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種“山水牛”的蟲子,下雨就出來,其味道比金蟬好吃10倍

小時候,家住在農村,每到夏秋季節,一場大雨過後,田間、草地裡到處都能見到水牛兒,娃兒們就會利用這個機會抓水牛兒。水牛兒並不是“牛”,而是一種昆蟲,學名叫桑天牛。由於是下雨天出來,所以,娃兒們都叫它水牛兒,還有人叫水牯牛。

農村有種“山水牛”的蟲子,下雨就出來,其味道比金蟬好吃10倍

上面這種就是“山水牛”,其實它是天牛的種,但是它不同於天牛,它沒有天牛身上的那種斑點。它在夏至前後的第一場下雨後,才從土裡鑽出。。。幾個小時後開始產卵,繁育後代。

山水牛,有的地方也叫栓栓牛,它的學名叫大牙土天牛。據說山水牛隻能活半天,它們在短短的半天內交配產卵死亡。所以你看到的山水牛,都忙忙碌碌,到處亂跑。老家裡就有句歇後語,你看看誰誰,忙得給山水牛找不到窟似的。那山水牛可是昆蟲中第一美味啊。逮了之後,用油一炸,那個香勁,只能意會啊。山水牛生長在山嶺地的草皮裡。過去非常多,能逮一桶。現在能捉著就不錯了。

農村有種“山水牛”的蟲子,下雨就出來,其味道比金蟬好吃10倍

也不知哪一輩老祖宗發現這東西可以吃,尤其是炒熟之後香得很,於是每年山水牛出土的時候,人們都到野外到山上拾它。所以每年這個時候,村民們就會趕早去到田野裡尋找,隨身帶一個鋁壺,撿一個就順手放進壺裡,大人孩子,一小群,一小夥的,有說有笑的"踏上征程"! 帶回家之後,放在鍋裡一炒,香極了,令人口水四濺。

農村有種“山水牛”的蟲子,下雨就出來,其味道比金蟬好吃10倍

山水牛營養價值極高,一般都喜歡吃帶籽的山水牛,高蛋白高營養。摘去硬翅膀,放到水裡洗乾淨就可以炒,幹炒或者放點青辣椒都很好吃,炒山水牛跟別的不一樣, 一般人們都喜歡活著炒,死了就沒人要了。你到野地裡看到死的山水牛絕對沒人要。據說死的山水牛有毒,先祖傳下來的規矩,所以就都炒活的。炒熟了既新鮮又香。正因為這樣,很少有飯店招待賓朋的,因為不好保存。


農村有種“山水牛”的蟲子,下雨就出來,其味道比金蟬好吃10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