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欽二宗如果自殺,南宋開國的局面會不會好些?

千里尋津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從整體上看,竊以為即使徽欽二宗自盡,南宋的局面也好不到那裡去。

有宋一代,兵革不斷。契丹人、党項人、女真人、蒙古人,像滾車輪似的,一波又一波地對軟弱的宋王朝進行碾壓。開封城破,徽欽二宗被俘,標誌著宋王朝的消亡已經不可逆轉。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比如太祖杯酒釋兵權,雖然有效地避免了功臣作亂,但卻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軍隊建設。

說到底,岳飛的抗金主張,與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醉生夢死的格調不合鉚,可以有蟋蟀宰相,但不能有抗金將軍。


浪淘沙84055


那肯定局面大不一樣。

宋徽宗宋欽宗作為人質在金國手上,對南宋朝廷的影響是巨大的。

直搗黃龍府,迎二聖回朝,這個是南宋的政治口號。如果這個目標真的能實現,宋高宗趙構一點都不會擔心自己的皇位會失去。如果當真有那麼一天,南宋憑藉自己的能力打敗軍國,迎回二聖,宋高宗趙構的政治威望將會達到巔峰。南宋的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也會達到巔峰。

在中國歷史上,誰當皇帝,是憑實力說話的。假設宋高宗趙構一手創建了南宋,並擊敗了金國,光復了故土,有這麼偉大的成就,又豈是亡國的宋欽宗和宋徽宗能夠撼動的?到時候頂多尊稱他們為太上皇,在後宮享享清福。趙構當真把皇位讓給他們,他們也不敢要啊。

但是,宋徽宗和宋欽宗在金國手上,趙構就投鼠忌器,被對方抓住了軟肋。這個軟肋就是他最擔心的是金國把宋欽宗立為傀儡皇帝。也就是他有關鍵人質在對方手上,他不得不十分擔心。

對宋高宗趙構而言,這個問題是最大的問題。這個問題一天不解決,金國就隨時可以另立一個大宋朝廷出來,那麼南宋朝廷的麻煩就大了。

宋高宗的父母被金國俘虜,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要命的是他的哥哥,也就是正宗的皇帝,宋欽宗也被對方俘虜了。

金國手中有一個最大的秘密武器,就是萬一軍事上失利,金國就會立欽宗趙桓:

安坐汴京,其禮無有弟與兄爭。

這一下就扼制了趙構。而宋高宗趙構,斷無北上攻打哥哥趙桓的法理依據。金兀朮曾經對這種可能性進行過認真分析。另外,秦檜從金國回來,也已經把這種可能性告訴了趙構。

不要小看宋欽宗趙桓是金國的俘虜。他可是宋徽宗趙佶長子,他在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就被立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開封牧。他的皇帝之位是他爹禪讓給他的。從法理上看,來得名正言順。在當時宋朝人心目中,他才是正宗的皇帝。

在當時的宋朝人看來,趙構這個皇帝的位子,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不少人甚至認為他是自立為帝。在當時的南宋人看來,趙構其實就是正宗皇帝不在了,暫時沒有皇帝人選了,讓他臨時代理一下,就是一個代理皇帝。他的主要任務就是迎回二聖,等到正宗皇帝回來了,應該就沒他什麼事了。

這主要是因為宋高宗趙構繼位之初,當時並沒有立下什麼功勞,在全國也並沒有形成足夠的威望。他的威望,也是後來在對金國的作戰中逐步建立起來的。但是他對南宋軍隊的控制力一直不是特別強。所以他始終有一種危機感,這也是造成他日後殺岳飛的根本原因。

當然,情況是會發生變化的,如果他真的能夠擊敗金國,政治威望就會大大提高,他就會在南宋老百姓的心目中由代理皇帝變為正宗皇帝。

趙構在位時,曾經發生過一次兵變,差點兒讓他送了命。這就是苗劉兵變。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宋將苗傅和劉正彥發動譁變,帶兵圍住皇宮,以清君側為名 ,誅殺了高宗寵幸的大臣及宦官,並逼迫他將皇位禪讓給三歲的皇太子。苗劉二人當眾責問了趙構:

陛下帝位來之不正,他日淵聖歸來,陛下何以自處?

金國最終的策略,就是一旦軍事上失利,把欽宗立為傀儡皇帝。趙構你不是整天吵著要“迎回二聖”嗎?現在我把二聖還給你,另立一個朝廷。你能和你的父兄爭天下嗎?

如此一來,南宋政權就完全失去了道義上的正當性。

所以,宋高宗趙構最怕的就是金國這一手,如果金國真的把宋欽宗立在開封當皇帝,那麼顯而易見,開封是正宗的首都,宋欽宗是正宗的皇帝。這麼一來,宋高宗趙構就成為亂臣賊子了,很有可能南宋就有許多人要投奔宋欽宗。這個仗就沒法繼續打下去了。

所以,宋高宗趙構甘願簽訂紹興和議這種不平等條約,為了和金國簽訂條約,不惜殺害岳飛。都和對方手中有人質有極大的關係。假設宋徽宗和宋欽宗兩個人都自殺了,那麼趙構就沒有那麼多的顧忌,就可以完全放開手來幹,那麼歷史可能就會重寫。


今古講堂


答案是肯定的

宋朝從讓割燕雲十六州開始出現轉折,慢慢走向衰敗。建立南宋,遷都金陵。

從徽欽二宗被俘虜開始,南宋更加破敗不堪。甚至為了避亂,皇上坐船逃到海上。

到宋高宗趙構即位,出現歷史名將岳飛,精忠報國,差點就挽狂瀾之即倒。可惜岳飛的主張是北伐迎回二聖,這極大地觸動了宋高宗趙構的利益。如果迎回二聖,自己又將處於何地?而岳飛被冤殺的主要原因,就是與宋高宗趙構的利益不相符。如果徽欽二中自殺,宋高宗或許會全力支持北伐,中國的歷史也將得到改寫。





且聽風吟617


我個人覺得,即使這兩位皇帝自殺,對歷史進程影響也不大。

開始的時候,趙構不願意北伐,確實是害怕岳飛收拾了金軍,迎回兩位先帝,自己丟了皇位。

但是在紹興七年(1137年),趙構想給岳飛擴充軍隊,在寢宮對岳飛說:“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岳飛見自己收復故土的宏願有望,自然很是雀躍,親手寫了《乞出師札子》,而且在其中,已經不再提及迎還“二聖”或者“淵聖(宋欽宗)”,只將宋欽宗包括在“天眷”之中。

其實從這裡可以看出,岳飛還是有一定政治嗅覺的,他也知道,只有自己一心擁護趙構,才有可能得到趙構支持北伐。

然後後面發生了什麼,我們也都清楚,十年北伐,功虧一簣。收復中土的願望唾手可得,卻在12道金字牌班師詔的重壓下無奈回朝。

最後,因為秦儈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冤死獄中,只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的絕筆。一代抗金英雄岳飛,從此落下帷幕。

假如有如果,要是以秦儈為代表的“議和派”全部暴斃的話,南宋的開國曆史有可能會改變,其餘的,我想不出任何可能。





溫酒看歷史


宋高宗是有能力的,在兩個皇帝被帶走後,短時間內,一人組織幾省的部隊開始了抵抗的步伐,並建立了南宋,幾省的部隊後來轉化為以岳飛,張俊,韓世忠等等為代表的幾路軍,這幾路軍在岳飛和趙構一天晚上長談後,建立起非常好的信任關係,並將全國4分之3的軍隊交給岳飛管理,雖說第二天在身邊人勸說下後悔了。

趙構其實擔心他們的北伐和迎回兩個皇帝,相對於對軍隊的控制來說,都是次要的,且這幾路邊路軍是各自為軍,皇帝下派的代言人的軍隊指揮令很多是無效的,在後悔把軍隊交給岳飛後,想著收回軍隊管理權,12單金牌都招不回的岳飛,趙構只能當軍閥來處理了,即莫須有。

當然還有趙構和岳飛再說到邊路指揮權意見相左時,以母親去世去家裡掛喪3個月,把軍隊仍下,最後趙構求回來的岳飛,心裡滋味好受嗎?

淺顯意見,對於趙構,軍隊的指揮權和政治生命是重要的,那兩個名存實亡的皇帝還重要嗎?

總之,即使回來了也躲不掉禪讓,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這就是真正的禪讓制和太上皇的由來。



我的人生的冪次方


如果徽欽二宗自殺,會導致這樣的局面:

第一,本來金人己意識到趙構己登基,徽欽二帝留在金國意義不大,送二帝回南方也許可以讓南宋內亂,如此,金人該索取還是正常進行,軍事行動也不會放鬆!

第二,歷史上記述:岳飛之死,秦檜是罪魁禍首,其實是背鍋,真正讓岳飛死的是宋高宗趙構,擔心岳飛打贏了,迎回二帝,他趙構皇位難保。如果二帝自殺,對趙構威協解除,極有可能岳飛不會死!

第三,岳飛不死,趙構有限度支持北伐,金人也會進攻,兩者雙膠著狀態,因為,讓岳飛完全滅金不可能,趙構還擔心岳飛坐大,殺個回馬槍來搶他的皇位,象他祖宗趙匡胤一樣來一個陳橋兵變,那趙構更難受!所以趙構是有限度支持岳飛,南宋局面稍好。如果岳飛還是一如既往攻打金人,不聽趙構戰略安排,岳飛再陷牢獄不是不可能!





狐羊樹


先說結論,徽欽二帝在南宋開國初期有一定的精神象徵的影響力,但他們如果自殺,也無法改變南宋開國初期和金朝巨大的國力差距和軍事差距,歷史發展走向不會發生實質性變化。

在靖康之難中,徽、欽二帝、皇后及皇室宗族被金軍擄獲,此後,徽欽宗二帝的處置,成為金朝鉗制宋高宗的外交籌碼,但宋高宗對二帝也是態度曖昧,紹興和議中,宋高宗向金朝遣使懇求歸還徽宗的遺體和高宗生母韋太后,韋后生還,欽宗則被遺忘,客死他鄉,死後五年死訊才傳到南宋。從歷史上看,徽欽二帝在整個過程中,早死與晚死對南宋影響並不大。

在南宋初期,宋高宗政權經歷了不被金朝認可,到與金朝扶植的齊國並立,再到與金朝第一次達成紹興和議的過程,最終達成稱臣、割地、歲貢等屈辱條款。由此可見,南宋與金朝實力仍存在較大差距。真正制約南宋開國國力的,有三個因素:

一是經濟發展受限。在靖康之難中宋朝喪失了五分之二的土地,南宋為應對金朝的軍事威脅,還長期供養著龐大的軍隊,官兵的俸祿佔了財政開支的絕大部分。據統計,南宋“紹興末年的財政收入是6000萬貫,軍人俸錢、折麥錢、春冬衣錢這三項目佔大約61%”,再加上非正規軍的軍費開支,幾乎財政收入的80%都用於軍費,極大影響了南宋的經濟發展,南宋開國根本不固、基礎不穩。

二是軍事因素制約。金朝的軍事威脅主要來自於騎兵,但宋朝一直以來由於多種因素無法培養一支騎兵部隊與之抗衡,只能選擇以步制騎的策略,這種策略高度依賴地形優勢,要藉助有力地形,發揮弓弩等遠程攻擊的作用,才可能取得成功,極大制約著南宋與金的軍事鬥爭格局。

三是朝廷內部腐敗。北宋雖亡,但北宋腐朽的士大夫文化和重文抑武的傳統仍被南宋朝廷繼承下來,貪汙腐敗頻現,內部腐朽不堪。同時,南宋初年形勢所迫,放鬆了對軍事將領的束縛,岳飛等將領坐大,引起了皇帝和文官的憂慮,重走了重文抑武的老路,這種情況下才會發生以莫須有罪名迫害岳飛的慘劇。


歷史小學徒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樓主問的是:“徽欽二宗如果自殺,南宋的開國局面會不會好些?”這是肯定會強上不少的,如果問的是:“徽欽二宗如果自殺,南宋能否完全打敗金國?”又當另當別論的。

岳飛忠心耿耿,一心想收復失地,而且其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一個人,在和金軍的對戰中,金軍不禁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嘆。在其四次北伐中,先後收復過無數失地。在其最後一次北伐中,在 進軍朱仙鎮時宋高宗趙構,以十二道金牌,催令岳飛搬師回朝朝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之死其因有二:

1.擔心打敗金軍,迎回二聖

岳飛是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矮人,其一直主張:“ 驅除達勒,迎回二聖。”,又迎回二聖一直是宋高宗的軟肋,試想下迎回原來的皇帝,那麼他這個皇帝又該怎麼辦呢,而岳飛總是在高宗面前提起。所以為高宗所忌恨,但開始還要依靠岳飛的軍事才華所以才未下殺手

2.擔心岳家軍做大

之後,在岳飛的四次北伐後岳飛的聲望與勢務不斷的擴大,高宗害怕岳家軍做大,在秦檜的挑拔下,終於對其痛下殺手。

這兩點高宗更怕第一點,因為二聖回來之後高宗將面臨一個極其尷尬的局面。明朝時就發生過明英宗被蒙古放回來後,推翻明宗的事,史稱:“奪門之變”。

如果徽欽二宗自殺,高宗就不會有這樣的顧忌。雖然他一樣會擔心岳家軍做大,但不會發作的這麼快,如果晚幾年南宋的局面將會有更好的發展。

岳飛的死不僅是他一個人,更是傳遞出一各信息:“皇上主和”。所以在岳飛死後主和派佔了主導地位,當時的大好形勢隨之瓦解,也讓眾多愛過人士寒了心,南宋失去了最好的壯大時機。


逍遙史海


公元1127年即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北宋東京(今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嬪妃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北宋都城公私積蓄為之一空,史稱“靖康之恥”。靖康之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了漢人的內心,南宋大將岳飛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為何當時岳飛的“岳家軍”,已經大破金兀朮,大敗金軍,準備直搗黃龍,但是宋高宗趙構卻連夜12道金牌召回,將岳飛下獄,最後以“莫須有”罪名殺害。

岳飛當時也算權傾一時,手握兵權,而岳飛的戰果在不斷擴大,使得宋高宗變得更加恐懼害怕,岳飛的精力都在光復中原故土,迎回徽欽二宗,一雪靖康恥。按照當時的政治現狀,迎回徽欽二宗的話,那麼作為南宋開國皇帝–趙構,就得把已所擁有的政治權利,生殺予權全部歸還,這是作為統治者的宋高宗所不願意的,也是私心在作祟,所以宋高宗才不願意繼續北伐,讓岳飛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宗。這是當時的一種悲哀,也是民族悲哀。如果徽欽二宗在被虜北上途中就自殺,那麼就沒有迎回徽欽二宗這碼事,剩下的就是一雪靖康恥,宋高宗也就不擔心北伐,自己的最高權利也不用擔心失去,就放心岳飛直搗黃龍雪恥,收復中原故土,甚至有望收回丟失的“幽雲十六州”,將南宋推向高峰。可惜的,當時的掌權者因為私心,而岳飛亦沒有洞悉宋高宗的“聖意”,導致了最終的悲哀。


驍騎龍尊


應該不會,這時如果二帝自殺,南宋奪回彊 土,這時岳飛也會死,更何況這時女真己起 ,也會消滅南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