所以,一汽豐田榮放RAV4、亞洲龍機油增多,通常稀釋程度比較嚴重。在已有的消費者投訴中,大多已經超過上刻線,有的甚至2cm到3cm,機油稀釋嚴重。

目前,一汽豐田已將問題歸結為天氣冷和消費者駕駛習慣上。

值得一提是,針對機油乳化,一汽豐田也給出了“變質不變效”的說法。在記者採訪中,一汽豐田稱,“車輛中高速行駛後發動機充分暖機,隨著發動機機油溫度的上升,混入到發動機機油中的少量水分蒸發後,乳化現象就會消失。

可以看到,一汽豐田認為,機油混入水乳化後,當水分蒸發後乳化自然就消失了。並表示,如消費者對車輛發生的上述現象仍然感到不安,可到經銷店進行車輛檢查。

此外,豐田中國強調,並沒有接到任何消費者關於上述情況造成車輛故障的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