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借高精地圖,推自動駕駛中國落地

豐田汽車日前宣佈牽手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menta,正式打入中國自動駕駛的關鍵領域——高精地圖。

Momenta將提供基於攝像頭視覺技術的高精地圖及更新服務,雙方將攜手推進豐田的自動化地圖平臺(AMP)在中國的商業落地。

隨著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速度的加快,各大汽車廠商也都加快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力度。車載高精地圖是支撐自動駕駛功能的關鍵技術。

高精度地圖對自動駕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可以幫助汽車預先感知路面複雜信息,如坡度、曲率、航向等,結合智能路徑規劃,讓汽車做出正確決策。

豐田憑藉與中國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的合作,創造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利用Momenta的自動駕駛的算法,豐田能在中國對自動駕駛技術進行驗證。

筆者瞭解到,地圖測繪屬於戰略性領域,尚未對外資開放。Momenta擁有國內地圖測繪資質,而且算法能力在初創公司中領先。Momenta成立於2018年10月,投資者包括騰訊、招商局創投、國鑫資本、元禾資本和建銀國際等。

通過與豐田的戰略合作,Momenta的技術也能得到商業化。“後續就看豐田和Momenta如何進行利益的分配了,這對雙方都是好事,各取所需。”一位自動駕駛領域人士告訴筆者。

目前中國汽車前裝地圖服務市場主要是由高德和四維圖新兩家企業提供,上述業內人士告訴筆者,豐田汽車的地圖服務提供商也是四維圖新。

但豐田為何在自動駕駛領域選擇與Momenta達成合作?筆者認為,四維圖新的基因仍然只是一個地圖數據的提供商,沒有自動駕駛的基因。相比較而言,自動駕駛的新勢力廠商Momenta在技術方面更具優勢。

高精地圖的製作是一個繁複的過程,需要鉅額的前期投入。這是因為高精度地圖信息的收集相比於普通地圖對信息的需求更大,行駛路段都需要配備激光雷達的數據採集車進行實測。

豐田汽車已經在構建高精地圖方面展現雄心。上週,豐田汽車自動駕駛軟件研發公司豐田高級研究所展示了一款路面高精地圖的概念驗證,該地圖的相對精度達到50釐米以下。豐田還創建了東京23個區以及全球6個城市相對精度達25釐米的地圖,可用於自動駕駛。

根據Momenta的介紹,可將自動化高精地圖的相對精度提升至10釐米級別。其地圖技術不僅涵蓋豐富的道路信息,還包括道路級、車道級別的語義連接關係和語義信息,並能廣泛適配多種量產傳感器,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的商業應用。

在此前概念驗證中,豐田已經證明了以下兩種方法對於構建高精地圖都是有效的:其一,是利用從普通車輛攝像頭獲取的地圖數據以及衛星圖像來構建自動駕駛地圖信息;其二,是通過轉換數據格式,將其自動地圖平臺(AMP)的車輛數據應用到其他公司的平臺上。

為豐田提供系統衛星圖像的是太空技術公司Maxar Technologies(前數字地球公司DigitalGlobe),車載光學傳感器來自一家名為Carmera的公司。通過高精度衛星地圖與光學傳感器採集的路面信息相匹配,計算機便可以實時判斷車輛所在的精確位置,從而實現自動駕駛功能。

上述驗證將能縮短高精地圖更新的延遲時間,迅速擴大高精地圖的覆蓋範圍,並大幅降低高精地圖的構建和維護成本。

豐田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將該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在雷克薩斯車型上,不過該技術可能僅用於高速公路的輔助駕駛。另外,豐田還計劃在今年夏天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展示L4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在場館和運動員住所區提供移動出行服務。

為了加速佔領自動駕駛的發展先機,豐田近期頻頻押注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今年2月,豐田出資4億美元投資中國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小馬智行,加速自動駕駛研發和商業化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