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三皇五帝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這是我們高中的時候學習背誦的歷史朝代歌,當時的我們接受的是應試教育,不求甚解,只求快餐式記憶。現如今回頭想想,我們腦子裡面一直留存的名片背後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殊不知我們用力記在腦子裡面的幾句話幾行字卻是中華悠悠五千年。

我們來解讀分析朝代歌的第一句話:三皇五帝始。為何是三皇五帝始?三皇五帝又是什麼樣的存在?三皇五帝是否真的存在?

三皇五帝到底是誰?他們是否真的存在呢?

三皇五帝在有記載以來,版本各不相同,也沒有確切的定論。現簡單羅列一下中國古籍中記載的三皇五帝:

三皇:

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

伏羲、女媧、神農;出自《春秋運鬥樞》

伏羲、祝融、神農;出自《風俗通義》

伏羲、神農、皇帝。出自《三字經》

五帝:

太昊、炎帝、皇帝、少昊、顓頊;出自《呂氏春秋》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出自《大戴禮記》

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出自《資治通鑑外紀》

說到這裡,大家聽著可能有點懵圈,很多名字估計都不會讀,突然出現這麼多始祖來。我估計大部分古籍都是隻有部分聽說而已。其實大家大可不必理會這些三皇五帝的名字和古籍的記載。中國上古文明離我們太過遙遠,很多事情無從考究。需要深入研究是史學家,而不是我們普通受眾。那三皇五帝到底是誰?他們到底是否存在呢?我在這裡分析我自己的見解,我個人認為存在的可能性小。

  1. 三皇五帝的存在和出現極具中國諸子百家的思想,所以是後期政權衍生的形象代表。三皇五帝按照諸子百家的意願出現,三皇是天地人的代表,五帝是金、木、水、火、土五帝。上古文明尚未出現成熟的百家思想,因此,三皇五帝的出現,一方面是為了鞏固諸子百家的地位,另一方面為政權的思想統治做了很好的鋪墊及起到宣傳的作用。所以大家不必去考究三皇五帝到底是誰,因為他們的真實性有待考究,只需知道,三皇五帝都是人們寄託的各方神靈,均代表著我們生產及生活的引領者,是對奴隸制社會部落首領的概括性簡稱並非確指。比如女媧,用神靈寄託的方式告訴我們人是從哪裡來的;
  2. 三皇五帝的存在和出現為人們提供了信仰,亦是我們最初的信仰。三皇五帝使我們中華民族最初的信仰,我們常常以炎黃子孫自居,也常說我們是華夏銘族。這就是我們的信仰,一個民族發展成型的時候總是需要信仰的,信仰神靈是我們的祖先,可以保護我們等等心裡狀態。他們都是代表著我們基本生活的起源,這就讓我們的存在有了合理性。比如女媧,用神靈寄託的方式告訴我們人是從哪裡來的;神農氏,用神靈寄託的方式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會用火;伏羲氏,用神靈寄託的方式告訴我們人文是怎麼開始的,是誰教的等等。

因此,三皇五帝到底是誰,到底存不存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三皇五帝說告訴我們的是我們炎黃子孫認祖歸宗的文化傳統,我們華夏民族是靠勞動發展起來的。三皇五帝都代表著我們華夏民族從出現,發展到壯大所必備的基礎和根源,中國人講究尋根,三皇五帝就是我們認為的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