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管校聘”是这么来的!总基调是大稳定小调整,老师别担心

写了一篇“县管校聘”的文章,《在县管校聘中落聘的老师,还有这些去处,并非打碎了铁饭碗》,不少教师同行跟帖发表了意见。

先试行的地区有教师介绍了本地本校的具体做法,没有试行地区的老师则表示了担忧,还有教师对此一无所知。

为此,剑客老师觉得有必要从头梳理一下“县管校聘”这个制度的来龙去脉,帮老师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政策。少一些无端的猜疑和担忧,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县管校聘”是这么来的!总基调是大稳定小调整,老师别担心

1,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在第四章第九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里有一句“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这是最早的构想,尚未采用“县管校聘”来表述。

“县管校聘”是这么来的!总基调是大稳定小调整,老师别担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2014年9月,《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印发,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了“县管校聘”的表述。

“县管校聘”是这么来的!总基调是大稳定小调整,老师别担心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意见》


3,2015年6月,国办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

“县管校聘”是这么来的!总基调是大稳定小调整,老师别担心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


4,同年6月,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1示范区名单确定。

“县管校聘”是这么来的!总基调是大稳定小调整,老师别担心

首批“县管校聘”改革示范区名单


5,2016年7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

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按照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统筹调配编内教师资源,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

6,2017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

“县管校聘”是这么来的!总基调是大稳定小调整,老师别担心

第二批改革示范区


7,2018年1月,又一份重磅文件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意见》指出:

实行县管教师总量、岗位结构和教师身份,学校按岗配置、使用和考核教师,在县域内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动态调剂、互补余缺,将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

8,2019年11月,教育部会议通报,全国已经有23个省份明确了“县管校聘”的实施路径。

“县管校聘”是这么来的!总基调是大稳定小调整,老师别担心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介绍改革情况


所以,2020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水到渠成地提出: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有计划安排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县管校聘”绝不是一些人认为的拍脑袋决策,也不是一项地方创新政策,甚至它已经超出了整个教育系统的部门政策,它已经上升到国家教育战略的层面!从构想到改革试点再到实践检验,已经走过了近10个年头。中央提出2020年全面推行,其重要性正确性已经不言而喻!老师们不要再凭一知半解就来望文生义,质疑这个重大部署。

“县管校聘”是这么来的!总基调是大稳定小调整,老师别担心

趋势已至,唯有顺势而为。

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做好解释工作,打消教师的顾虑。在操作层面上,一定要守住公平公正底线,不要让歪嘴和尚把好经给念歪了!

有网友说:

县管校聘总的基调是“大稳定、小调整”,基本上不会出现教师被“扫地出门”,丢了编制的情况。说白了,就是从甲学校到乙学校或丙学校,不会再一辈子待在一个学校了。而不适合教学岗位的也不过是从讲台上走下来,换到教辅部门,不会从此下岗。

剑客老师认为,不无道理。

“县管校聘”是这么来的!总基调是大稳定小调整,老师别担心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理性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