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鎮長河扁村: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風文明則是鄉村振興的“靈魂”,近年來,天平鎮長河扁村積極探尋“鑄魂”之路,堅持推動鄉風文明建設,著力提升村民素養。

長河扁村位於天平鎮東南部、廣安西溪河上游,距離縣城約23公里,耕地1162.6畝,轄10個村民小組,339戶1085人。


天平鎮長河扁村: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天平鎮長河扁村: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走進長河扁村,映入眼簾的文化牆吸引了記者駐足。據瞭解,這一面面的文化牆都是手繪而成。村民們每日來來往往進出村子都能看見這幾面文化牆,這也給他們從思想上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胡書記,感謝您代表鄉親們來送我父親最後一程,您放心,即使今天您不來,我們也一定不會大操大辦的,別說在這防疫特殊時期,就是平時我們也肯定按照咱們村規裡要求的那樣,紅白事簡辦……”,2020年2月,村民宋華權因病離世,由於當時疫情形勢嚴峻,長河扁村第一書記胡杰得知消息後,立即前往弔唁並想勸阻其家人從簡辦理。可還沒等他開口,逝者兒女就先表了態,這讓胡杰很是感動,村民們原本對紅白喜事喜歡大操大辦,這次疫情也讓他深深的體會到一直以來村裡紮實開展的鄉風文明工作為此次疫情防控帶來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前村裡哪戶人家辦事,請客擺個幾十桌很常見。”胡杰說到,婚喪嫁娶、搬遷、孩子滿月、升學、老人做壽等都要請客,隨著村裡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經濟能力也越來越強,紅白事大操大辦無形中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事。

為此,村委會決定在破除村民陋習上下功夫,通過開展不定時的院壩會和一季度一次的群眾大會引導村民甩掉人情包袱和陳規陋習,為提高村民思想意識起到了教育引導和約束的作用,成為文明新風建設的助推器。現如今,紅白事從簡、賭博酗酒消失、尊老愛幼增多、鄉鄰關係和諧、環境衛生改善……院壩會和群眾大會帶來的新風尚,讓長河扁村煥然一新。


天平鎮長河扁村: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天平鎮長河扁村: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好風氣的形成,也吸引了原本在外工作的村民返鄉創業,進一步推動了鄉村產業的發展。2018年初,長河扁村召開鄉友會,毛字平也在其中,會議結束後,他隨即便和村委會合作,在短短几個月就建立起了220畝的青蛙、小龍蝦養殖基地。“以前想都不敢想咱們村能有現在的面貌,這次回來創辦青蛙、小龍蝦養殖基地,我想盡我之力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幫助村裡貧困戶脫貧!”業主毛字平說到。現如今,基地養殖的青蛙、小龍蝦每年銷售到川渝兩地,為村裡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也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近年來,長河扁村的村民們深深切切的感受到鄉風文明建設為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提升了他們的生產生活質量,更讓他們有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