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債券融資金額同比上升46% 融資利率最大相差5倍

Wind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2月1日―3月12日),國內房地產行業境內債券融資621億元,比去年同期(425億元)增長46%。同期,在香港上市的內資地產商則紛紛通過發行美元債進行直接融資。

全球降息背景下的流動性寬鬆,讓這些揹負高財務槓桿的地產商暫時有了喘息的機會,融資通道進一步打通,同時獲得了更低的資金成本。

融資爆發前夜

“我們發債一開始定價比較謹慎,市場詢價環節發現大量投資者非常有興趣,隨之我們開始調整了自己的定價,降低了成本。”一家TOP30融資部門人士向記者透露,言語之中,他們對後市的看法比疫情之初樂觀了許多。

今年3月以來,各家房企都開始把握這一輪融資窗口期。

3月5日,泰禾集團(000732.SZ)發佈公告,擬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不超過人民幣120億元公司債券。按照計劃,泰禾集團預計在3月20日的股東會上予以過會,成為這家公司自2018年以來首次境內直接融資。受到該消息影響,泰禾集團股價在3月6日一度漲停。

3月4日,新城控股(601155.SH)發佈公告,新增融資規模合計不超過等額人民幣300億元(含境外等值外幣),成為新城控股自B轉A以來最大的直接融資額度。

3月1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華夏幸福(600340.SH)2020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項目狀態更新為“已受理,本次債券計劃發行總規模不超過人民幣50億元。

而就在3月6日,華夏幸福公告,收到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的通知書,稱接受中期票據註冊,上述中期票據註冊金額為44億元。不到一週時間,華夏幸福獲得融資額度超過100億。

此外,各個公司也通過短期融資手段,進一步補充其流動性。

3月12日,濱江集團(002244.SZ)發佈公告稱,公司成功發行2020年度第三期短期融資券。

公告顯示,本期債券發行金額3億元,票面利率3.00%,發行期限365天。今年2月25日,濱江集團完成發行2020年度第二期金額為9億元的短期融資券,利率定為3.24%。而在1月10日,濱江集團發行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實際發行總額9億元,發行利率4%。

從濱江集團頻繁發行的短期融資利率看,市場融資成本出現不斷下降態勢。

“全球量化寬鬆,資金自然需要尋找投資渠道,目前很多財務狀況不錯的公司也藉此機會進行更多的融資。”周洋說。

華泰證券發佈研報認為,地產債供需兩旺歸因於資金面的寬鬆,受益於央行逆回購操作和MLF 操作等為代表的貨幣政策寬鬆,中央加大對貨幣信貸支持的力度,以及多地因城施策帶來調控邊際寬鬆的預期。

不過,除了直接融資外,銀行態度則曖昧了許多。

“目前銀行給地產的額度還是要看監管層態度,我們暫時在這方面還是比較謹慎,並不會增加給地產輸血。”一位大型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另一家小型股份制銀行則繼續把房地產當作今年的重點拓展客戶。“總的而言地產的風險還是比較低的。”這家銀行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資金利率最大相差5倍

融資成本下降,規模房企成為直接受益者。

根據統計,綠城中國(03900.HK)、碧桂園(02007.HK)等房企今年新發型的債券票面利率較此前的品種下行200-300個基點,是目前市場上降幅最大的公司。同時,濱江集團、融創中國(01918.HK)融資成本下行範圍在100-200個基點。

新城控股的公司債券就因為融資寬鬆,下調了利率詢價區間。

3月4日,新城控股發佈公告稱,公司擬發行6億元公司債券,債券分為兩個品種。品種一票面利率詢價區間為4.00%-6.00%,期限為3年期,附第2年末投資者回售選擇權和發行人票面利率調整選擇權;品種二票面利率詢價區間為4.50%-6.20%,期限為5年期,附第3年末投資者回售選擇權和發行人票面利率調整選擇權。

在新城控股開始詢價第二天,新城控股再度公告,因簿記建檔當日市場變化較為劇烈,現將品種一發行利率區間調整為3.70%-5.70%,品種二發行利率區間調整為4.20%-6.20%。

從最後的發行情況看,新城控股實際發行6億,全部為品種一(債券簡稱:20新控01,代碼:163239),最終票面利率為5.10%。

金地集團(600383.SH)在近期發行的兩期各10億超短期融資融券的利率分別是2.83%、2.69%,幾乎是目前地產融資的新低。

不過,很多高槓杆和風險較大的中小房企過的則並沒有那麼好。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自3月以來,有3家地產商境外美元債融資成本依舊超過10%。

3月5日,當代置業(01107.HK)發行2024年到期的1.5億美元綠色有限票據,利率為11.95%。同一天,新力控股(02103.HK)發行2021年到期的2.8億美元優先票據,票面利率11.75%。

在本月境外融資最高的則是景瑞控股(01862.HK),3月9日,景瑞控股增發RegS、固定利率的高級無抵押票據,發行規模1000萬美元,收益率12.75%。

而在今年2月末,佳源國際(02768.HK)發行額外6750萬美元利率為13.75%於2022年到期的優先票據,創下近期融資成本新高。

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3月將有超過40億美元地產債到期,這是2020年第二高的月度還債總額。

面臨還債潮來臨,部分小型房企已經出現信託逾期。

2月中旬,美好置業(000667.SZ)作為借款人的“建投信託-安泉404號(杭州美好)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出現逾期,僅對產品做部分兌付。公司稱受疫情影響,住宅銷售回款不夠,且擔保方美好置業位於武漢,調撥的資金歸集受疫情影響。

3月12日晚間,新華聯(000620.SZ)公告,鑑於“15新華聯控MTN001”發生實質違約,該事項已客觀觸發了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及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的交叉保護條款約定情形。

“由於此前房地產市場一度火爆,許多激進的開發商往往在拿地資金上通過“明股實債”等手段進一步降低拿地的自有資金,很多公司拿地自有資金僅10%,較高的槓桿面臨如此而來的黑天鵝事件,進而導致資金風險。”一位幫地產公司撮合資金人士告訴記者。

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未來一年中泰禾集團有約7億美元債到期,償債壓力較大。

去年11月,標普將新湖中寶(600208.SH)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該評級機構表示,該公司不斷惡化的流動性狀況,鑑於其規模龐大的短期債務即將到期,這可能會導致再融資風險。據悉,新湖中寶3月份到期的債券規模約為7億美元。

同樣處於危機中的還有億達中國(03639.HK),克而瑞證券統計發現,今年2月億達中國成為唯一一家被境外評級調低評級的地產商。

3月10日,億達中國發布公告稱,有關未償付的2020年到期年息6.95%的優先票據延遲交換要約的截止期限,截止期限由2020年3月9日延遲至2020年3月16日。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億達中國到期債務超過100億。

“目前資金還是以避險為主,因而大型房企獲得了較多融資,而一些高槓杆地週轉房企則舉步維艱。”周洋說。

光大證券認為,行業資金總量管控持續,房企發債整體額度仍然受限於借新還舊的監管要求。宏觀流動性邊際寬鬆下,一級市場短期供不應求,將推動優質開發商融資成本持續改善。

加速行業出清

雖然融資環境開始寬鬆,不過龍頭房企的吸附能力正在不斷增強。

“危機是放大鏡,放大你企業的優點,也放大你企業的缺點。”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包季鳴說。

克而瑞認為,疫情帶來的銷售壓力,會使房企資金面迎來大考,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房企會出現破產清算。

“上半年行業洗牌將加速,因此帶來更多的行業併購機會。”易居企業集團(02048.HK)CEO丁祖昱說。

實際上,房企的運營和發展一環接著一環,缺乏資金保障,將無法在土地市場拓展,導致無法擴大規模,進而無法有市場話語權,從而逐漸掉隊。

目前看來,在土地市場活躍的玩家,大部分都來自財務槓桿較為安全的房企。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2020年2月,綠城中國、華潤置地(01109.HK)、旭輝控股(00884.HK)、中駿集團(01966.HK)、龍光地產(03380.HK)等公司在土地市場拿地金額均超過50億。

其中,綠城中國僅2月拿地金額271億,成為目前土地市場的頭號獲益者,截至2019年6月,綠城淨資產負債率為58.6%。而拿地較多的三家民營房企旭中駿集團、旭輝控股、龍光地產同樣為財務穩健公司,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駿集團淨負債率66.2%,旭輝控股淨負債率69.5%,龍光地產淨負債率為65.4%。

不過,寶龍地產總裁許華芳則認為2月土地市場過熱。“我們參與了十多次土地拍賣,不過沒有一塊拿到,本來以為是撿漏的機會,發現市場還是很多企業在拿地。”許華芳說。

資金聚集帶來土地聚集同時,人才也開始逐漸聚集。“現在候選人都願意去更穩健的公司,大發展時代過去以後,大家都擔心在小公司如何生存問題。”一位獵頭告訴記者。

在行業都面臨裁員和優化的背景下,大公司無論是安全係數還是增長速度,都開始強過小公司。春節前,華東房企年終獎係數較高的公司分別是陽光城(000671.SZ)、中南置地、新城控股、世茂房地產(00813.HK),這些公司無論規模還是發展,都在華東屬於第一梯隊,繼而年終獎水平也高於地產同行。

不爭的事實是,行業正在向那些規模房企傾斜紅利,而一旦失位的房企命運則岌岌可危。

“黑天鵝和灰犀牛不可避免,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理解規律,自己去進化。”旭輝控股總裁林峰說。

房企債券融資金額同比上升46% 融資利率最大相差5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