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近年來,柳江區百朋鎮在做大做強玉藕產業和生態旅遊業的同時,積極響應柳州市發展螺螄粉產業升級政策導向,探索農業和農村發展新模式,引進螺螄養殖產業,在“螺螄殼”裡做出產業振興、全域旅遊大文章。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近日,在柳江區百朋鎮白諾田螺生態養殖示範基地,只見群山環抱,廣袤的水田接連成片,工人們正在螺螄田裡篩選螺種,開啟新一年的養殖工作。田螺養殖基地的進駐,給村民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有利於增加貧困戶收入。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白諾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韋克來說,從去年到現在,他就一直在基地裡工作,主要負責撿螺螄、喂螺螄、看田水等工作,一個月收入保底三千塊錢,生活比之前穩定多了,他很感謝基地給的工作平臺,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早日致富。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2019年3月,百朋鎮引進廣西老土牛農業有限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在白諾村創建了柳江區百朋鎮白諾田螺生態養殖示範基地,通過“基地+農戶+科研院校”合作,利用當地水資源優勢,發展水稻與田螺混合套種養殖相結合的全生態種養模式。目前,基地佔地1010畝,主要有低產田主養田螺、高產田套養田螺和水庫主養石螺三類養殖模式,面積分別為100畝主養區、560畝套養區和350畝水庫養殖區三個部分。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基地負責人曾廣南介紹說,他們公司進駐白諾村,主要看中這裡的泉水資源,利於養出優質田螺。2019年4月,他們往基地裡投放入了9.55萬公斤的中華圓田螺,田螺的養殖期為4個月左右,以挑大留小為原則進行收螺。水稻套養田螺畝產約為1800—2000多斤,去年600多畝田螺的總產量約有69萬斤,批發價在8-10元/公斤。優質水資源養出的成品螺螄吸引了柳州周邊、玉林、梧州、來賓、宜州等地的養殖戶前來採購,經濟效益比較可觀。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為了進一步推進項目實施,推動產業發展,今後基地將力爭通過稻穀及田螺國家綠色質量認證,成為自治區級農業特色養殖示範基地。該田螺基地也完成了二期擴建,新增200多畝,3月底5月初可陸續投放螺種。基地正常生產後,預計年產稻穀16.8萬公斤、田螺80萬公斤。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下一步,該基地將繼續加強與廣西科技大學、柳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水稻產業示範基地和柳州市谷之韻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科技合作,主要開展田螺品種選擇、田螺餌料試驗、養殖模式試驗和繁殖試驗等課題任務,並積極申報相關示範基地項目,進一步激活農村基層活力,拓寬鄉村經濟發展空間。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據悉,百朋鎮為響應柳江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引導白諾田螺生態養殖示範基地按照田園綜合體的方向,充分利用白諾村各項資源優勢,以螺螄產業為支撐,積極開發打造塞上草原、油菜花觀賞等康養、田園綜合體項目,促進生態旅遊業發展。同時,該鎮通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和配套螺螄粉產業,建立酸筍加工廠,不斷振興鄉村經濟,拓寬貧困戶收入渠道,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韋蒙玲)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小小螺螄為全域旅遊增添“亮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