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分析

伤寒论的厥阴病篇,应该是疑点最多的一篇了,很多牵强附会地解说,越解说越糊涂。


遇秋认为,宋本的厥阴病篇,是包括了厥阴病和厥利呕哕两大部分的内容,如果把它们混在一起了,那是没办法解释清楚的,因为厥利呕哕应该是杂病,内在不一定有很强的联系或因果关系,所以是无法串解的。


我们先来看下赵开美刻的宋版伤寒论原版样式:


关于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分析


转换成横排简体如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合一十六法。方一十四首。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合六十六法,方三十九首。并见太阳阳明合病法。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合四十四法,方一十首,一方附,并见阳明少阳合病法。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方一首,并见三阳合病法。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合三法,方三首。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合二十三法,方一十九首。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利呕哕附,合一十九法,方一十六首。


注意,厥阴病的标题和其他的不同,在“第X”和“合”之间有“厥利呕哕附”几个字,说明“厥利呕哕附”和“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同样是章节标题。


有标题就有内容,遇秋认为,厥阴病的条文只有以下4条: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327]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328]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329]


而从330条,是“厥”病的第一条: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330]


后面“厥利呕哕”的条文至第381条。


按照这个行文布局结构,厥阴病就不难理解。


可能有人会说,厥阴病条文怎么可能只有这几条?也没有讲治法?


厥阴病条文只有4条,不奇怪,因为太阴病篇也只有8条,少阳病篇只有10条。太阴病、少阳病篇的治法也很少。


厥阴病没有治法也不奇怪,张仲景虽然被后人尊称医圣,但有很多病都不会治,他认为会“死”且无方可治的条文有37条,“不治”的条文有6条。所以很可能他提出厥阴病的分类,但是自己没有效验治法与方剂,这个并不奇怪。


所以,遇秋的看法是,伤寒论本身不是一部完美的书,与其牵强附会地解释,想搞个完美的解释,不如把时间精力花在其他对临床有帮助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