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赫得女晒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快樂的父母,是最難得的


昨天,陳赫把通過微博,分享了自己得到二女兒的喜悅。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微博下一片祝福。


同樣,也有很多網友被陳赫的配圖逗笑。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在別人曬合照、曬新生兒的時候,陳赫配圖大女兒騰空的照片真是一股“清流”。


其實這也從側面顯示了陳赫的性格——逗逼。


陳赫平時與女兒的交流,就像兩個孩子在一起玩。


吵架“被迫”和好。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叮囑爸爸別打嗝。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而在陳赫的影響下,安安也是從小鬼馬精靈。


“不會式”拒絕。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逼瘋”爺爺。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快樂的父母,能培育出快樂的孩子。


因為模仿李佳琦而走紅的天天,順帶著一家走紅。而每一個搞笑的視頻背後,都是父親的天馬行空與快樂的傳遞。


在別人平淡宅在家的時候,他們一家搞了一個“博物館旅遊”。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與這樣的父母在一起,大概永遠不會無聊,只顧著快樂。


然而這樣快樂的父母又有多少?試問自己,我的家庭真的夠輕鬆夠快樂嗎?


提起成年人的生活,所有人都會感慨不容易。要扮演好自己的身份,要與世界和諧相處,所以忍耐與壓抑是生活的主旋律。


而更多的人,把這份不痛快帶回了家庭,帶給了孩子。


當孩子接觸最多的兩個人,每天只顧著哀嘆與抱怨時,他們是學不會快樂的。他們會將這種態度“傳承”過來,然後交給自己的世界。


不快樂的父母,只會養出不懂快樂的孩子。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媽媽不快樂,你敢快樂嗎?


“媽媽不快樂,你敢快樂嗎?”


這是賴佩霞在經過30年的自我成長,走進原生家庭,然後慢慢走出找到自我之後,在一次演講上的發問。


她自己的回答是:不敢。


而她的前半生,也確實是快樂的無能兒。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成長在單親家庭,母親很艱難地一個人將她帶大。而她成了母親情緒的瓶子,裝載母親的不快樂。


媽媽的指責與謾罵,“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媽媽整日的抱怨,“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這些她都聽進去了。


母親的不快樂,發洩給了她;承受了這些不快樂的她,卻沒有別的地方發洩,只能壓在心底。慢慢的,她就成為了“不快樂”本身。


她的第一段婚姻非常痛苦。


儘管她渴望著家庭的幸福與和諧,但她完全就是母親的樣子。抱怨,爭吵,說最難聽的話,卻仍然堅信自己是對的。


破碎的她,婚姻也只會是搖搖晃晃的,最終走向覆滅。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臨床心理學家Poulter發現,在一個人剛出生的時候,他和最初的養育者建立的情感紐帶,將會成為他一生情緒發展、溝通模式、人格發展的基礎。



所以,當這個紐帶滲透著太多的不快樂,孩子的成長,只能以不快樂為基礎。


不快樂的家庭,走出不快樂的孩子。


因為他沒有快樂的榜樣。


而這樣的家庭,又何其之多。


有的父母同樣是受害者,內心那個伴隨著不快樂成長的孩子,讓他沒有能力傳遞快樂。


很多時候,他的不快樂,是內心的小孩的不快樂。


“不會快樂”就像一顆種子,在家庭中生根發芽,然後隨著一代代家庭,傳遞下去。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快樂的父母,養出幸福的孩子


前幾日,一個在炮火聲中大笑的敘利亞小女孩火了。


爸爸告訴她,震天的聲音是煙花和玩具槍。並約定,在聲音響起之時,一起大笑。


父親用自己的快樂,阻擋了孩子童年的陰影,然後傳遞給她另一份快樂。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這完全就是電影《美麗人生》的現實版。


美麗人生,是父親用自己的快樂為孩子締造的。


電影中那個進過集中營的孩子,回想起自己的人生,大概少了同樣經歷過的人有的那份痛苦。


少了悲涼的底色,只有父親給予的快樂的基調。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這樣的孩子,大概是容易快樂、容易感知幸福的。


人生面臨的種種坎坷之時,也是更容易樂觀對待的,因為他學會了快樂。


孩子人生的基調,是父母給的。


不快樂的父母,將一個不會快樂的孩子交給世界。然後這個孩子,帶著感觸悲傷的觸角,人生被不快樂籠罩。


快樂的父母,將一個幸福的孩子交給世界。然後這個孩子,帶著感知幸福的觸角,人生充滿歡聲笑語。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錢鍾書和楊絳是快樂的父母,他們和孩子玩樂,逗孩子快樂,孩子也學會了他們面對生活的方式。


長大後的錢媛,生活不如意,身患疾病之時,也用父母給予自己的快樂,微笑面對。


所以她的人生,儘管苦難重重,卻總是能夠感知幸福的。


莫言筆下的母親,面臨著戰爭、飢餓、無錢治病、生活苦難之時,仍然能一邊挖野菜,一邊歡快的哼唱。


在母親的影響下,莫言知道了怎樣在苦難的歲月不屈不折的活下去,怎樣面對世界與人性的黑暗。


所以他的人生,儘管筆觸道盡嚴酷的現實,真正的生活卻樂觀淡然。


這些,都是從快樂的父母、快樂的家庭走出來的孩子,他們的一生,大抵幸福快樂。


我想,正如不快樂可以互相感染,快樂也可以傳遞下去。


當父母快樂了,孩子也學會了面對這個世界的方法。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做快樂的父母,多愛自己一點


賴佩霞真正治癒自己,是在遇到第二任丈夫之後。


丈夫是一個快樂的人,他的家庭氛圍愉悅,父母恩愛,讓她看到了快樂的模式,也尋找到了身為父母快樂的秘訣,那就是多愛自己一點。


父母越愛自己,越能很好地接納這個世界,更能將快樂傳遞給孩子。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1、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孩子不完美


大部分父母,在讓孩子成才的道路上,拉著孩子跑到筋疲力盡。


看著前面同樣奔跑的人,他們不敢放慢腳步;看著後面想超越的父母,更不容許自己停下來。


讓孩子成才,培養完美的孩子,成了他們人生的主旋律。


所以,他們只看到問題,只看到還有多少路要走,沒有心思快樂。


不如做一個“60分”的父母,有不盡完美的地方,也有錯過的地方,但容易快樂。


不如允許孩子不完美,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陪孩子快樂。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2、不投射焦慮


武志紅說過:關係的本質,是誰向誰投射焦慮,誰為誰承受焦慮。


當我們向孩子抱怨生活的不如意,當我們把不愉快倒進家庭,就是將焦慮投射給孩子。


承受了我們焦慮的孩子,如果不會發洩,就只能自己消化,那他也會伴隨著焦慮與不快樂成長。


所以,當感到厭煩的時候,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將焦慮化成快樂發洩。讓自己快樂,處理自己的焦慮。


只有報親子關係以笑臉,親子關係才會以幸福回之。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3、照顧好內心的小孩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傷害的代際傳遞”。我們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傷害,會傳遞給我們的孩子。


當我們從不快樂的環境長大,便學不會怎樣創造快樂的環境,因此週而復始,我們的孩子成為了我們自己。


很多時候,面對眼前的小孩,其實我們面對的是內心的那個小孩。


所以,為自己療傷,找到自己不快樂的原因,看清成長的本質,是我們中止傷害唯一的辦法。


就像賴佩霞口中的“回家”,無論多麼曲折,多麼困難,我們都飛走不可。如此,才能接納自己,喜歡自己,愛上自己。


只有自己快樂的人才能允許別人快樂。只有快樂的父母,才能為孩子的人生鍍上快樂的底色。


陳赫得女曬圖逗笑網友:父母的快樂基因,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作者簡介:包子,筆名張圖圖,想寫好文給你的少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