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战疫,你是战死还是战士?


数字化战疫,你是战死还是战士?

天气越来越暖和,路上的堵车机会也越来越多了。有人说,这才是北京应该有的样子,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整个世界,也改变了许多行业的运营模式,更是催生了数字化的进程。正如中欧知名教授苏锡嘉先生在一次云直播上说,上了这么多年的课,从来没有想到会用这种方式和同学们见面。听着各位嘉宾的分享,大家感受着停课不停学的氛围,时不常地还评价一下苏教授家里窗帘的品位不错,这真是难得的体验。记得在数字化的课堂上,老师们就分享过,商学院这样的特殊产品,更重线下体验,全面数字化的难度还是比较大。没想到一次疫情,就全体上云了。

好像是哈佛商学院还是哪个学院,已经开始尝试EMBA的网上教学。在演示的视频里我们看到,教授走进了虚拟的演播厅式的教室,面前是一个巨大的屏幕,同学们则是来自全球各地,找到网络信号稳定的地点,打开终端,一个云上的课堂就搭建成功了。和传统的线下课堂一样,老师可以讲课、学生可以举手回答问题,桌面可以分享,非常方便。

当时看这个视频的时候,还感觉是在遥远的未来,而今天,看上去也势在必行了。许小年教授,因为已经退休的原因,很遗憾没有亲自听过他讲课,想不到这次因为疫情,不但看到了他,也云参观了他的书房。透过他的新书《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感受大师的睿智,也算是补课。改变的是上课形式,不变的是大师的睿智。

数字化战疫,你是战死还是战士?

移动互联网出来之后,好像整个世界的秩序都变了,但小年教授强调这终极只是一种工具,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这就像工业革命的铁路、通信的发展一样,互联网的价值在于创造了更高效率的交互,更直接的连接。梅特卡夫效应和双边市场效应是本书中提及最多的高频词汇。平台的价值在于让平台里的使用者发生直接、高频、指数级的交互。站在这个角度来说,平台就是一个组局的,让各路来宾敬欢颜。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基础建设做好,无感而无价。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平台不能包揽所有的事情。这也为什么是亚马逊开始对外赋能,让各大品牌入驻,在平台的支撑下开展自营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迎来了新基建时代,接下来的发展,就看各大企业是否能够理性的运用这些生产要素,完成数字化的改造。许教授用经济学的原理鞭辟入里丝丝入扣的分析了互联网的商业的本质,通透清醒。为狂飙突进的混沌时刻提供了一颗穿越古今的时光胶囊。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压着同样的韵脚 ”。

这次疫情改变了绝大多的传统企业,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用线上的方式触达消费者。国际车展说取消就取消,措手不及,有的汽车公司辛辛苦苦准备好的搭建瞬间变成摆设,各种线上发布,开始是不得不,做好的也是不得了。更有车企老总干脆充当了前线记者,在异国他乡现场直播介绍车型,也算跨界网红了。

这是企业自身的一小步,但却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步。面对疫情造成的影响,数以万亿计的新基建的投入,一定会催生新的增长模式。线下转线上,奔流向前,势不可档。在数字化浪潮之下,传统企业还有没有意义?传统的经验还有没有价值?其实,问这个问题,就等于是在问: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还有没有意义是一样的。线下企业在尝试成立用户增长的数字化部门,同样有趣的也发现线上的企业,也在补传统的短板,比如说造车新势力的车型研发,车辆的稳定性,甚至是线下的体验模式,他们也在学习,向传统学习。

梅特卡夫效应指出,一个网络的用户数目越多,那么整个网络和该网络内的每台节点的价值也就越大。为了提升微信的活跃度,视频号在内测之中。中欧校友兼老乡蘑菇租房的联合创始人龙东平就在他的朋友圈大声疾呼:新世界来了,要么被吞噬,要么骑到他的背上。他的视频号刚上线10天就有了平均每条播放量3万,获赞2000的高峰体验。这种快速的增长一方面缘于他的干货分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微信生态的强大,击穿了朋友圈的关系链,实现了精准的推送。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由变与不变交替发展的,从来没有什么绝对,永远只有相对。前一段许多企业纷纷将首席营销管改成了首席增长官,后来发现还得这样也不灵,还得改回去。又有一阵说只要效果广告,不做品牌,因为太虚,后来又重新强调品牌的重要意义。今日头条的二号人物张利东,原来就在传统媒体,后来机缘巧合地进入头条,一路增长,被视为传统媒体转型最成功者。他回忆起张一鸣刚开始见面和他聊的算法、推荐什么的,当时完全不懂,只是朦胧地感觉很厉害。后来还真就干成了。

疫情期间,一个做大型游乐场的朋友咨询,如何用直播带线上流量,一个做线下教育的同学与时俱进地将课堂搬到线上,由于技术原因出现了卡顿,更是亲自一个一个地加同学微信给人发红包赔钱,看他的聊天截屏,简直是人间百态。但,再南,每个人,都以不同的姿势加入到这场战斗之中。我们已经听到了潮水的声音,那就投身这海浪之中吧。很多事儿,往往想起来复杂,干就完了。不管你愿不愿意,数字化这条大船已经来,上是找死,不上是等死。就看你做出什么选择:数字化战疫,你是战死还是战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