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熱點類信披被重點關注 專家:反映信披監管趨嚴,還可加大處罰

最近一段時間,多家上市公司因披露熱點題材收到各類監管函件。而喬治白(002687,SZ)、格力地產(600185,SH)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口罩生產後,都被問及信披程序等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總結多份類似問詢函發現,監管層格外關注信披熱點的實質性,特別強調了信息披露的規範性和真實性。有上市公司董秘也感覺到風向變化,對信息披露的監管趨嚴。有律師表示,監管層對信息披露的重視,也和新《證券法》的實施有關。

多家上市公司蹭熱點被問詢

又一家上市公司披露口罩熱點被監管關注。

今日(3月18日),喬治白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關注問題是其子公司開展口罩業務。

16日晚,喬治白披露子公司新開展口罩生產和銷售業務。次日,喬治白股價放量漲停。深交所要求喬治白補充披露經營模式、為生產相關產品的準備情況,包括各類產品的生產線建設週期、預計投產時間、是否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收入核算等情形。另外,喬治白被要求自查是否通過非信息披露渠道向調研機構和個人透露內幕信息,是否存在違反公平披露原則以及董監高減持計劃。

因披露口罩相關熱點被問詢的公司不只喬治白,格力地產也在近期被問詢。格力地產在2月披露設立醫療科技公司的公告,孫公司珠海高格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了口罩。上交所要求核實口罩生產線產能、進出口訂單等情況。上交所還問及非公告形式發佈前述“口罩產能、積極推進出口業務”等信息是否違反信披規定。

口罩熱點之外,還有特斯拉概念相關上市公司被問詢。3月11日,金固股份(002488,SZ)投資特斯拉官方授權售後服務商,深交所要求說明相關披露信息是否真實。

更早之前的2月底,中恆電氣(002364,SZ)在互動易平臺多次答覆涉及特斯拉的提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從被問詢的公司總結出一些特點。一是“蹭”熱點的上市公司被重點問詢,譬如口罩、特斯拉、疫苗等;二是投資者互動平臺、機構調研、媒體渠道等非正式信息披露,特別是容易影響股價異動的熱點題材;三是監管“刨根問底”上市公司涉及熱點的實質性業務,綜合而言即是強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而博瑞醫藥、睿創微納這兩家科創板企業還因為蹭熱點被當地證監局和交易所雙雙問詢。

業內:強化信披監管

實際上,上市公司董秘也感受到今年信披監管的加強。

“我們從來不去蹭熱點。”一上市公司董秘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前很少對投資者互動平臺披露的信息進行監管,現在注重監管這類非正式信披渠道,上市公司今後要做到謹言慎行。

上週末,三家公司因為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泰和科技(300801,SZ)、雅本化學(300261,SZ)、秀強股份(300160,SZ)均因涉嫌誤導性陳述信披違規。在業內人士看來,三家上市公司同時因信披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樣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

“信息披露監管趨嚴反映了證監會對信息披露的重視,這也和新《證券法》實行有關。”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王懷濤律師表示,新《證券法》已把信息披露作為一個章節規定,對信息披露作了更嚴格的要求,違規頂格處罰也提高到一千萬元。

王懷濤還表示,很多上市公司蹭熱點是為把股價拉高,動機可能是減輕股權質押壓力,也可能是有股東正好高位減持。

“蹭熱點之類的信息披露更多是誤導性信披,監管重點關注很有必要。”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化信息披露監管是趨勢,但未來監管的重心還可以放在關聯交易、財務造假等方面,“可以加大對這類違規行為處罰力度,投資者也可以積極索賠,對這類上市公司形成威懾。”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