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最重要的事》遇到危機怎麼管理團隊?


《經營最重要的事》遇到危機怎麼管理團隊?


第二部分

好,下面我們進入第二個問題,遇到危機怎麼管理團隊。一個人突破了第一層職業天花板之後,要開始管團隊。那最能凸顯出一個團隊領導者價值的時刻,就是遇到危機的時刻,一個團隊領導要是能處理好危機,就跟坐上火箭似的,升職特別快。梅納德的工作,經常遇到危機,所以,他也是回答“遇到危機怎麼管團隊”這個問題最好的解答者。

我們先來一起想象一個場景。一家互聯網公司蒸蒸日上,用戶量每天都在擴大,結果這時候網站突然崩了,用戶在朋友圈、微博吐槽,所有電話客服都被打爆了,CEO趕緊先把道歉信發出去,給用戶賠不是。這時候,如果我們是這家公司負責技術的CTO,該怎麼辦?我可能滿腦子想的都是,這個事兒得趕緊解決,趕緊找靠譜的技術修復一下網站。

我們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危機的時候,腦子裡蹦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可能也是要先處理好事。但是看完了這本書,我發現,梅納德處理危機的時候,他並不著急先把事處理好,事對他來說沒那麼重要,他所有的重心都是放在人身上。也就是說,解決危機時,他不是先處理事,而是先處理人。因為在他看來,人是解決難題時最重要的資源,遇到危機,他會先找出公司裡能跟他一起戰鬥的人。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1999年,易貝的網站很不穩定,動不動就崩潰。梅納德還沒來之前,易貝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是網站一崩潰,趕緊找幾個能幹的內部員工修復一下。這當然不是長久之計,這只是應激反應。易貝當時的CEO是梅格·惠特曼,她想找到一個技術負責人,能在不停止業務的同時,徹底解決掉易貝的技術問題。這件事的難度很大,她比喻說,這就像“給一架在空中的飛機更換髮動機,不能改變它的飛行高度,還得保證它不會墜落。”

惠特曼請來了梅納德。梅納德可沒有立刻撲上去先處理事,而是先往後退了一步,評估這個問題到底有多嚴重。當時,易貝網站崩潰,也沒有備份數據,這對互聯網公司來說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對於這麼嚴重的問題,梅納德調動了公司所有資源來解決它,所有資源裡,他最看重的就是人力資源。梅納德說,你得確保跟你一起戰鬥的人都跟你一條心。這就需要一個前提,管理者要出現在一線,作為榜樣跟員工一起幹活。梅納德加入易貝的第一天就跟工程師們通宵工作,直到問題解決。

那怎麼分辨哪些員工願意跟你在一線戰鬥呢?梅納德的方法有點簡單粗暴,就是看看誰願意熬夜解決問題。他介紹,易貝有個團隊,裡面都是些“腎上腺素分泌過多的傢伙”,他們喜歡熬夜,恨不得盼著網站出點事好來讓他們大顯身手。梅納德還分享了一個小技巧,能幫你在招聘時把這些有奉獻精神的人找出來。你可以問他們一個問題:如果到了凌晨2點還沒找到技術問題的根源,但這個故障奇蹟般地自己恢復了,沒有人知道原因,那你覺得是不是可以先去睡會覺了?梅納德認為,有奉獻精神的人,他們的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因為沒解決的問題隨時可能再次出現,解決完問題他們才會安心睡覺。

聽到這,你可能會覺得,挑人解決問題的時候,挑有責任心的人,這不是很正常嗎?所有公司不都是這麼幹的嗎?在發生危機的時候看,好像都一樣,但要是把週期拉長,看看危機發生前公司怎麼對待“救火隊員”,就能看到不一樣的地方了。一家公司的注意力是放在事上還是放在人上,決定了公司平時對待員工的方式。把注意力放在事上的管理者會覺得,自己部門總共就這麼幾個能幹的人,不得好好指著他們頂在火線上,幫部門解決重要問題嘛。而梅納德不這麼想,在他看來,越是在遇到危機時能上火線、能救火的人,平時就越得對他們好,給他們高薪,讓他們休假,平時別累著。如果你被高效率誘惑,沒事就派這些“救火隊員”上場,那沒過多久你就會發現,這些人正按照你的要求不停地做這做那,筋疲力盡。

讀完這本書以後,梅納德有一句話對我印象特別深刻。我們都聽過一個著名的“重要緊急”4象限法則,就是把所有事都分到這4個象限裡:重要緊急的,重要不緊急的,緊急不重要的,還有不緊急不重要的。對於這個法則,梅納德有一個金句:重要不緊急的事做多了,那緊急重要的事就會變得越來越少。這句話聽上去有點費勁,其實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有備無患,很多事情你不能等到它出問題了,才著急慌忙地做應激反應,應該提前把它做好。梅納德介紹,解決完網站崩潰危機之後,易貝做了很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比如,他們會預測接下來網站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然後制定處理方法,派人每時每刻都盯著這些問題,員工也要隨時待命,問題一出現就馬上解決。

重要不緊急的事做多了,易貝也不用一直應對危機了。

說起來,梅納德遇到危機時管團隊的道理,其實就這麼簡單,處理危機時不是先處理事,而是先處理人。但是真出了大事的時候,又有幾個團隊領導者是用這種方式想的呢?這就是梅納德這本書給我的一個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