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執著地恨一個人,做了很多偏激的事還是無法釋懷怎麼辦?

何昆峰


我的老公家裡很窮,而且他比我大了10歲,離過婚還有一個女兒,認識他的時候我還在讀大學,他是我們軍訓時的教官,不知怎麼,我就瘋狂地愛上了他!就他這條件,他媽也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非說我配不上我老公,理由很可笑,說我歲數太小,(他媽有中度精神病,我也是和他在一起以後才發現),有一年春節,他媽發瘋,非得讓我老公砍我一刀,我老公當然沒有聽她的,可是我一想到她惡毒的眼神就不寒而慄,以至於受了驚嚇,直到現在身體都不好,雖然如今我們又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也算兒女雙全,可是我就是過不了心裡的這道坎,既使老公對我百依百順,我曾經自學過心理學,所有的不如意都可以不提,唯獨這件事情,我到現在都無法釋懷!


用戶相依相隨


不知道你恨的那個人是誰,但是感覺你真的是把自己逼得太緊了。我今年30歲。也經歷了很多愛恨情仇,也有我非常恨的人。

我不知道你有多大,但是一旦你走過了幾次醫院,走過了幾次火化場。你就會知道很多事情沒必要非要放在心裡鑽牛角尖。

每當你恨一個人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很累很累。因為恨這個東西,它的可怕性是相互的,在怨恨別人的同時你也是讓自己的心靈揹著沉重的枷鎖與負擔。如果你做不到遠離他,還必須要和他生活在一起,那麼我想說這是你自己的問題了,你沒有志氣。

當你有一天恨的這個人真的去世了,在那時候你未必能放下這份仇恨。但你的心裡會一定會覺得輕鬆,可是有什麼用呢?在他走的那一天,他也同時在你心裡折磨過你這麼多年,難道他都入土為安了,你還要繼續天天恨著嗎。你可以嘗試放下仇恨幾天,把這一份心情用到更多的地方。可以換種心情去吃點兒什麼,喝點兒什麼,買點兒好看的衣服,找一份工作都可以充實你自己。你不必要把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這一個人的身上,這樣活著有意義嗎?你到底是在為自己活,還是在為他活?所以你嘗試放下對他的想法,不去想這個人,好好的該吃吃,該玩玩幾天,你就會發現慢慢的他就會成為你生活中毫不重要的一個人,我還會恨他,但是我不再在乎他了,真的。


小翠翠哈


非常理解你的這種心理,你應該換一種思維方式和看問題的角度,就能輕鬆化解你的心結。有很多人曾經遇到過讓自己不平的事,憤怒、怨恨、想要報復,無論如何都很難消解心中的怨恨,就象你說的,怎麼樣都無法釋懷。

我們如果用世間人的常識來理解我們這個世界,很多問題都得不到答案。比如,為什麼那麼多人比我們賺的錢多?他明明沒有做多少努力。不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為什麼很多品行不端的人甚至是做了很多壞事的人,活得好好的比一般人有錢比一般人受歡迎?諸如此類的問題多到數不勝數。

用我們常識來理解,確實是讓人搞不懂。但是如果我們稍微接觸一點佛學常識,可以看法就完全變了。

佛教常說的一個詞,叫因果報應。你非常恨的那個人,也許是你的前世傷害過他,所以這一世他來報復傷害你。如果你感覺被他傷害了,你前世欠他的就兩清了,你就不欠他的了,你的業障就消了,你這輩子就平平安安順順利利了。

如果你能信因果,你就不會再感覺恨那個人了,只覺得你還了前世欠他的債,一身輕鬆了。如果他現在沒有來傷害你,你還欠債,業障沒有消,你會有別的災難或障礙發生,他來傷害你,討了你的債,你以後就什麼事都沒有了能得到你的平安喜樂了。世間的事情莫不如此。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無非是四種關係:報恩的、報怨的、討債的、還債的。如果你能把恨的那個人,當作來討債的人來看,你被他傷害了讓你恨他了,就是他來討債你已經還債了。如果能這麼看這麼想,世間的很多事,都能平常心來看了。

這些話,如果不信佛的人聽了可能是覺得是廢話,如果你稍稍有慧根,深信因果,你就能解脫煩惱,不再恨別人了,自己反而舒心了。






治癒焦慮抑鬱


無法釋懷說明我們心裡無法接納和接受這個事實,我們沒有辦法接納不符合自己心意或者期待的事兒……並有了強烈的情緒反應和行為反應……這裡說明幾個問題

1一開始,我是否處在壓抑的受害者的角色,內在有很多委屈,難受情緒的積累

2委屈的壓抑和累積後,來到情緒爆發的狀態,進入到加害者的角色

3回看我們自己,我們是否一直處在拯救者的位置上,想要拯救他人,甚至拯救全世界

所以當我們看到自己的情緒行為時,我們首先要看到我們的位置,我們處在什麼樣的位置上面對外界的紛紛擾擾


樂培心理張老師


在治療密碼系統裡,無法寬恕是排名第一的致病因素。

為什麼我們會恨一個人?因為那個人犯了錯,還是因為那個人的確傷害了我們?還是事實上既沒有錯,也沒有傷害我們,只是我們認為他錯了,認為他傷害了我們?最後一種情況我們就不說了,雖然也不在少數,這種沒有原因沒有事實根據的的恨,也許就是很多人被自己的推理和想象坑害的一種悲劇所在吧。

對於第一種情況,他犯了錯,但沒有傷害我們,我們站在道德或司法審判官的角度去批判和仇視他,似乎我們並沒有傷害到自己。但事實上,仇視只會助長惡,因為仇視是惡行所需要的反饋,而你正好給了他這樣的反饋,所以更加刺激了作惡。同時仇恨也會讓批判傷害到我們自身,通過一種應激壓力反應,而壓力應激反應會影響免疫系統。

第二種情況,他犯了錯,而且也傷害了我們,我們既是審判官,也是受害者,這時候我們還能戰勝自己的仇恨麼?想必更難。因為這種壓力應激反應太大了。我們不僅生理和心理都可能受損,而且我們採取的過激反應又加劇了原有損害。

第三種情況很有意思,雖然他沒做錯,但是卻真的傷害了我們。這是一個人通過自己的價值觀和利益權衡得出的支點,在此支點上他認為自己就可以去憤怒和憎恨。這顯然有失公允,但確實是很多人都會走的路。儘管仇恨是雙刃劍,但是很多人放不下。

為什麼我們還有另一種更好的選擇,那就是去寬恕?不要誤會,我說的寬恕並非指逍遙法外或者不經大家認識,而是在我們做了很多該做的事之後的一種釋然,一種將恨轉變為慈悲心,甚至是愛的超脫和聯結。是的,既是超脫,也是聯結。這樣你才能平息你體內宇宙的失衡,從而能在萬物中滋養和生長。這就是根本之道。


心理韌性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能讓你執著的恨一個人,要麼是他給了你錯覺而讓你付出太多;要麼就是一個品行不好沒有責任心的人招惹你了!為了你自己心裡平衡,你也沒閒著,做了好多過激行為!

平復自己情緒低落,傷心難過最好的辦法是放下!你從怨恨中把自己剝離出來,遠離不開心的過往才能讓自己變得釋懷和解脫!冤冤相報何時了,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困在井底之蛙,怎麼能看到七彩祥雲;展翅高飛的雄鷹才能俯瞰美麗的草原!


鳳姐223038671


如果你真的想釋懷這段怨恨,也不是沒有辦法,我現在介紹一下在什麼情況下才能放下怨恨的心態。

一,你之所以還在恨這個人,是因為他的實力和你的實力差不太多,應該只有一兩倍的差距,你還有機會復仇,所以無法釋懷,當你的條件比他好上十倍左右的時候,你就會釋懷這段恨,因為他已經不配讓你的恨他了。

二,同樣,如果他的實力比你好十幾倍的話,而你怎麼努力也追不上他的時侯,你就會釋懷這段恨,因為報仇已經沒有希望。

三,除了以上兩種,還有一種,就是你受夠了這種冤冤相報何時了的苦痛,你再也不想受著地獄般的痛苦的時候,你就會找方法放下。

四,這種方法就是心態,人生短暫何必計較太多,何不瀟灑走一回?你我皆凡人,何必苦苦戀,凡事別較真,一夢如黃梁。

最後我想說,能報仇就報仇,因為一般人只有報了仇才能放下,如果沒機會報仇,就修煉修煉心態,把它當惡夢一樣放一邊吧,在那個事情發生的時候折磨你也就罷了,都過去這麼長時間了還讓那事折磨你,你這完全是拿過去的事折磨自己罷了。



修心人家


非常執著的恨一個人說明你在同時之中也非常愛這樣一個人,只有執著的愛,才有了執著的恨,只不過這份愛沒按自己的期望做到極致,所以隨著時間,讓自己的愛變質到了恨的昇華而扭曲了自己心智。當偏執到一定程度還是無法釋懷說明是自己放不下,總感覺曾經的付出沒得到幸福的結果。所以既然無法釋懷不如試著改變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如果真是錯位了的愛,只能通過放手,讓自己重新再來。


連運華


這是一種畫地為牢的自我懲罰方式。雖然你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為了釋懷。但是當你的心中越強烈地排斥一件事或一個人時,那件事和那個人的存在會變得更清晰更重要,恨意也會加深,偏激的行為也會變多。

或許,釋懷最好的方式就是轉移注意力,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一個工作上,或某個興趣上。


橙孩子心理


別恨了,越是恨,就越給自己心裡增加負擔和不痛快,受傷的是自己。放下執著,多想快樂事情。人各有命,誰最做錯了自有天罰。如果是今生欠你的,來生他會加倍的還給你,這就是天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