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峻的海外疫情我们为什么不切断入境入口

目前世界各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了各自不同的策略:像朝鲜、蒙古等国目前采取的是一刀切的全面禁止外国公民入境政策,也就是说只要疫情没结束任何人都别想进入这些国家。其他国家尽管没采用这种一刀切的模式,但也都纷纷强化了本国的出入境管控。目前我国对境外疫情国家(地区)实施的是分类防控:按高风险、较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标准对海外国家进行分类防控。对风险较高的国家直接采取限制入境政策;尽管对中低风险国家没直接限制入境,但从这些国家来的人也必须按我国相关的防控政策进行隔离观察。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外疫情我们为什么不切断入境入口

为什么我们不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直接关闭国门呢?如果单纯从疫情防控的角度而言: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是以人类或动物的组织器官作为传播介质的,所以直接关闭国门的确能最有效地直接从物理空间上阻断病毒传入国内的途径。不过这个问题就和我们国内的复工问题一样需要综合权衡利弊得失。钱重要还是命重要的话人人都会说,然而我们也不能陷入到另一种极端。命更重要是毫无疑问的,但也不是说钱就不重要,毕竟人们要吃饭要生活是摆在我们面前很现实的问题。疫情期间国内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打击,所以现在国家正在有步骤地逐渐推进复耕复工。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外疫情我们为什么不切断入境入口

事实上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内产业一样在疫情期间受到了打击。众所周知中国制造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大家不妨想想中国生产制造的产品卖给谁呢?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任何国家也不可能完全断绝与其他国家的往来。我们国内的普通百姓一般会认为对外贸易和自己的生活有多遥远,然而实际上我国很多产业是极为依赖出口,可以说外贸行业养活了一大批人。2019年1-6月期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就达到了3088亿欧元,这其中出口1996亿欧元的中国是赚钱的一方。如果我们采取完全封闭国门的措施势必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不利影响。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外疫情我们为什么不切断入境入口

有人会觉得又不是搞闭关锁国,只不过是在特殊时期短暂封闭而已。然而外国的防疫机制和我国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集中全国的医疗力量攻坚克难,我们可以统一调度各地的物资以保障民生,我们可以让14亿同胞用自我隔离观察的方式隔绝病毒。然而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封城一个月是很多国家所不敢想象的,单是物资供应的问题就是很多国家所难以克服的。由于海外国家普遍缺乏我国这样的动员机制,所以当前的海外疫情会持续多久其实是我们所无法预计的。我们从年前一直忙活到现在也只是大体上遏制住了疫情,但还没到最后收官的时刻,那么缺乏我国如此高效动员机制的国家恐怕将难以在两三个月内控制住疫情。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外疫情我们为什么不切断入境入口

海外疫情即使拖上半年乃至一直拖到明年似乎都不算什么匪夷所思之事。试问真是如此,那么我国的对外贸易能接受如此长时间的停摆吗?要知道疫情期间我国的农业、制造业、金融股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事实上我们普通百姓的日常收入也受到了影响。一部分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已然破产,可能现在有些人正在忙着重新找工作。我国的宏观经济受这次疫情影响其实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我们国内对新冠肺炎患者实行的是免费治疗,另一方面疫情期间我们的国内产业和对外贸易都受到了一定打击。所以一方面刚性的医疗开支没法省,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却在减少。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外疫情我们为什么不切断入境入口

现在全国各地正在陆续复工,中国制造正在逐渐恢复对外供货的能力。那么我们的产能恢复之后我们的产品卖给谁呢?如果我们完全切断入境窗口必然会影响对外贸易。从恢复国民经济的角度而言:之前的疫情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那么在疫情相对好转的当下抓紧时间恢复生产、恢复出口正是应该做的。然而这和我们国内复工的问题一样实际上和疫情防控构成了一定的矛盾:因为只要有人员流动和接触就在无形中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这就需要我们像应对国内复工问题一样对形势有一个基本的宏观把握。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外疫情我们为什么不切断入境入口

全世界一共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如今一半以上均已出现疫情。况且那些人口多、市场大、国际影响力大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沦陷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本来就在国际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国家。目前我国的主要贸易对象一个不差全都存在疫情,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基本上就算是彻底回到闭关锁国的年代了。然而不同国家的疫情形势却并不一样:目前蒙古、哈萨克斯坦、新西兰、俄罗斯等国疫情形势相对平稳,加之地广人稀的地缘环境不利于病毒的传播扩散,所以这类国家在我国目前的分类防控体系中属于低风险国家。我国目前对这些低风险国家并没采取一刀切的禁止入境模式,但入境者必须遵循我国的防控隔离措施。不过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各国疫情形势的变化,因为今天的低风险国家也可能有朝一日发展成为高风险国家,那么我们处于对本国公民安全负责的态度就有必要采取禁止入境之类的强硬措施。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外疫情我们为什么不切断入境入口

​疫情造成的人员流动一定会遵循从高发地区向平稳地区扩散的规律。毕竟高发地区各种资源都很紧张,交叉感染也特别厉害。在中国疫情形势趋缓的情况下不排除会有疫情高发地区的人员流入中国境内这种可能性。与此同时目前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免费治疗新冠肺炎的,因为这既需要强大的财力做背书,更需要政府有勇于担当的精神。选择一个不花钱或花钱少的国家躲避疫情似乎也是人之常情。有些国家的人因为国内疫情高发或因为治疗费用高昂而来到中国就属于典型的躲疫情现象。目前我国已明确了外籍人士的相关隔离、治疗费用自行承担原则,这无形中起到了控制境外疫情输入的作用。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外疫情我们为什么不切断入境入口

我国之所以没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完全封闭国门除了经济上的考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是疫情期间一部分中国公民滞留在了海外,但我个人认为我们不应当鼓励滞留在外的侨民一个个自行回国,而是应当考虑用包机的形式直接带回国内的指定隔离点。如果海外侨民是一个个分散进入我国境内无疑会加大管理上的难度,这对他们自身的健康和我们国内民众的健康都将是很大的威胁。既然我们需要分批次地有序撤回滞留海外的侨民,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不可能一夜之间把所有滞留海外的侨民全部接回家,要知道那对他们自身的健康以及我们国内人民的健康都是极为不利的。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外疫情我们为什么不切断入境入口

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李军华在介绍央视白岩松采访是就说过“不流动是最大的安全、不出门是最好的保护”。中国不是没能力或不愿意接回滞留在外的侨民,这在之前的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中已得到了充分证实,然而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对国民的健康安全负责。目前中国政府派遣的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红十字会组建的专家组一行9人携带必要医疗防护用品等物资从上海飞赴罗马支援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李军华大使也表示: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将配合中国医疗专家组的工作——在支援意大利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维护当地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的工作。事实上不只是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目前我国驻外使领馆几乎都针对当地中国公民的健康和生活问题展开了各种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