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一論球迷謾罵的習慣

新冠疫情把一切的賽事按下了暫停鍵,中國足壇這段時間除了天津天海俱樂部和恆大處罰規劃球員的事也沒有其他的事情出現。如此長時間平靜是中國足球好久沒有出現的,什麼時候能夠開啟聯賽現在還沒有定論,現在的中國足壇就像放了暑假的沒有畢業任務的學生在休息。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真正的審視在網絡上謾罵的這些人。

論一論球迷謾罵的習慣

球迷中的正能量代表


中國足球的一地雞毛恐怕是現在人們眼裡唯一形象,從2011年打掉“足協七君子”後中國足球並沒有像人們期望的那樣取得像樣的成績,反而每況愈下,淪落到亞洲三流的地步。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這是中國足球畸形經濟發展的結果,足球沒有拿到像樣的成績,卻拿著完全不匹配的高薪。其實我們很多人價值觀都是這樣的,以金錢論成敗的思想貫穿我們的思維方式,就像提到人們為什麼要讀書,因為“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呀!我在我的家鄉組織一些籃球的比賽就經常受到這樣的問題,“你們打籃球給你們多少錢呀?”或者“你組織籃球賽能賺錢麼?”其實我除了從中找到樂趣外從來沒有得到過利益。既然我們就是這種以金錢論英雄的觀念,為什麼球員拿到高薪呢?就像你的身邊有個有錢人你會投去羨慕的眼光卻不去深究他賺錢的手段背景,輪到足球就得痛罵一番呢?

論一論球迷謾罵的習慣


我也不贊成球員現在在中國足球畸形經濟背景下拿到這樣脫離實際的薪資水平,雖然中國足球有市場也有人願意投入,但是球迷這樣的抨擊甚至於謾罵就有道理麼?現在足協新政裡也針對球員的薪資結構做出了調整,具體的執行和起到的作用還有待時間的檢驗,我們沒法去預見。但是對於網絡上這些謾罵的行為,是應該管一管的時候了。理性看球、理性評論,這一點應該得到推廣。尤其是針對評論中那些謾罵的聲音,應該管一管。分析一下他們的心態,他們在現實中恐怕從來不敢當面去說什麼,在單位罵領導會得到處理、在家裡罵媳婦會遭到離婚、在街道罵街坊會有人報警,唯獨罵中國足球(還得在網上罵當面害怕捱揍)不會有人去計較,還有可能得到贊同。這都是什麼心態,這種心態在社會上帶來的負面影響不亞於犯罪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在這個網絡多元化的時代這種行為的危險性幾乎為零,沒人會為此報案抓人。這樣真的對社會風氣健康麼?

論一論球迷謾罵的習慣


在我們社會文明發展到了今天,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沒有人能夠阻擋,但是我們是不是要容忍這種不健康的心態所產生的行為繼續發展的呢?也許有關部門應該做點什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