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记者 张伟编辑)近期我市疫情有所好转,但是我校老师在工作中丝毫没有懈怠,反之是更加用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为开学做足了准备,在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互相鼓励、共同进步,逐渐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战师”,他们虽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但是却做着不平凡的事。

为了使孩子们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更好的汲取知识,他们积极吸收校内外好的教学经验,同时借助各种教学资源,为孩子们搭建合理的学习框架,使学生在家能够更系统、更科学的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不平凡的“战师”吧。

周 燕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不悔选择 问心无愧”

我校周燕老师,虽然身体有待调养,但是在工作却从不懈怠。她担心学生居家学习不够自觉,便经常发信息或开视频会议激励学生要自律。她从早到晚关注着学生的出勤,每次下课都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请大家立即离开手机或电脑,活动、喝杯水再来上下一节课。”而她女儿,即使关在卧室学习一天她也想不起该去提醒孩子喝水、活动……

备课中,她会为一个知识点的准确性反复查阅资料;录课时,她能连续四天熬夜加班到凌晨。她浑身酸痛、视力模糊,家人心疼她:“为了工作,你不要命了?”而她却说,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努力做好!

“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也要无愧于心。”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刘洋阳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使命在身 勇于担当”

我校党员教师刘洋阳,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她就往哪冲。这是她一贯的风格。 疫 情期间更是如此。

有一天,教研组内突然接到录课任务,她毫不犹豫地说:“让我来吧!”这简单质朴的四个字背后,藏着几多艰辛:没有课本,就看电子书把课文背下来;没有教参,就在无边的网海里将知识点逐一甄选求证弄个明白透彻。她的教学设计精益求精,重点、难点、方法、措辞……一字一句,一遍一遍,一节课写满了一个小册子。家中的办公条件有限,为了寻找最好的录制角度,她把厨房用品都搬上了讲桌。反反复复,连熬几个昼夜,短短三十分钟的课,录了近百遍。

她用自己的行动实现教书育人的的诺言,印证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盛香芹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树立榜样 传承师道”

我校盛香芹老师,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当大家提及她,首先想到的是积极向上、字体隽秀、认真负责。她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每次学习她都认真写笔记、记心得,几十年如一日。

本学期,盛老师任四五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刚开始接这个班级的时候,对班级情况、学生情况、学生家庭情况一无所知,而且在疫情期间,开展网上学习,这更使她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减少了,大家不禁为盛老师担心。但这些在她这位眼中有教育、心中有使命的盛老师身上根本算不了什么。她每天除了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外,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了解每个孩子的状况和家庭情况,结果一个星期下来,这位“新老师”已与学生和家长打得火热。有时候的信息统计项目繁多,而且时间紧迫,但她从来没有出过错,并且都是前几个完成任务,她认真负责,做事一丝不苟,跟她的字一样“堂堂正正”。

米 静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教育别样 情怀依旧”

这个春节发生了很多变数,大家宅在家就过了年。米静老师的工作安排也发生了变数,年前,休完产假的米静老师带四五班的语文课,年后,学校安排她担任二三班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同时担任二年级语文教研组的组长。而这时因疫情带来的“听课不停学”接踵而至。面对这一切,米老师微笑相迎。

我们的教学形式发生了改变,米老师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带领组员积极教研,融合各种优质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特点重新组织,通过视频会议与老师们商讨线上的教学模式,甚至逐字逐句以手写稿的形式带领组内老师备好每一节直播课,为二年级语文线上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她的六七个月大的小女儿,见证了米老师的所有工作,白天坐在小推车里看妈妈直播课、教研、改作业……晚上米老师备课时,她还要是不是醒来监督妈妈是否在工作。后来米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的诵读能力,在每次语文课前的五分钟开展诵读活动,从自己读到学生读,点燃了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就这样,从直播课开始以来,米老师“早6晚1”的工作已成常态。

即使工作岗位变了,教学形式变了,不变的是米老师的教育情怀,依然爱着学生,爱着教育。

张淑敏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笃信好学 ‘疫网’无前”

我校张淑敏老师,虽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 但面对线上教学新形式与新任务的挑战,不畏困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确保每一位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收获。

为了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她专门建了只有自己和老公、孩子三个人的班级群,每节课线上教学开始的之前,都会把ppt课件在三个人的班级群里反复试播,反复修改,在哪里插入提问,那里插入默写,那里插入诵读……都做到胸中有数,力争把最好的课堂呈现给57个可爱的孩子面前。

或许由于天黑,我们才能看到更璀璨的星空,张老师坚信:别给未来太多想象,多给今天一点力量。

张文静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诠释师责 以爱抗疫”

我校党员教师张文静,用无微不至的爱陪同她的五十六名孩子,共同经历这门全民课程。作为一名班主任,疫情期间全班 56名孩子的动向她都了记于心。张老师每天在班级群里关注所有同学每日健康打卡的信息,看到体温数值正常才会轻松下来。

在接到要进行“听课不停学”、上网课的通知后,她打电话详细询问了家长们网络与手机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在网络授课第一天的直播室里她看到同学们都进来了,她的心才踏实下来,她的课堂就是不能少一个孩子。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她们教的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还有真善美啊!她相信,只要学校与家庭彼此心存牵挂,定会创造爱的佳话!

李 妮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春风化雨 勇战疫情”

作为一名班主任,李妮老师全天24小时待命,她及时把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并及时统计学生信息。看似简单的事情,却也有许多不易,有的家长不关注信息,有的家长未能及时看到,这就需要一个个电话沟通,一遍遍催促提醒。有时候还得不到家长的理解,甚至还会听到埋怨声,但李妮老师说:“这是班主任的责任与担当,我责无旁贷!”

李老师是两位孩子的母亲,正式上网课后,两个孩子都要用电脑学习,怎么做到既不耽误孩子学习,又不耽误教学呢?她只能利用两个孩子休息的间隙,抓紧时间备课与学习,并认真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在本月的教学常规检查中,她还被评为了优秀,一个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让她时刻不能松懈,她还会继续这样,用真心、爱心、细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

潘 萍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网聊交心 趣味教学”

网络课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充满挑战,为了在语文课堂上抓住孩子们的心,课下能够收获一群“小粉丝”,潘老师是这样做的:

网课初期,家里老人被困无法返郑,白天无人看娃,潘老师只能深夜录课,她化身成卡通动物同孩子们一起上课,把黑板图片作为PPT背景,想法设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视频会议与学生幽默聊天,向孩子们表达爱意。作业换花样,批改时显真诚。她设法让知识深入浅出,让学生津津有味地细嚼慢咽。她想用一首小诗告知孩子们:

我在屏幕里,

知识也在屏幕里,

孩子们不必焦虑,

潘老师一直陪着你。

我们一起学习,

打开电脑或手机,

你我充满欣喜,

让网课更有趣!

冯路平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春风十里 不及有你”

冯路平是我校一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春节,爱人在外地值班,一家四口分隔三地,家里只剩她和上初三的女儿以及三岁幼子。

开始网络授课后,冯老师既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更牵挂着教学工作和班里的五十个孩子,经常忙到半夜十二点。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小奖状。

冯老师像温暖的春风一样,抚慰每一个学生。正是有像冯老师一样克服自身困难、为学生考虑、把学生放到心里的老师,我们的网络教学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学生并没有因此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春风十里,不及有你,致敬和冯老师一样的千千万万个教育工作者。

樊冠宇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问题频发 温情守候”

网络直播教学,对于习惯站在讲台上的樊冠宇老师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电脑故障频发、网络卡顿严重,硬件问题给樊老师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随着更换电脑、置换网线,在线直播终于得以顺利进行。但此时困扰在樊老师心头的,是如何保障良好的课堂效果。

为了给孩子们呈现一节完美的课堂,樊老师跟家人专门建了一个小群,进行了无数次的试播。为了防止出现失误,她把上课要说的每一个字都写下来,保证孩子们听得懂,学得会。

每一次逆境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蜕变。面对突发疫情,她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定会尽职尽责,不辱使命,为坚决打赢这场防疫战做出应有的贡献!

郭艳红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停课不停学 锻炼促成长 ”

身为体育组的郭艳红老师一边照顾九个月大的孩子,一边 克服困难,精心准备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居家运动内容,带给学生科学健康的锻炼指导。

首先,郭老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每日锻炼一小时练习内容,亲自录制视频,并添加动感的音乐,使学生跟着视频有种亲临现场教学的真实感,保障练习得安全,有趣。在练习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并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分层教学。练习结束后,郭老师采用多种评价机制,设置合适的目标,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促使每位同学都获得自我效能感。

停课不停学,锻炼促成长。科学合理的课程编排,及时到位的教学指导,满足了学生每天的运动需求,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在这场抗击病毒的战斗中,她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成为拥有强健体魄的“小战士”。

赵 丹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战“疫”中的康宁“战师”(二)

“坚守岗位 尽职尽责”

我校党员教师赵丹,在疫情期间与同样是教师身份的丈夫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直播上课、在家办公。

有两次在她直播的过程中,丈夫也要上课,三岁的孩子自己呆在客厅,虽然事前跟孩子沟通过,但孩子还是因为害怕哭喊着敲门叫妈妈,即便如此,赵老师也没有丢下学生。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之外,赵老师还加入了东区心理援助工作,为隔离的社区人员提供帮助。同时,她在完成工作的基础上,在一周内精心准备了两节微课供东区的美术老师参考。

白天时间不够,赵老师常常趁晚上孩子睡了,在电脑前备课、录制教学视频或完成其它工作。虽然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颈椎病复发,但赵老师相信: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银河。只有每个人都做最好的自己,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康宁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家就是学校,学校就是家”,在全体康宁人的精心呵护下,孩子们一定会选择坚强与勇敢,花儿终会开放,春天也会如期降临。

选择康宁小学

做更好的自己

图片 | 工会(统筹)

文字 |工会(统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