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茅盾文學獎哪篇作品文學成就最高?你認為呢?

醉在朝歌裡



如果非要說那部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文學成就最高,那我首選《白鹿原》。

恐怕,很長的一個時期內,沒有人再能達到如此高度了。

就在前兩天,茅盾文學獎開出了第十屆獲獎名單,有耄耋期頤的老當益壯者,也有年輕的文學新銳,更有一直持續耕耘文壇的中堅力量。可謂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年。

自問在下也是個喜好讀書的人,茅獎的所有獲獎作品,不敢說全看過,起碼是影響深遠的大部頭都曾拜讀過,自謂是小蟲笑大象,蚍蜉撼大樹,對他們只有高山仰止的份兒。

也豔羨他們能夠成為萬花叢中那一抹最濃豔的亮色。

就拿剛剛得獎的《應物兄》來說,昂昂九十萬字,可謂是絕無僅有的大部頭,出版家也對其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宣傳轟炸,說其就是一部這個社會形態下的百科全書,大有後來居上的傲人勢頭。

但緊接著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和批評。對於這部書,在下還不曾認真拜讀過,不敢有絲毫褻瀆或者冒昧,單是憑那近百萬字的大部頭,就夠讓人頭疼的了。難以想象面對如此一部味同嚼蠟的鴻篇鉅著,怎麼會有上好的心情讀的下去。



貌似現在的茅盾文學獎也不如以往那麼風情高致令人仰望了,在這個時代裡除了生育的孃親沒有可能出現奇蹟,其他一切皆有可能。寫出如此鉅著也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至於網上那些動輒上千萬、幾千萬乃至巨億的所謂作品,更是依靠那些大而無當或者虛無縹緲的噱頭招徠眼球,不堪一睹,也不忍卒讀。

倒是這茅盾文學獎,雖然文學目前勢微,但也足以影響很長一段時期的文學走向,是文學創作的風向標和突破口,熱愛文學的人士會奮不顧身的擠向這自古華山一條路的獨木橋,儘管也知道掉下去必然粉身碎骨,但巨大的誘惑和名利也會驅使人們趨之若鶩,前赴後繼。

我不敢說今後還也沒有可能出現蓋過《白鹿原》的作品,但起碼在一個時期內,《白鹿原》必然以它巍峨的雄姿傲視群雄,基本站定了那個茅盾文學獎的最高峰。

也但願我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有更有力度和氣魄的鴻篇鉅製誕生問是,以慰我心,以壯我懷,使我不再大言不慚的斷定《白鹿原》就是那部唯一可以流芳千古的傳世名作。




龍吟148119260


茅盾文學獎已經是第十屆了,作為一個70後而言,在二十年前就聽到這個文學獎,我剛才看了一下歷屆的獲獎文學作品,從第一屆開始,都有代表作:

  比如第一屆的古華《芙蓉鎮》,劉曉慶主演同名影視劇作品;

  第二屆的張潔《沉重的翅膀》,帶有傷痕文學特色; 

  第三屆的路遙《平凡的世界》,一個農村青年的成長之路;霍達《穆斯林的葬禮》,讓我讀的如痴如醉,不忍釋卷,甚至還會想到學校時代的讀書生活。

  第四屆的陳忠實的《白鹿原》,以家族的興衰講述歷史的變遷,其影響力與日俱增;

  第五屆阿來的《塵埃落定》,也是一部很耐看的小說;

  第六屆的幾部小說沒有看過,不加評價;  第七屆賈平凹的《秦腔》算是給了賈平凹一個身份;麥家的《暗算》開啟了另一題材;

  第八屆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蛙》上榜,第九屆有王蒙、蘇童的作品,第十屆則是梁曉聲的《人世間》,這部小說沒有讀過,倒是讀過《雪城》,《雪城》也拍過電視劇好像。

  茅盾文學獎是體制內最主流的中國文學的最高獎項。所以,一些作家作品可能很難上這個榜,比如當下的網絡小說,一些非主流的小說,哪部作品最好呢?個人覺得一部好作品應該能夠震撼人心,有強烈的時代感,《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塵埃落定》、《穆斯林的葬禮》、《暗算》都是很值得一看的小說,如果說非要選出一部來,作為70後的我,會對路遙《平凡的世界》厚愛有加。

  細說原因,可能有這三點:

  一部小說,可以寫出時代特點。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寫的是小人物的奮鬥史,主人公孫少平,就算到了最後,也沒有滿足自己的人生旅程,結尾並不是完美的,而正是這種不完美,才會讓人對他的命運有了更多的猜測。

  《平凡的世界》更像是一部悲劇,比如田少霞的死,可能不是一個意外,農家出身的孫少平和幹部子弟田少霞,那個時代有可能會在一起,而現在,這幾乎是做夢,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路遙也許看穿了這一點,才在小說中,讓兩個人的愛情以悲劇結束。

  一部小說,讓人感同身受

  《平凡的世界》我大概看了兩遍,第一遍是在學校看的,當時,作為一箇中專生,每天有大把的悠閒時光,看完之後,只覺得這部小說,寫的很好,很有時代感。

  後來,畢業了,無業的我又看了一遍《平凡的世界》這個時候的心境和學校大不一樣,真正感受到小人物融入社會的掙扎,是一件多麼無奈的事情,看到動情處,幾乎一夜未眠,這是難有的基本能夠讓我看的通宵達旦的小說。

  一部小說,可以印上人生印記

  看過的小說也有幾百部,現在想一想,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太多,而《平凡的世界》就是其中不多中的一部。

  因為寫出了真實的人生,甚至一些感到很羞愧的事情,路遙都寫了下來,這種精神恰恰是我們欠缺的,很多人不甘於面對現實,美化現實,而其實,現實永遠比想象殘酷,不要抱有夢想,一個小人物,只有不斷的奮鬥,才有可能活出一個人樣!





宏文


《白鹿原》,它已經蓋了帽了。陳忠實老師不再寫長篇了,他怕他寫的作品超不過《白鹿原》了,因此他就拿這本書當枕頭用了。

1、史詩般的品質;

2、揭秘了一個民族你史詩;

3、宏達的結構和眾多的人物,不是一般人能駕馭得了的;

4、說古映今的思想性。





漠然文學


我心目中最貨真價實、名副其實的茅盾文學獎作品是《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騷動之秋》、《穆斯林的葬禮》、《李自成》。

原因很簡單,一是準確真實地描寫了人性人心,二是客觀公正地記錄了歷史時代。

特別是《白鹿原》,我個人認為在思想性方面是最接近《紅樓夢》的一部偉大作品。





我認為當屬《平凡的世界》成就最高!

為什麼?

因為提問是哪篇?

不是哪幾篇?

所以只能是一篇!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受到大多數人的推崇,如 潘石屹,馬雲等名人大咖就深深地受到它的啟迪鼓勵。

可以說《平凡的世界》真正的文學經典,心靈雞湯般的文學藝術的最宏偉的聖殿。

《平凡的世界》是黃土高原上成長起來的苦難作家路遙——嘔心瀝血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小說。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

該書以中國社會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十年間為背景,歌唱讚美在困難的日子裡,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的普通人的形象。

《平凡的世界》,用細膩的筆觸歌唱了一群鮮活的人。

他們世世代代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活的山川土地,他們的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

他們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他們在風雨同舟的歷史進程中美好的時光與渴望幸福的生活場景,是一部帶有真實呼聲與歷史印記的小說史詩的紀錄片。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2019年9月23日,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這是權威媒體對路遙《平凡的世界》的官方網站的解讀。

為什麼這樣說?

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文學?

什麼是小說文學?

一句話就是:

”是運用虛構和想象,使用語言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小說文學藝術。”

歌唱真善美,鞭策假惡醜!

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著名作家劉心武曾經說:

“看到社會上的不平和不公之事,你能氣憤得發抖嗎?

這比文學更重要!”

一個作家的良知與”為誰創作的”態度上,最能體現一個作家的文學素養與文學水平。

構築《平凡的世界》文學大廈的路遙,走沙漠,下煤礦和普通人打成一片,用生命的代價才創作了這部為人民和普通勞動人民代言的輝煌鉅著。

《平凡的世界》語言表達細膩,沒有華麗的辭藻裝飾堆砌,樸素自然的像一塊最美的璞玉!

《平凡的世界》歷經歲月的滄桑鉅變,時代中泥沙俱下的洗禮,更能展現出高品格藝術的魅力。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一次最高境界的書寫。

《平凡的世界》體現了一種詩意文學的姿態與神聖,是中國文學的最美好收穫。

《平凡的世界》它沒有油膩的裝腔做作,文學表達乾淨純潔,沒有市儈與齷齪,是中國文學史最能反映中國底層勞動人民的史詩作品。

《平凡的世界》突出了文學最高境界中,真善美與美好人性的光輝,人文關懷的最真誠的歌唱讚美,大格局,大氣魄,可謂跌宕磅礴,氣貫長虹。

《平凡的世界》最偉大的鄉土氣息與城市邊緣定格的油畫般的扛鼎之作,遣詞造句,字字珠璣,素描與特寫相得益彰,述文如金。

《平凡的世界》語言樸素,針腳綿密,像最美麗的歌一樣煜煜閃亮 。

如,“即使沒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潔。”…………

孫少平因救人被毀容之後,他的心裡哭著,但是,但是,他信念堅定的面對殘酷的生活:

啊,最為嚴重的時刻也許已經過去了!

“現在,他行走在這人流如潮的大街上,不管有多少含義複雜的目光在他臉上掃射,他也坦然如常”。

孫少平的一生中,就是一部與苦難磨礪的生活的抗爭史。

他背石頭,下煤窯,最喜歡的戀人田曉霞由於救人又離他而去,人生中最為嚴重的時刻也許已經過去了,命中註定他的初戀只是一場美好憧憬的夢,好的一點,雖然毀了容,但是命保住了,最嚴峻的霧霾煙消雲散了。

生活如此嚴峻,真的是過去了嗎?

也許過去了,也許沒有過去?

但是作為一個堅強執著的男人,就要有面對一切困難的勇氣。

雖然整個心的世界都已經支離的碎片化了,但是,帶哭的笑容,莫大的勇氣與莫大的帶淚的溫暖莫大的生活的信念,總是堅強的支撐著自己義無反顧的走下去………

寫到這些話的時候,不由自主的感傷的想哭……

還有這段強有力的描寫:

“中午時分,他回到了久別的大牙灣煤礦。

他在礦部前下了車,抬頭望了望高聳的選煤樓、雄傳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裡忍不住湧滿了淚水。

溫暖的季風吹過了綠黃相間的山野;藍天上,是太陽永恆的微笑。

他依稀聽見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滿活力的歌在耳邊迴響。

這是讚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他上了二級平臺,沿著鐵路線急速地向東走去。

他遠遠地看見,頭上包著紅紗巾的惠英,胸前飄著紅領巾的明明,以及脖項裡響著銅鈴鐺的小狗,正向他飛奔而來……”

生活如斯,生活如此。

生活是渺小的,生活又是龐大的。

生活是殘酷無情的,但是生活又是多情美好的。

讚美一個詩意的平凡的世界,讚美一個個平凡的普通人物,這是讚美牛馬般勞動的、最純潔、最樸素、最樸實無華的,文學與苦難輝煌的人文之歌。

這段話,筆者寫了N遍,每次都是不一樣的感悟,不一樣的觸動心絃的沉沉的淚奔………

《平凡的世界》魅力四射的主人公對一切艱難困苦生活的舉重如輕的心靈洗禮,它與我們每個人都有強烈的感染與心扉的共同共鳴!

《平凡的世界》,最經典的作品,最經典的人物,最經典的人生的感悟,最經典的溫暖的人性的光輝詩意。

《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沒有之一。

《平凡的世界》,一個作家用生命做抵押的書寫,文學水平最美亦最高。

因為世界上所有的名著都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廣袤無垠的思想深邃的大海,都很樸素樸實與源源不斷的文學作品的張力………

在文學藝術的聖殿之中,張牙舞爪的永遠是魔,頂多是羅漢,而最偉大的佛,永遠是神態安詳的。

所以,認為《平凡的世界》文學水平不行的人,那是他不懂為人民歌唱的真正的文學!

《平凡的世界》,蕩氣迴腸的最佳的作品,詩性與詩心與詩意是一種最完美無瑕的交織匯合。

《平凡的世界》 ,傳遞著苦難磨礪是一種財富,人生就是一場不向命運和不幸低頭的拼搏史 。

《平凡的世界》,即使沒有月亮,走自己的路,走不平凡的路,走人生愛的高度的路,平凡的世界,永遠是一片最美的皎潔。








周易指南針


這一屆矛盾文學獎已經出爐了,有關書籍正在購買中。想想這麼多屆的茅盾文學獎,我最喜歡的還是陳忠實老師的《白鹿原》,我已經讀了三遍,還是覺得好。陳老師說過,這輩子一定要寫本死後能當枕頭用的書,他做到了。我也一直在向老師學習,爭取寫出好作品。


三山爆料


排名不分先後:路遙《平凡的世界》,阿來《塵埃落定》,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莫言《蛙》,陳忠實《白鹿原》


500年前已相識


只選擇一部就是《平凡的世界》

其餘瞭解過的當中《白鹿原》《穆斯林的葬禮》也特優秀。《芙蓉鎮》拍的很好


待花解語


一部長篇小說鉅作的成就最顯著的標準是具有史詩性的……陳忠實的白鹿原可以稱得上


魯兀瓜


平凡的世界,一千年以後還有人看,白鹿原,一千零一年以後還有人看。並列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