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财通车】“直升机撒钱”重出江湖,是否奏效仍待考验

美国开始直升机撒钱,美股终于反弹?

继美联储降息至零并推出7000亿美元QE之后,昨天美联储和财政部联手推出更多的刺激政策,这些政策已经是所有在2008年次贷危机时所用过的。

受此影响,美国三大股市反弹,道琼斯指数反弹1049点,涨幅5.2%;标普500反弹6%,纳斯达克指数反弹6.46%。

外汇和商品方面,美元指数暴涨1.53%,所有非美货币受挫。

黄金结束5连跌,涨幅13.44美。,最近黄金似乎失去了避险资产的属性更像是商品,原因是当前市场处于极度恐慌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投资失去吸引力,大家回归最传统的避险资产:现金。但我们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因为随着社会极度恐慌逐步下降黄金将再次上涨。

原油方面,由于沙特与俄罗斯取消昨天的会议,OPEC+重回谈判桌的可能性较低,因此价格战将继续,油价受挫。

让市场反弹的几个条件

目前市场面临原油价格暴跌和新冠肺炎两大风险。

油价暴跌会导致是石油公司收入大减,股价暴跌。同时,石油开采公司特别是页岩油公司将会面临违约风险,因为自2014年价格战以来页岩油企业为了生存大量发债借钱。

目前,有美国能源公司的总债务为9630亿美元,其中15%为垃圾站债。如果能源公司违约,将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很大的压力。

新冠肺炎除了制造全球恐慌以外,封城,关店,让大家呆在家里会让经济蒙受巨大损失。

如果市场反弹需要:

强有力的财政刺激政策;

新冠病毒的爆发期达到顶峰;

市场认为资产价格过低,已经具备抄底条件。

就目前而言,第二和第三个条件还没有出现,但昨天美联储和财政部联手计划出台强有力的刺激政策。

直升机撒钱

昨天,美联储和财政部决定重启2008年次贷危机时的所有措施。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将请求国会议员通过8500亿美元甚至更大规模的刺激方案,帮助抵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部将从外汇稳定基金中拿出100亿美元用作信贷保护。

特朗普和努钦正讨论的经济刺激计划总额最高可能达到1.2万亿美元。约1万亿美元的贷款和直接提供支票。

刺激计划中包括为小企业提供3000亿美元的贷款,2000亿美元用来保持稳定性,还有两轮2500亿美元的支票发放。

【开盘财通车】“直升机撒钱”重出江湖,是否奏效仍待考验

特朗普已经批准将纳税截止期推迟90天,这90天内无需支付税款相关利息罚款。同时,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向每位公民发放1000美元支票。

昨天,纽约联储决定本周将每天通过隔夜回购操作提供一万亿美元,在上午和下午的隔夜回购操作中分别提供5000亿美元。

虽然这个财政刺激计划可以部分提振市场信心,但面临两大问题:

第一,国会是否通过刺激政策规模?在大选之年,一般两党很难团结,而民主党掌控着众议院。

第二,新冠病毒将会持续多久?如果新冠肺炎像特朗普所说持续到8月, 那么即使美国财政部与美联储动用所有工具也很有可能拯救不了经济。

美国2月零售销售负增长

虽然现阶段经济数据已经左右不了市场的波动,但各国的重要经济数据依然值得关注。比如说占据美国经济70%的零售消费。

美国2月零售销售环比-0.5%,预期0.2%,前值0.3%,创去年1月以来新低。

【开盘财通车】“直升机撒钱”重出江湖,是否奏效仍待考验

美国2月核心零售销售环比-0.4%,预期0.1%,前值0.3%。

由于美国政府在2月没有出台严防新冠病毒的政策,因此2月经济数据基本保持良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处于扩张区域,就业市场强劲。

但是,2月零售销售萎缩已经体现出消费者开始对新冠病毒的恐慌。

目前,疫情的暴发正在影响全球商业经济,越来越多的零售商纷纷暂时关闭美国商店或缩短营业时间。因此,美国3月零售销售会遭到更惨重的打击。

而特朗普本周一的措施将进一步影响到零售销售。

疫情可能持续到8月

特朗普表示,特朗普称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是“可能的”,其对于疫情的关注多过经济。

特朗普预计,疫情蔓延可能将持续到7-8月,敦促美国人避免在公共场所旅行和聚集,以制止冠状病毒的传播。

美国政府呼吁所有的年长者留在家中,未来15天所有民众避免10人以上聚会,避免到餐厅用餐,学校的课程在家进行,以避免非必要的社交活动。

这些措施不仅仅会打击零售业,还会增加失业人数,为美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美元指数走势分析

随着市场对美元需求的增加,美元指数在3月9日触底反弹,再次逼近100.00关口。

目前,短中长期均线形成金叉,短期走势振荡偏多。

但是鉴于技术指标进入超买区域,预计美元将会先涨后跌,上方关注100.00主要阻力位,下方关注98.55主要支撑位。

【开盘财通车】“直升机撒钱”重出江湖,是否奏效仍待考验

来源:TradingView(美元指数日线图)

通过使用开盘叮叮社交媒体,您确认并同意本声明,开盘叮叮保留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改变,更改,取消或暂停其社交媒体和用户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