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报道我校学生骆媛媛的战“疫”事迹

人民政协网3月7日电(记者王亦凡)在3月6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用一句“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了国家的希望”点赞90后年轻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战斗中,曾经被守护的90后已经“出列”,一次次义无反顾的选择,一个个奔波忙碌的身影,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各个战场怒刷“存在感”。

“与父亲并肩作战”

“这几天天叨(天气)好了,有些人就歪(待)不住了,想出克(出去)转哈子克嗒(溜达)……捏是搞不成滴(这是不行的)!”举起播放着方言的大喇叭,戴上红袖标,天津科技大学的大四学生骆媛媛就开始在村里转悠起来,防疫志愿者——这是她现在的身份。

湖北省当阳市草埠湖镇,这个距离武汉两三百公里的小城镇,常住人口不足2万人,从武汉、孝感等疫情严重地区返乡的人员就达千余人,严峻形势可见一斑。骆媛媛的父亲是这里的下乡驻村干部,大年三十开始就投身到了防疫一线。“我想成为这个小镇战‘疫’中的一员,与父亲并肩作战。”在父亲的影响下,骆媛媛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志愿者。在这场没有硝烟却事关生死的战斗中,她和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一样,昂起斗志,义无反顾。

人民政协网报道我校学生骆媛媛的战“疫”事迹


志愿者的工作很辛苦,但骆媛媛特别擅长“苦中作乐”。

镇上的公共交通停了,每天走路往返于值守的村子和食堂之间,又要在村子里走动巡查,微信步数日均两万五,她就发朋友圈调侃自己“步数霸榜”。

巡查工作单调又枯燥,还会遇上不听劝阻出来串门闲逛的村民,她就录了个Vlog,记录下自己举着大喇叭四处溜达、与村民们斗智斗勇的工作过程。

要贴标语、记录村民的物资需求、了解他们的健康情况,每天早出晚归,她就安慰自己其他人只能在家宅着,所以她每次出门都是在享受“特权”。

“也没觉得多辛苦,我是大学生党员,这个时候肯定要站出来。”骆媛媛说,近一个月的防疫志愿者工作让她体会到了一名党员应有的担当,也有了点小小的骄傲,“因为我也参与到了防疫工作中。”

本期审核:刘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