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嚴峻的海外疫情我們為什麼不切斷入境入口

目前世界各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采取了各自不同的策略:像朝鮮、蒙古等國目前採取的是一刀切的全面禁止外國公民入境政策,也就是說只要疫情沒結束任何人都別想進入這些國家。其他國家儘管沒采用這種一刀切的模式,但也都紛紛強化了本國的出入境管控。目前我國對境外疫情國家(地區)實施的是分類防控:按高風險、較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等標準對海外國家進行分類防控。對風險較高的國家直接採取限制入境政策;儘管對中低風險國家沒直接限制入境,但從這些國家來的人也必須按我國相關的防控政策進行隔離觀察。

面對日益嚴峻的海外疫情我們為什麼不切斷入境入口

為什麼我們不採取一刀切的方式直接關閉國門呢?如果單純從疫情防控的角度而言: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是以人類或動物的組織器官作為傳播介質的,所以直接關閉國門的確能最有效地直接從物理空間上阻斷病毒傳入國內的途徑。不過這個問題就和我們國內的復工問題一樣需要綜合權衡利弊得失。錢重要還是命重要的話人人都會說,然而我們也不能陷入到另一種極端。命更重要是毫無疑問的,但也不是說錢就不重要,畢竟人們要吃飯要生活是擺在我們面前很現實的問題。疫情期間國內產業的發展受到了打擊,所以現在國家正在有步驟地逐漸推進復耕復工。

面對日益嚴峻的海外疫情我們為什麼不切斷入境入口

事實上我國的對外貿易和國內產業一樣在疫情期間受到了打擊。眾所周知中國製造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大家不妨想想中國生產製造的產品賣給誰呢?在這個全球化的年代任何國家也不可能完全斷絕與其他國家的往來。我們國內的普通百姓一般會認為對外貿易和自己的生活有多遙遠,然而實際上我國很多產業是極為依賴出口,可以說外貿行業養活了一大批人。2019年1-6月期間中國與歐盟的貿易額就達到了3088億歐元,這其中出口1996億歐元的中國是賺錢的一方。如果我們採取完全封閉國門的措施勢必會對我國的對外貿易造成不利影響。

面對日益嚴峻的海外疫情我們為什麼不切斷入境入口

有人會覺得又不是搞閉關鎖國,只不過是在特殊時期短暫封閉而已。然而外國的防疫機制和我國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集中全國的醫療力量攻堅克難,我們可以統一調度各地的物資以保障民生,我們可以讓14億同胞用自我隔離觀察的方式隔絕病毒。然而上千萬人口的大城市封城一個月是很多國家所不敢想象的,單是物資供應的問題就是很多國家所難以克服的。由於海外國家普遍缺乏我國這樣的動員機制,所以當前的海外疫情會持續多久其實是我們所無法預計的。我們從年前一直忙活到現在也只是大體上遏制住了疫情,但還沒到最後收官的時刻,那麼缺乏我國如此高效動員機制的國家恐怕將難以在兩三個月內控制住疫情。

面對日益嚴峻的海外疫情我們為什麼不切斷入境入口

海外疫情即使拖上半年乃至一直拖到明年似乎都不算什麼匪夷所思之事。試問真是如此,那麼我國的對外貿易能接受如此長時間的停擺嗎?要知道疫情期間我國的農業、製造業、金融股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事實上我們普通百姓的日常收入也受到了影響。一部分抗風險能力差的中小企業已然破產,可能現在有些人正在忙著重新找工作。我國的宏觀經濟受這次疫情影響其實還是比較大的:一方面我們國內對新冠肺炎患者實行的是免費治療,另一方面疫情期間我們的國內產業和對外貿易都受到了一定打擊。所以一方面剛性的醫療開支沒法省,另一方面財政收入卻在減少。

面對日益嚴峻的海外疫情我們為什麼不切斷入境入口

現在全國各地正在陸續復工,中國製造正在逐漸恢復對外供貨的能力。那麼我們的產能恢復之後我們的產品賣給誰呢?如果我們完全切斷入境窗口必然會影響對外貿易。從恢復國民經濟的角度而言:之前的疫情對我國經濟產生了一定的衝擊。那麼在疫情相對好轉的當下抓緊時間恢復生產、恢復出口正是應該做的。然而這和我們國內復工的問題一樣實際上和疫情防控構成了一定的矛盾:因為只要有人員流動和接觸就在無形中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這就需要我們像應對國內復工問題一樣對形勢有一個基本的宏觀把握。

面對日益嚴峻的海外疫情我們為什麼不切斷入境入口

全世界一共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如今一半以上均已出現疫情。況且那些人口多、市場大、國際影響力大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淪陷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本來就在國際體系中處於邊緣化的國家。目前我國的主要貿易對象一個不差全都存在疫情,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我們採取一刀切的模式基本上就算是徹底回到閉關鎖國的年代了。然而不同國家的疫情形勢卻並不一樣:目前蒙古、哈薩克斯坦、新西蘭、俄羅斯等國疫情形勢相對平穩,加之地廣人稀的地緣環境不利於病毒的傳播擴散,所以這類國家在我國目前的分類防控體系中屬於低風險國家。我國目前對這些低風險國家並沒採取一刀切的禁止入境模式,但入境者必須遵循我國的防控隔離措施。不過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各國疫情形勢的變化,因為今天的低風險國家也可能有朝一日發展成為高風險國家,那麼我們處於對本國公民安全負責的態度就有必要採取禁止入境之類的強硬措施。

面對日益嚴峻的海外疫情我們為什麼不切斷入境入口

​疫情造成的人員流動一定會遵循從高發地區向平穩地區擴散的規律。畢竟高發地區各種資源都很緊張,交叉感染也特別厲害。在中國疫情形勢趨緩的情況下不排除會有疫情高發地區的人員流入中國境內這種可能性。與此同時目前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可以免費治療新冠肺炎的,因為這既需要強大的財力做背書,更需要政府有勇於擔當的精神。選擇一個不花錢或花錢少的國家躲避疫情似乎也是人之常情。有些國家的人因為國內疫情高發或因為治療費用高昂而來到中國就屬於典型的躲疫情現象。目前我國已明確了外籍人士的相關隔離、治療費用自行承擔原則,這無形中起到了控制境外疫情輸入的作用。

面對日益嚴峻的海外疫情我們為什麼不切斷入境入口

我國之所以沒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完全封閉國門除了經濟上的考量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考慮是疫情期間一部分中國公民滯留在了海外,但我個人認為我們不應當鼓勵滯留在外的僑民一個個自行回國,而是應當考慮用包機的形式直接帶回國內的指定隔離點。如果海外僑民是一個個分散進入我國境內無疑會加大管理上的難度,這對他們自身的健康和我們國內民眾的健康都將是很大的威脅。既然我們需要分批次地有序撤回滯留海外的僑民,那麼這也就意味著不可能一夜之間把所有滯留海外的僑民全部接回家,要知道那對他們自身的健康以及我們國內人民的健康都是極為不利的。

面對日益嚴峻的海外疫情我們為什麼不切斷入境入口

中國駐意大利兼駐聖馬力諾大使李軍華在介紹央視白巖松採訪是就說過“不流動是最大的安全、不出門是最好的保護”。中國不是沒能力或不願意接回滯留在外的僑民,這在之前的利比亞撤僑、也門撤僑中已得到了充分證實,然而在當前疫情形勢下我們有必要對國民的健康安全負責。目前中國政府派遣的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和中國紅十字會組建的專家組一行9人攜帶必要醫療防護用品等物資從上海飛赴羅馬支援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李軍華大使也表示: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將配合中國醫療專家組的工作——在支援意大利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切實做好維護當地中國公民合法權益的工作。事實上不只是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目前我國駐外使領館幾乎都針對當地中國公民的健康和生活問題展開了各種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