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子說青島】一個地方飽覽青島各時期建築精粹,非“海大”莫屬

“一部海大史,正是一部青島近代史”,細心的朋友可能在用語上找我的毛病,但我相信我的意思您是應該明白的。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的原址可以說囊括了青島自建置至解放前所有時期的建設活動,她的人文氣息更是氤氳了青島整座城市。這裡是青島近代史的一座“微縮景觀”,這裡有大歷史攆過的痕跡,這裡更有無數珍貴的青島記憶。海大的歷史故事還要從兩座清代兵營講起。


【穀子說青島】一個地方飽覽青島各時期建築精粹,非“海大”莫屬

嵩武中營正視圖

穀子在數日前,曾經發布一文,其中明確了青島清建兵營的數量、名稱及位置。海洋大學原址囊括了兩座清代兵營,我們今天現將第一座,即嵩武中營(德語:Ostlager東營)。1891膠澳設防後,章高元率部來青島的時間已經基本考證完成,約為1892年8月底(出處:《德國侵佔膠州灣研究》)。這此之後,章高元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修築營壘,“俟營壘完固後再行修築炮臺”,以便在入冬前解決部隊的住房問題,因此海大原址的營壘應修築於此時。此處營壘修築好之後,駐紮的部隊為嵩武中營,這是一個步兵營,根據日本中尉橋本仙作的“旅行日記”記載,清軍一營戰時兵力500人,平時為250人,根據他的實地考察,他認定清軍駐軍每營約200人。


【穀子說青島】一個地方飽覽青島各時期建築精粹,非“海大”莫屬

嵩武中營營門 字跡清晰可見


嵩武中營整體為方形營壘,營壘四周圍有約4米高黏土牆,牆體呈現梯形截面,周邊圍牆長月120-125米,兵營的整體朝向不是正南正北,而是按照周邊地形,營門所在的中軸線呈東偏北約30度,坐東朝西,面向青島灣,如此設置目的應是時刻注意海邊的動向,便於觀察、利於行動。

【穀子說青島】一個地方飽覽青島各時期建築精粹,非“海大”莫屬

作者自行繪製的嵩武中營方位圖


整座營壘西側為主營門,營門入口上方書“嵩武中營”,德人佔領後改為“Ostlager”。房屋的佈局基本呈中軸對稱,中軸線上有兩排側房,中央為一個四方院落,居中為正房,應為營務辦公之場所。中軸向兩側延展,分佈四個小型四合院,應為營內軍官住所,再向兩側分佈長方形及方形一層中式房屋,則應為士兵住所及配套用房。後來的“俾斯麥兵營”就是在這座營址基礎上修建而來。好了,海大溯源,今天我們先講嵩武中營,更多精彩內容,我們明天見。

【穀子說青島】一個地方飽覽青島各時期建築精粹,非“海大”莫屬

嵩武中營入口內主通道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