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寶玉捱打後為什麼把襲人支走,讓晴雯送舊帕給黛玉?

馮學餘


脂硯齋說得很清楚:

襲為釵副,晴為黛影。襲人的思想價值、為人處事像極了寶釵,襲人對寶釵是發自內心的尊重敬佩;寶釵對襲人也是格外高看,認為她有見識,不可小瞧,這是對二人文化基因的高度認同。而晴雯牙尖嘴利、樣貌性格酷似黛玉,晴雯對黛玉與眾不同,黛玉對晴雯亦是格外親厚。

襲人和晴雯是寶玉的貼身丫頭,寶釵黛玉和寶玉幾乎朝夕相處,所以寶玉對她們的親疏關係瞭然於心。即是向黛玉表明心跡,自然要選支持“木石前盟”的晴雯。 第三十四回,賈寶玉被賈政痛打,林黛玉心疼眼睛哭得“腫得像核桃”,勸寶玉“從今以後可都改了吧”。寶玉擔心黛玉傷心壞了身子,有意遣開襲人“去寶釵處借書”,然後交給晴雯兩條舊帕子讓親手交給林妹妹。如此做,自有他的考量。

一是知襲人心思縝密,為保護黛玉名聲。寶玉因心下記掛著黛玉,滿心裡要打發人去,“只是怕襲人,便設一法,先使襲人去寶釵處借書,再讓晴雯去看黛玉”。從寶玉打發襲人去寶釵處,可知寶玉深知襲人素喜寶釵;再者襲人如寶釵一樣,希望寶玉正經讀書,因此謊稱去寶釵處借書,襲人必然會信。寶玉瞭解襲人和寶釵,又知晴雯心思純淨,為保護黛玉,晴雯更合適。

二是相贈舊帕子,是“私相傳遞”。

這在婚姻大事從來都是“媒妁之言、父母做主”的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是大逆不道的。因此這種行為是有違祖制的,是剛捱過打的寶玉又一次冒險行為。舊帕子是寶玉的貼身之物,他竟讓人拿著貼身之物私自相贈,私定終身,在當時是醜禍和不才之事。寶玉故意遣走襲人,一是襲人是“金玉良緣”的全力支持者,又是常勸寶玉正經讀書學習經濟仕途的執行者,寶玉深知若要襲人去送,必然遭到阻止和說教。

三是襲人之前親眼目睹了寶玉對黛玉的“私情表白”,為避免尷尬。

寶玉錯把襲人誤認黛玉,將對黛玉說的情話說了大半。聽得襲人直喊“神天菩薩,坑死我了”。寶玉對黛玉的表白,被襲人聽了滿耳,寶玉“羞得滿面紫漲,忙抽身跑了”,寶玉跑了,襲人嚇得哭了起來。剛經歷過如此尷尬之事,寶玉像黛玉表達“私情”,自然要有意避開襲人,既防止襲人反對,又避免彼此尷尬。

四是寶玉借舊帕子向黛玉表明心意。黛玉來看寶玉正說話時被進來的鳳姐打斷了,兩人沒有時間進一步交談,寶玉恐黛玉擔心,借舊帕子表明心跡。民間小調就有“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顛倒看,橫是絲來豎也絲,這般心思有誰知?”《紅樓夢》中賈芸和小紅相識也是通過互贈手帕,作為定情信物,最後兩人喜結良緣。黛玉亦讀懂了寶玉之意,對自己誤會寶玉表示“可愧”。從此寶黛二人互知心意,黛玉從此不再因此使小性子,哪怕驚豔一時的寶琴出現,黛玉也是坦然稱其為“妹妹”。


冰橙飛燕


我的回答可能有點超出問題範圍,但是,我覺得增加一些分析,問題才更有意思。 一個人住院了,病房裡堆滿鮮花,他最親最愛的人卻不送花,流著淚在漫漫長夜裡煎熬。寶玉捱打,眾多紅樓女兒都真情畢露。寶釵、黛玉對寶玉都有愛的真情,但她們的思想性格不同,表現情感的方式也不同。寶玉對她們的態度也不相同,寶玉心中只愛黛玉。寶玉對釵黛的選擇明朗化了。

薛寶釵第一個來看望寶玉,還託著藥,她要讓大家注意到他對寶玉的關切。這位端莊自持的姑娘,也不再矜持了,頭一回流露真情。眼淚快要流出,說得半句便嚥住不說,就算是表演也令人感動。她把自己和老太太、太太相提並論,儼然她就是榮府第三代內當家。也許是不小心說露了嘴,但絕對是真心的流露。自己也覺得愛意表露得太直接。寶玉欣賞所有美好的女孩兒,也把寶釵列入其中。他願意為這些關心他、喜歡他、心疼他的人去死。可惜寶釵非但不能理解這份情懷,還試圖改變他,她責備寶玉不聽話,表明她與寶玉思想觀念不一致。寶釵對姨父打寶玉是贊同的。此時她仍在勸寶玉走仕途之路。這就是薛寶釵,理智永遠勝於情感。看著她們憐惜悲慼之態,寶玉有些得意,他毫不憐惜眾女孩兒為自己痛苦悲傷,也並未將寶釵的感情看得特殊,還帶著愉悅心情欣賞,寶釵示愛滿足了他的虛榮心。寶釵的真情並未獲得出於真意的回報。

黛玉則情感超過理智。黛玉的探訪率真、熱烈,帶去的只有一顆真心,一片真情,一份真愛。黛玉不願別人看到她對寶玉的關心。她還是不說混賬話。她無聲而泣,氣噎喉堵,抽抽噎噎地讓她改,是顧及他的安危,也是在試探他是否向世俗低頭。寶玉長嘆一聲你放心,別說這樣話。為這些人死了也情願。這是寶玉心中的吶喊,是一個執著的叛逆者不屈不撓的宣言。是隻有黛玉才配聽、才懂的靈魂的宣言。黛玉的人生觀與寶玉相同,是他們愛情最根本的情感基礎。寶玉看到黛玉眼睛腫的桃兒一般,就忘了傷痛坐起來,關切地嗔怪滿是愛意。那善意的謊言表明,寶玉不願黛玉為他擔心。寶玉把黛玉看得比自己還重,這是無私的愛。

黛玉愛寶玉憂傷多於歡樂,不停地為寶玉拋灑眼淚。寶玉想黛玉經常垂淚,這次哭得一定更兇,手帕自然用得更多,果然春纖在晾手帕。寶玉叫晴雯送去兩條舊絹。使用過的舊帕子,是貼身之物,有著心上人的氣息,撫著聞著都是愛意。那舊帕是一顆滾燙的心,黛玉悟出這是信物,深知寶玉良苦用心。黛玉被打動了,人世間有這樣一個知己,瞭解她的孤獨,知道她內心所受的煎熬。她感動萬分,揮筆寫下題帕三絕。表達了黛玉為愛情而生,甘願為愛情而死的唯美人格。她像為愛情而燃燒的蠟燭,火焰越旺越接近生命的終點!黛玉忽覺渾身火熱,面上作燒,病由此萌。此病既為身病,更為心病!病根就在於這深情太過濃烈。

私傳手帕在當時是大逆不道,二人的叛逆精神一拍即合。贈帕越禮,寶玉支走襲人當為有心絕非無意。黛玉想到私相傳遞,奮不顧身的應和。這是私下定情,就象張生與鶯鶯。

襲人姓花,花氣襲人知驟暖。果然襲人得勢即襲人,與知驟暖相對,襲人進言導致抄撿大觀園。大觀園的寒冬來臨了。

因為賈母和寶玉,襲人曾有意接觸林黛玉。薛寶釵來了之後,見王夫人器重寶釵,襲人又開始琢磨薛寶釵性格更好。她的一切考量都從日後作寶玉的妾出發。襲人投靠王夫人,使王夫人改變了被動的局面。

襲人作了王夫人內定的寶玉的妾。因為進言,增加了金玉姻緣的權重。襲人早就盤算過了,和林黛玉相比,她更希望寶釵作正房,免得與黛玉要麼東風壓倒西風,要麼西風壓倒東風(林黛玉對襲人語)。襲人聲稱維護寶玉的名聲,恰恰是她最先與寶玉發生性關係。她虛偽和自私。後來賈府敗落,她的美夢未遂,於是她又離開賈府。這就是襲人,一個花一樣的女孩,卻善於襲人。

而晴雯,深深暗戀著寶玉,剛剛經過撕扇子,二人已成莫逆之交。襲人內心的天平偏向了寶釵,寶玉也察覺到了,所以支走襲人去借書,由晴雯送帕與黛玉。寶玉擔心黛玉,卻因前次被襲人聽去對黛玉的表白,有意戒備襲人。


伴讀紅樓夢


寶玉心裡很明白,他與襲人並不志同道合。襲人每每勸他用心經濟仕途,已經讓他反感又鬱悶。在小說第十九回,襲人以家人要把她贖回嫁人為由,試探寶玉的真心,“以壓其氣,然後好下箴規”。

襲人與寶玉約法三章,則不再提贖身之論。其一,不準寶玉再說生死等怪誕言論;其二,縱使不喜歡讀書,也要在賈政面前裝出讀書的樣子;其三,寶玉戒掉吃胭脂的毛病,百事檢點,不再任意任情。


可寶玉本性難移,見了姐姐忘了妹妹,更不用說襲人了。到了小說第二十一回,寶玉又與眾姐妹廝混在一起,不僅讓湘雲梳頭,還要吃胭脂。襲人看後火冒三丈,在後面才到來的寶釵面前抱怨道:

“姊妹們和氣,也有個分寸禮節,也沒個黑家白日鬧鬧的。憑人們怎麼勸,都是耳旁風”,也正是這番言論,讓寶釵對襲人頗為讚歎,多少有些惺惺相惜的意味。但襲人與寶釵身上的這種“賢”與“正”,卻是寶玉極為反感和排斥的東西。
襲人徹底失去寶玉信任,發生在小說第三十二回,寶玉對黛玉的那份真情告白,被襲人聽了去。襲人聽後,就明白這是因黛玉而起,“將來難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敬可畏”。襲人的反應尤為激烈,甚至“心下暗度如何處治方免此醜禍”。

寶玉面對襲人清醒過來之後,自己也是一溜煙紅著臉逃跑了。寶黛的私情,襲人不僅知曉,而且還對此事頗為防範。加上襲人每日裡規勸,寶玉不可能再信任襲人能代替自己給黛玉“私相授受”。惟有天真爛漫和毫無私心的晴雯,不會認為這是“醜禍”和“不才之事”。

事實上,就在寶玉派晴雯給黛玉送舊帕之前,襲人已經毛遂自薦來到王夫人那裡大膽諫言,“以後竟還教二爺搬出園外來住就好了”。一番大膽的規勸,深討王夫人的歡喜,更是單獨拔出月例裡的銀子每月賞給襲人,這無疑提前默許了襲人日後抬為姨娘的身份。

襲人對於寶玉的照顧自然是無微不至、盡職盡責,但這裡面多少也摻雜著為自己前途考慮的私心。除了與寶玉有云雨之事,襲人的性格,可以說與寶玉是志不同、道不合。寶黛的私情,襲人在心裡是堅決反對,寶玉也深知這一點。
所以,寶玉對襲人的不信任,也是精神世界的不相通,在精神上無法引起共鳴。這一世,襲人與寶玉的緣分,只能是俗緣,充滿了世俗之氣。縱有了雲雨之事,生活上百般照顧,卻也無法走進寶玉的內心深處。


此箋


《紅樓夢》李,男主主角的故事自然是說不完,連丫鬟們的事情也是層出不窮,精彩不帶那。大家都知道襲人和晴雯那可都是寶玉喜歡的首席丫鬟們,襲人穩重、含蓄、眼珠子活,更會來事,賈府上下對她更是喜歡,特別是位高權重的王夫人,對她是加薪又呵護,其實目的有多層次,當然更重要的的是,把襲人這個線人養好了,自己的寶貝兒子賈寶玉,幹什麼么蛾子事情來,可以及早得到寶玉的情報,可以更好的防範與未然。畢竟寶玉是個喜歡在女孩堆裡遊走的花心男,作為家長,在身邊安茬個襲人人這樣的人非常有必要。

說到襲人,大家都知道,她喜歡寶玉那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她詩歌丫鬟,她的身份決定著他與寶玉不可能,但她知道寶玉心理最喜歡的人是黛玉啊,站在女人的立場、情敵的立場、暗地裡偵察的立場上,她對寶玉持有破壞性的、不懷好意的情愫存在都合理,況且,和她襲人身份一樣的晴雯,儘管漂亮、伶牙俐齒,但是聰明的全寫在連上了,最終老早死去,而襲人始終把自己的身份白的很明白,因此,避開晴雯送給黛玉送舊帕的詩情,寶玉不信任他襲人很正常,因為寶玉身邊的女孩太多了,在怡紅院裡,哪個女孩子不想給寶玉走的更近,而且拉幫結派在怡紅院從未停止,所以,西認識貼身丫鬟,寶玉對她始終也是主子對下人的關係,因此,晴雯、麝月等一批近水樓臺的丫鬟們,少不了在寶玉耳邊說襲人的壞話,那告密的的話多了,王夫人都知道,寶玉能還一直新人襲人嗎?晴雯被趕出怡紅院後,寶玉親自問襲人::“咱們私自頑話怎麼也知道了?又沒外人走風的,這可奇怪。”“怎麼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單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紋來?”

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寶玉不信任襲人是註定的。所以,隱藏再好,抵住不住眾人的七嘴八舌。



鄭彥英


為什麼把襲人支使開叫晴雯去送帕子?

因為寶玉心裡清楚,襲人和自己不是一路人。


首先,襲人是奶媽保姆型的丫鬟,她時常規勸寶玉不要離經叛道。襲人是忠心擁戴封建禮教的人,寶玉送帕子給黛玉隱含的寓意那麼深,怎麼可能會讓襲人知道?

其次,寶玉和襲人有了肌膚之親,待她與別人不同,很多曖昧的事自然要避忌。

一則是尊重襲人,二則寶玉知道襲人心思細膩,怕被看出端倪,叫晴雯去送帕子的也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晴雯和襲人不同,她聰明伶俐也直爽心裡沒那麼多彎彎繞繞。

如果說襲人是保姆奶媽,那麼晴雯就是個好夥伴。襲人管理怡紅院井井有條,很賢惠。而晴雯是一起逃學不做學業的玩伴。

所以,寶玉避開襲人也是這個道理。


清心一棧


最討厭襲人,只怪寶玉太善良。


ff9781282


寶玉的一眾丫鬟中,寶玉待襲人和晴雯最不同,雖然二人性格差異很大,卻都得到了寶玉的青睞。寶玉捱打之後,支走襲人讓晴雯給黛玉送帕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性格原因之襲人:襲人溫柔可人,善解人意,是賈母賜給寶玉,照顧其起居的人,更是王夫人和賈母暗許的寶玉的同房丫鬟,所以她的地位自是不同。

另外,寶玉初嘗雲雨情那一節裡也寫了,寶玉的第一次性幻想對象就是襲人,所以整個故事情節中襲人是不可或缺的線索之一。

但襲人溫柔可人,懂事的性格卻和寶釵很像,寶釵也是很懂事,是賈母最鐘意的兒媳婦人選,可是寶釵卻不得寶玉的心,就算她集美貌與才華與一身。

寶釵一直勸誡寶玉好好讀書考取功名,襲人也一樣,她一直的宗旨也是勸誡寶玉少玩鬧多看書。

2、性格原因之晴雯:晴雯長的很美,愛穿鮮豔的衣服,所以後面才會因此而惹怒賈母,被趕出賈府的悲慘結局。


晴雯的性格並不像一個丫鬟,從性格到行為舉止就可以看出,她更像一個被寵愛的大小姐,她的性格跟黛玉很想像,她很容易發脾氣,會因為跌了一把扇子而引出‘’晴雯撕扇‘’,試問丫鬟裡面,那個有她這麼大膽?

黛玉是最懂寶玉的人,她知道寶玉不喜讀書,所以不會可以勸誡,晴雯也是一個愛玩的,她愛撒嬌,耍脾氣,這一點像極了黛玉,所以在寶玉心中,晴雯就是另外一個黛玉,襲人就是寶釵的影子。

3、寶玉的私心。在寶玉的心中,襲人跟晴雯裡面,他覺得晴雯更瞭解黛玉,因為她的性格和黛玉相似。所以她更能明白黛玉的心思,同樣也更明白自己送帕子給黛玉的心思。


默曉夕


因為襲為釵影,晴為黛形,襲人老勸寶玉讀書將來做官,平時留意經紀商賈,寶玉他罵過這類人是賊,是壞人,可襲人本質流於當時社會夫貴妻榮,逼寶玉讀死書,就是說三觀不同,何以為謀!寶玉爰黛玉聰明伶俐,單純專情,只有晴雯才與寶黛心意相通!因此寶玉表達爰情之物舊帕讓晴雯去送,瞞了襲人。王夫人己給襲人長月銀,暗許了襲人姨娘身份!對此寶二爺反感,二人云雨之事是襲人說與王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