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太難了?這6個方法上手就能用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太難了?這6個方法上手就能用

作者|Dory -陳蓉


今天給主要是想用簡單接地氣的方式,告訴大家到底如何讓娃變成一個專注的娃。

話不多說,趕緊上車,看看有哪些建議給到大家吧!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太難了?這6個方法上手就能用


1. 面對熊娃,當你止步於話語,你的孩子將止步於眼前


很多家長(以及部分老師),當孩子出現不專注的習慣時,就會開始說這樣的話:“不要開小差!”“你怎麼就不看書了!”“認真一點,集中精力,聽懂了沒有?”


對於那些偶爾開開小差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勸誡還有點用;對於那些已經展現出不專注習慣的娃來說,效果極其有限!


你的娃答應得好好的、你以為今天的煩惱生活已經過去,但,醒醒吧!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太難了?這6個方法上手就能用


2. 在行動中培養專注力具有最好的效果


不管是大人重複的嘮叨,還是好喝的心靈雞湯,都不及實實在在的行動給孩子注入的精神養分多。


這就像大人上班有時雖然比較累,但是真的每天待在家裡,又會想念工作,因為工作給了我們重要的感覺——充實感。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太難了?這6個方法上手就能用


但你企圖去叫一個一直很懶散的人去做實事,對不起,你說再多也不能在他腦中建立你所謂的“充實感”。


孩子也是一樣,要在活動中讓孩子去集中分散的精神、去體驗專注的快樂。久而久之,孩子就能養成專注的習慣。


03. 那些能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活動很多都是日常的、經濟的、簡單的,永遠不要低估了這些活動的價值


我開始準備把第三點寫成“選擇合適的活動。”但覺得這句話不痛不癢,根本沒有擊中要害。實際上,我一直認為,科學的道理有很多,甚至你還聽過很多遍,但你不一定就真正get到了核心點。


核心是,你身邊有很多活動可以培養小孩子的專注性,

入了你的法眼嗎?法眼嗎?眼嗎?嗎?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太難了?這6個方法上手就能用


對於0-6歲的黃金階段,天然的、方便的可以用來培養寶寶專注力的活動有很多:玩沙、玩水、倒豆子,切香蕉、插花、掃地,甚至用刷子刷洗臥室牆面,等等。


不要看輕了這些活動,意大利著名教育學家蒙特梭利還專門在教室中開闢了日常生活區,提供了符合幼兒尺寸的各種工具。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太難了?這6個方法上手就能用

圖:蒙氏教具

上:清洗鏡子 ;左:清洗桌子;右:插花


提供這些教具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幼兒按照內心所需自由探索和活動,發展了幼兒獨立性,更養成了秩序感和專注力。


04. 請將心比心,自己尋找貼切的例子,來理解孩子的樂趣和專注,只有理解了,你才會真正支持孩子的行動


這裡引用一則蒙特梭利在《童年的秘密》裡寫的文字。


蒙特梭利有一張照片,照片上一個英國小女孩拿著一隻超級大的麵包往前走。麵包如此之大,以致她雙手無法承受,不得不把它緊靠在身體上。她被迫挺著肚子走路,因而不能去看自己的腳該往哪裡踩。在這張照片上,還有一隻狗伴隨著她,她一直在這隻狗的視線範圍內。


這個情景確實很緊張,似乎到了就要奔上去幫助她的一瞬間。照片的背景是一群成人都在注視著她。他們必須作出很大的努力來剋制自己,不要衝過去幫助孩子拿麵包。


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大人是從小孩發展而來,但當大人真的成為大人的時候,他(她)忘記了自己成為大人的過程,忘記了自己曾為一隻蝴蝶興奮,曾為一捧沙著迷。


所以,為人父母,請你經常將心比心,思考自己做某些事情著迷的程度,以此來理解孩子專注,尊重孩子的專注。


雙十一你對購物車內的商品有多少熱情,寶寶對自己身邊的細小物體就有多少熱情。


所以下次帶寶寶出去散步,當他(她)被地上的螞蟻或者蟬吸引,別再催促寶寶了,讓他(她)想看多久看多久。


一個簡單的消消樂遊戲,不知吸引了多少大人的樂趣。但是如果只是看別人玩,恐怕堅持不了幾分鐘。


自己參與,樂趣無窮,儘管看起來簡單。兒童的活動也是這個道理,放手讓兒童去掃地、去插花吧!


05. 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做好長期關注孩子心理狀態或者精神態度的準備,做好長期支持孩子的準備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太難了?這6個方法上手就能用


孩子不專注行為的背後都是有原因的,家長或家長要透過這個現象追思背後的原因,並採取針對性的措施。


0-6歲的孩子,給與他(她)適宜的活動、充分的時間、寬鬆的心理氛圍,孩子的專注性就會自動形成。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太難了?這6個方法上手就能用


如果孩子在聽幼兒園老師講繪本、或講重要事項時得很不專注,且次數極多,這就需要引起教師或者家長的重視了。


當然,孩子是否聽,跟老師組織活動的形式(集體還是小組)、老師講的內容(是否適合孩子)也有很大的關係。


並不是說凡是沒有認真聽老師講的都是專注力有問題的孩子。成人需要綜合鑑定孩子的專注力發展。


在純蒙的環境裡,老師甚至會減少集體教學的比例,就是考慮到幼兒年齡小、關注點不一樣、集中注意的時間有限。


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孩子綜合鑑定下來專注力確實存在一定問題,請成人(尤其是家長)一定不要抱著得過且過、置之不管的態度或者是僅僅蜻蜓點水似的淺嘗輒止。


成人需要拉長戰線,長期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或者精神狀態,參考我之前我說的幾點方法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如果家長提前洩氣了,又真誠又帶點懶惰地說:“我孩子就那樣,不專注就不專注吧,還能在其它方面發展。”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太難了?這6個方法上手就能用


我會告訴你,不專注特點,不會導致孩子止步於不專注,未來還可能厭學、自卑、沉迷遊戲甚至抑鬱等。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太難了?這6個方法上手就能用

06. 孩子不專注的問題留到小學,處於各種原因老師將更多地採用外部方法,也就是說,由內而外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最佳時間是0-6歲


我們從吳羨老師發表在吉林省教育學報學報上的一篇文章來看。


他提到了培養專注力的八條策略,有三條是讓教學內容變得有趣、有獎勵等,其它五條是:


(1)緊盯原則:不說話通過眼神就讓你集中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太難了?這6個方法上手就能用


(2)全員參與原則:每個人都要回答問題,沒有溜號機會。


(3)窮追不捨原則:沒答上來?提示後,繼續答,沒答出絕不放過你。


(4)不二原則:知識講解只講一遍。


(5)不用橡皮原則:錯了可以重新寫但不能擦,提醒你錯誤在那。


這些方法總結得非常好,代表了很多中小學優秀老師的看法。


然而,這些方法對於那些本來就比較專注的孩子來說,非常有用。


對於那些容易開小差的孩子來說,也比較有用。


對於那些本來就很不專注、上課又聽不懂的孩子來說,你說用處大不大?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太難了?這6個方法上手就能用


生命的前幾年,是兒童獲得內發成長的最關鍵的幾年,在這段時間裡,成人一定要帶著謙虛、帶著反思、帶著睿智,去細心地關注兒童的內心世界,創設一個適宜的環境(心理環境和物質環境),讓兒童依據自己內心的生命力,去探索,去發展,由此,兒童終將由內而外獲得獨立、愉悅、專注。


所以,如果你是0-6歲寶寶的父母,這篇文章應該剛剛好有啟發。


如果你是準父母,那麼剛好未雨綢繆。


如果尚未養育,亦或是孩子已經長大,那就分享給你認為最需要的親人或蜜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