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外貿進出口企業應該如何自救

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 無論是外貿企業還是貨代行業都處在最困難時期, 相比08年金融危機, 我們不曉得這場國外的疫情擴散到底什麼時間會出現拐點, 而我們更希望早日結束這一切, 恢復正產的進出口貿易。


新冠肺炎疫情下,外貿進出口企業應該如何自救


隨著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關於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公告》(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5號), 明確自2020年3月20日起, 提高1464種出口產品的出口退稅率。 國家對出口的鼓勵和支持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對於我們外貿企業來說, 疫情原因客戶放緩或者停止採購, 收到客戶貨款但是由於客戶所在國家封閉港口等因素, 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正常貿易。

小編自己有個出口貿易公司, 由於銷售產品屬於公共場合使用, 目前歐洲客戶停止採購, 稀稀拉拉有澳洲,美洲客戶下訂單, 但是相比同期3月採購節訂單量減少80%。 公司要維持正常的運轉, 要給業務員, 跟單開工資, 還要繳納五險, 這無疑給公司的財務雪上加霜。

疫情早晚都會過去, 但是我們能做的是在疫情期間堅持存活下來, 並且為後期反彈報復性消費做好準備, 我自己總結以下幾點, 希望能給各位老闆, 各位外貿友人有些幫助:

一, 員工薪水, 現金流

1, 社保方面, 2-6月國家對小微企業進行免徵養老,失業,工傷減徵醫療保險, 每個員工可以節省開支3000元左右(以山東省為例)

新冠肺炎疫情下,外貿進出口企業應該如何自救

山東省疫情期間減免社保明細

2,員工提成方面, 提成往往佔據公司銷售部門工資的大半壁江山, 就目前形勢下, 為緩解公司現金流, 可以與員工協商按季度或者按年發放提成。 有些外貿朋友肯定會不高興,到手的錢誰也不願意晚點拿。 轉念一想, 公司遇到困難, 作為公司的一份子,能出點力,總比公司維持不下去了強, 大家說是不是。

3, 員工工資方面, 可以採取降薪入股的形勢(比如實發80%支付工資, 其餘20%工資作為公司入股,疫情後公司業績上來了, 可以給員工發30%,40%工資)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公司的現金流

4, 有些時候客戶預付, 見提單付款, 而各位同仁還必須給工廠100%全款, 這時候可以想辦法跟長期合作的工廠申請先發貨,後期付一定款。 其次也可以向當地人社局進行小微企業貸款(相比銀行貸款利率低)這樣, 緩解公司目前的困難。

二, 公司自身如何更好的面對疫情後的市場

1, 如何應用好現在的平臺,阿里中國製造網在外貿再熟悉不過了, 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更新, 優化自我產品,為即將來臨的經濟復甦做準備

2, 國內外展會的損失, 目前一些省份出臺了對國外展會因為 疫情停辦的損失補償, 各個企業可以憑藉有效證明, 展會付款發票等申請補償

3, 雖然目前有19萬人感染新冠肺炎(截止3月18日), 在全世界人口中, 這還遠遠地是個小數字, 大家即使停止採購訂單, 但是並不意味沒有詢盤, 我們目前應該做的是積極地跟客戶洽談, 把客戶信息, 需求備註, 等待疫情快要結束時第一時間與客戶取得聯繫

4, 發郵件的時候, 我建議大家在簽名裡寫一些鼓勵的話, 疫情雖然在國內基本被消滅, 但是在國外還很猖狂, 我們能做的是全世界聯合起來, 大家一起面對這場疫情。 也可以寫一些如何防止 疫情, 怎麼做好自我保護等


新冠肺炎疫情下,外貿進出口企業應該如何自救


三, 開拓新的銷售領域

1,貿易沒有停止, 影響的只是部分行業。 這場 疫情帶給我們更多的是經驗, 疫情影響了一些企業, 但是像生活用品, 傢俱必需品, 防護行業, 不但不受影響,反而客戶的需求量劇增, 對進出口的需求加大。 這也在告訴我們, 是不是後期要多行業進行銷售, 你做汽車配件的, 她做傢俱生活的, 你做商超的, 多行業,多領域, 避免單一產品導致的停滯不前。

2, 當我們主動開發客戶, 客戶居家隔離不回覆或者直接告訴你不需要的時候, 是不是可以跟客戶講講道理, 換個思路,跟客戶談談這場疫情終將過去, 而疫情後的消費反彈是個不錯的商機。

3,如果有條件的企業, 我還是建議在各個國家找華人,或者合作伙伴, 建立屬於自己產品的倉庫(當然阿里, 亞馬遜等都在做跨境倉庫業務), 但是有些機械類,特別重的產品不適合加入他們的跨境倉, 是不是可以找找方法, 建立自己的合作倉, 與國外代理的模式進行分銷, 快速發貨。


新冠肺炎疫情下,外貿進出口企業應該如何自救


以上是小編的一點點想法, 跟大神沒法比, 但是代表著普普通通的外貿企業, 辛辛苦苦的外貿人

大家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或者想學習的東西,歡迎留言, 很願意和大家 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