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已經消逝的閬中名勝!


盤點已經消逝的閬中名勝!

閬中古蹟名勝很多,除今日尚存已是景區景點的外,歷史上還曾有數十處,已經在滄桑風雨中消逝了。但它們同樣是閬中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有些還給我們留下非常重要的文化品牌,或歷史印記、美好回憶。

我們有必要進行梳理,把它們記在心中,載於史冊,傳知後代。這些已經消逝的名勝可按五大類臚列。


盤點已經消逝的閬中名勝!

01 衙署宮苑

現存的古代衙署有川北道署、學院行署、清代四川貢院,宮苑有天宮院等。已消逝無形、尚留遺址可指的有:

閬苑 :《集仙錄》載:“西王母所居宮闕,在閬風之苑,有城千里,玉樓十二”,閬苑即閬風之苑的縮寫,但這是傳說中的仙境閬苑。《輿地紀勝》載:唐魯王靈夔、滕王元嬰任隆州(今閬中)刺史時,“以衙署卑陋,乃修飾宏大之,擬於宮苑,由是謂之隆苑;後避明皇諱,改為閬苑”。閬苑故址在今閬中古城西,即今北街、雙柵子街西邊一片。千百年來,閬苑已是古城閬中的美妙別稱。閬中被譽稱“閬苑仙境”,蓋源於此。閬苑至今仍是公認的閬中文化品牌和旅遊宣傳名片。

壽王府 歷史上到閬中來任職、駐蹕或巡視過的帝胄王公,有唐代魯王李靈夔、滕王李元嬰、舒王李元名、許王李素節;前蜀後主王衍;宋惠王趙令懬、冀王趙惟吉;明壽王朱祐榰;清肅親王豪格、果親王愛新覺羅·允禮、平西王吳三桂等等。然而留下王府記載的,除唐滕王所建隆苑即後之閬苑外,只有明壽王朱祐榰所建的壽王府。明孝宗於弘治初封憲宗第九子壽王朱祐榰就藩保寧。閬中於弘治四年(1491)始,在城西今閬中中學至綢廠一片,建壽王府,弘治九年(1496)建成。

盤點已經消逝的閬中名勝!

20世紀初所拍攝的成都明代王府舊址,其規模可窺見一斑。

城西原有鳳凰山,乃盤龍山餘脈,自北蜿蜒數里而來,至府署後嶙峋突起,狀如舞鳳,山上花木薈蔚,歷代建縣學宮、將相坊、會經樓、觀音寺等名勝古蹟於其上。壽王選中在此山建造王府,術士認為金虎昂首,不利主家,遂將鳳凰山削為平地。《舊通志》載:壽王府闊為四里,遷移軍民居室千餘家,徙縣學、寺觀、廟宇、公署數十區,造宮殿房屋八百五十間”。弘治十七年(1504),壽王遷藩去湖北德安府。嘉靖十九年(1540),保寧知府許詞上疏獲准,撤去壽王府宮室,在其地域內建分守道署、兵備道行轅和一處公館,募建民居,形成旬宣街(今西街)等十七條街道。

撫按行臺 :在狀元街(清代改名學道街)今學院行署、川北道署一片。明洪武四年(1371)建,景泰二年(1451)重修,為巡撫、巡按(御史)按臨之署衙和居所。有正廳、穿堂、後廳、柏臺亭、書吏室、左右廂房等,南有儀門、大門、激揚坊。

佈政分司 :稱“川北分守道”,為明代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主管行政、財賦)分道布守駐保寧的公署。在學道街撫按行臺之西,景泰二年(1451)建,廳堂廚廂門寢之制皆同,後有君子亭。嘉靖十九年(1540),知府許詞在旬宣街(今西街)遷藩遺址(今桓侯祠西閬中中學內)新建分守道署,有一正堂、二後堂、四廂房、儀門大門。

按察分司; 又稱“川北分巡道”,為明代四川提刑按察使司(簡稱按察司,主管司法刑獄、考察官吏)分道巡察駐保寧的公署。在城東南執法街(今南城門內東側城南新巷)。嘉靖十一年(1532)增置,為四川按察副使劉天民建,嘉靖二十年(1541)四川按察司僉事川北分巡道楊瞻增修。中為振揚風紀堂,左有仕優邃室、惜陰軒、補拙軒,右有文卷庫、書吏房,後有補過亭、先事後食堂、左右廂房、取節軒等,前有抄案房、祇候房,南為儀門,大門前有三牌坊:中曰“按察分司”,左曰“激揚”,右曰“貞肅”。

川北兵備道(行轅):明代保寧不設兵備道,而以安綿兵備道憲臣(駐綿陽)兼提督利州衛與保寧等處兵備,於閬中設行轅。位置在旬宣街(遷藩遺址)分守道西去百步(亦在今閬中中學內)。

川北鎮總兵署 :全省四鎮總兵署之一。在東門內,即明代保寧守禦千戶所帥府(今內東街電信局)改設,軍器庫設於總兵署後(今東方廣場)。據清道光《保寧府志》載,川北鎮總兵署直轄駐府城的中、左、右三營,還領轄廣元營、巴中營、通江營、順慶營、黃羊堡營(駐百丈關)、太平營(駐萬源)、潼綿營(駐三臺)、綏定營(駐達縣)、城口營,負責四川北部廣大地區的防務,管轄地域包括今日之廣元、南充、巴中、達州四市和綿陽市之一部分。川北鎮的設置直至清末裁撤。


盤點已經消逝的閬中名勝!

保寧府署 即唐宋閬州刺史署、元明清保寧府署舊址(桓侯祠西今閬中中學內),清代保寧府署於順治九年(1652)知府柯臣重建。民國時期改設為閬中縣政府。解放後併入閬中中學校園。

府經歷署 :保寧府文書檔案之主管機關,在府署東(今西街),民國初堂舍拆毀售與民間。

府儒學教授訓導署 :保寧府學官衙署,在府署西面,府學學宮(府文廟)之西(今綢廠內)。民國初改為職業學校,後為縣立中學女生部。

閬中縣署 :在府署南,順治六年(1649),知縣傅一驥建於良牧街明代縣衙舊址。康熙六年(1667),知縣高人秀重建。民國時,縣署移於原府署,將原縣署改為省高等法庭,高等法院遷學道街川北道署之後,原縣署地改建為民房。

典史署 :閬中縣主管緝捕、巡邏、監獄之機關,在縣署大門內西側(今綢廠內)。

此外,還有清代設於縣文廟旁的縣儒學教諭訓導署 ;川北鎮下屬三營的中營遊擊署(在相國寺街即今火藥局街北側),中營守備署(在川北道署後),左營遊擊署 (在今合璧井街北營盤),左營守備署 (在今古蓮池街蓮池庵東),右營都司署(在閬中縣衙南今絲綢廠至供電廠內)。還有會府(清嘉慶後每逢吉慶大典序爵行禮之所,在保寧府署西,今閬中中學校門及辦公樓一帶)。


02 祠廟寺觀

現存漢桓侯祠、縣文廟、名宦祠、鄉賢祠、宋張憲祠、杜少陵祠堂、永安寺、觀音寺、石室觀、香城宮、大佛寺、巴巴寺、清真寺、基督教福音堂、天主堂已消逝而尚可尋其遺址的有:

府文廟 :在城西南隅(今閬中中學校對門)。宋徽宗大觀年間建,明洪武中重建,知府陳益民、李直、史書增修。清順治八年(1651),知府柯臣、知縣湯鼎新建。康熙年間,知府薛柱鬥、高鏞續建。道光元年(1821),川北道黎學錦重修。每年春秋兩季,逢丁祭日獻三牲在大成殿舉行祀孔典禮。府文廟又為保寧府學宮,府學教授、訓導等學官在此訓迪府學生員。

盤點已經消逝的閬中名勝!

清文廟圖

府文廟基址為長方形,內串接三庭院,建築坐北朝南,四周有紅牆。北牆臨西街有“萬仞宮牆”四個大字正對會府(今閬中中學)大門,東西兩面牆外為東、西黌學巷。巷有“文武官員到此下馬”石碑,通過“聖域賢關”柵子門,方能到達南面前庭之泮池。池有三座石拱橋,由池兩邊欞星門向北,上臺階,越牌坊,過戟門進入中院。庭院中丹桂古柏序列成行,從中嵌空花盤龍巨幅石刻的臺階拾級而上月臺,進入綠色琉璃瓦簷之大成殿。殿正中供“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兩側供四配十哲牌位。大殿後壁外邊豎有孔子全身石刻像。後院有啟聖祠,供孔子父母親牌位。宮牆殿宇間為桂柏竹樹錯雜之林園。在府文廟東有清代奉祀陣亡將士的昭忠祠,在府文廟後還有表彰祭祀節孝士女的節孝祠。

文昌宮 :在城外東北隅(今文昌宮街)祀文昌帝君。創建無考,嘉慶十一年(1806)署知縣康濘培修。建國後改建閬中縣酒廠,上世紀九十年代酒廠改制後建商住樓。

武廟 :明嘉靖《保寧府志》雲“武安王廟在文昌祠左”。祀關羽,又稱關王廟、關帝廟。清咸豐《閬中縣誌》已見武廟建在今武廟街。民國三年(1914)增祀岳飛,改稱關岳廟,民間仍稱武廟。為座北朝南長方形建築群,有大門、泮池、牌坊、大殿、後殿、後院戲臺、節義樓等。建國後為城西小學,後改建為保寧中學,2008年遷校併入閬中師範學校,原廟基址北部改建為閬中市博物館。

漢王廟 :道光《保寧府志》雲:“漢王祠在縣南十餘里西堰山下。高帝還定三秦,閬中範目,率七姓為先鋒,後封目閬中侯,目等立帝廟。”清咸豐《閬中縣誌》雲:“漢高帝廟,土人稱漢王廟,在縣南七里壩古彭池之南。廟久廢,今屋宇一區,僅存廟名而已。帝還定三秦,範目率七姓為先鋒,後封目閬中侯,目等為立廟。”傳至近現代,當地民間稱漢漢王祠為“漢王廟”。筆者訪問,有閬中七里壩鄉民,還能指認漢王廟基址所在,其位置在今七里街道辦事處千鶴村六組楊家山東北麓,不遠處有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的“三八水庫”。

鷀鳧侯廟 : 明嘉靖《保寧府志》雲,在彭城鎮圓覺寺附近賜緋山下,即秦末漢初率巴人精銳部隊出川,助漢王劉邦“還定三秦”,先後被劉邦封為“長安建章鄉侯”、“鷀鳧鄉侯”、“渡沔侯”的巴人領袖範目將軍故宅處,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四川按察司僉事、川北道楊瞻曾主持在原址重建,還親筆寫有一篇《重建鷀鳧侯廟記》。

三賢祠: 在錦屏山東側舊錦屏書院內,明嘉靖四年(1525)知府張思聰建,祀宋理學家朱熹(字晦庵)、張栻(字南軒)、黃裳(字兼山)。清乾隆時,錦屏書院遷城內府文廟側,三賢祠隨遷城內,後圮廢。清嘉靖十六年(1811),川北道黎學錦在錦屏山呂祖殿西側重建三賢祠,改祀杜甫、司馬光、陸游。

鐵五顯祠 :又稱五顯廟,在北街西今火藥局街北側市文化館處,正對通向西街的小巷稱之鐵五顯街。祠內殿宇中祀鐵鑄五顯神,殿旁有法戒樓。五顯相傳為東嶽泰山神的五個兒子顯聰、顯明、顯正、顯直、顯德修練而成,神通廣大,俱能伏魔降妖,傳明英宗由五顯神助其復辟,於是加封五顯神為元帥,詔令建廟祭祀。民國初五顯廟曾改建設縣參事會,後又為團練傳習所、國民黨閬中縣黨部。

此外,還有府城隍廟(在城內西街今閬中中學對門府文廟西側),縣城隍廟(在今閬中中學西),火神祠(在南門外上新街),水神祠(在東門外米市),龍王祠(在東門外),馬王祠(一在北門外,一在西門外),藥王廟(在東門外今公園路蠶種場東原農場內),蠶絲廟

(在錦屏山麓),二郎廟(在蟠龍山右),武侯祠(在錦屏後山),邱都祠(在錦屏山呂祖殿下面坪地後又稱邱祖殿)等等。


03 名巖名洞

現存八仙洞、南巖狀元洞、靈城巖、風谷洞(石室觀)、千佛鎮千佛巖等。已消逝而尚可尋其遺址的有:

東巖 : 在城東七里,蟠龍山東側。原多摩崖佛像,唐肅宗乾元時開鑿,下建東巖寺。明萬曆年間安徽休寧人吏部司務詹景鳳獲譴,編管於保寧,有田將軍在半山鑿洞,使其居之,人稱“詹公洞”。文化革命中,開山取石,摩崖無存,洞亦被毀,僅存《詹先生閬遊記》斷碑一截。

西巖 :在城北玉臺山西側,今滕王閣上坡路西,面對沙溪場,原有西巖寺。早圮毀。

北巖 :一名頤神巖。在城北繖蓋山東側,山半有北巖寺。唐初高僧宣什嘗卓錫於此。

盤點已經消逝的閬中名勝!

閬中北巖寺舊照

乞兒巖 :在城東郊嘉陵江濱(棉紡廠後面)。原有摩崖造像十二窟,佛像一千一百餘尊。立像或坐像,神態端莊,面目慈祥,手執武器者則威嚴雄健。人物唇厚、目長、頤豐、肩寬,衣紋稀疏,纓絡簡單,肌肉豐滿,刀法自然,乃典型的北魏造像。窟頂浮雕飛天女像,手執樂器,神態飄逸,類似敦煌壁畫上的飛天女。佛像設色,清晰可辨,瑰麗高雅。佛像壁左右鑿通,後有複壁,饒有層次。乞兒巖摩崖佛像當是文化瑰寶,可惜文革中建骨粉廠、棉紡廠,開山取石,佛像蕩然無存,僅留得一個石佛頭像,藏於市博物館。

彭城千佛巖 :在今彭城鎮通往雙龍鎮的公路巖壁,上世紀五十年代修閬南公路時鑿毀。


04 樓閣會館

現存華光樓、中天樓、奎星樓、觀星樓、火神樓、連峰樓、明遠樓、滕王閣、

風水館、陝西會館。已消逝而尚可尋其遺址的有:

鳳凰樓 :舊址在府治後,即今閬中中學後院。是明代建壽王府剷平鳳凰山後,為補鎮風水,萬曆六年(1578)知府潘良貴捐奉建層樓於其地,名曰鳳凰樓。清乾隆戊寅(1758)太守莊學和重修。咸豐間再次重修。民國時失修,建國後猶見重樓主體,1958年拆毀。”

盤點已經消逝的閬中名勝!

鳳凰樓舊照

碧玉樓 :《一統志》:古碧玉樓宋慶元間知閬州“宋德之建於城西隅,亦名十二樓,以成閬苑之勝”。秦槱有記,記已不可見,舊址無可考。後重建於城北今迎恩街城北小學大門處,道光《保寧府志》按:碧玉樓在今縣北一里,名過街樓。奮勇將軍王進寶題額。

思君樓 :清同治間甘肅固原提督馬德昭建於城南三里蓼葉溝“陝甘提督軍門第”(即馬家公館)內。高約18米,通體四柱三重簷,形制與華光樓、連峰樓略同。樓上層有“思君碑”。

此外還有飛仙樓(在錦屏山祖殿前),法戒樓(在今火藥局街縣文廟後門相對之五顯廟內),財神樓(在商貿繁華的東街之財神樓街口),節義樓(在武廟內),孝義樓(在上新街東側街口,與下新街相接),

譙樓(在明代保寧府署南),藏經樓(在觀音寺內),望月樓(又名閬苑十三樓,在川北道署東北角道臺居所)等等。

還有一些被稱為“閣”的建築及附屬園林:

凌霄閣 :又稱諸天樓,在東門外觀音寺左,明建,嘉慶二十四年川北道黎學錦毀。閣本古拂雲樓舊址。嘉陵江自西北而南,復繞城而北、而東,明萬曆年間,郡人張文運、徐敏建此以鎮水口,知府苗煥額曰凌霄。

尊道閣 :原題為尊經閣,在錦屏山,明嘉靖四年(1525)知府張思聰建錦屏書院,中有尊道閣三楹,其上貯經史書,下為大櫝,祀宋理學家朱熹、張栻、黃裳。

堆香閣 : 府志稱:堆香閣與敵萬樓對,敵萬樓在桓侯廟前,廟臨大街街南即居民廬舍,今固無所謂閣,而堆香之名亦無知者。

桂香閣 : 在馬王廟街北,南為縣學壩。清咸豐元年(1851)前,閬中縣學即縣文廟在華光樓街區東今縣學壩一片,縣學北面學子休憩遊覽之園林有樓閣,以園林遍植桂花、學子“蟾宮摘桂”之意名桂香閣。

此外還有錦屏閣(在錦屏山),劍屏閣(在縣北與錦屏山對),琳琅閣(在府治竹隱亭後)等等。

閬中作為川北重鎮,在湖廣填四川期中留居很多移民,分省籍建有會館,除今存的陝西會館外,殘留遺址及部分建築的還有:

湖廣會館 : 在古城東南臨江處,又名“禹王宮”, 規模宏大,文革中拆毀,留有少量房宇現作鹽庫。玉臺鎮也建有頗具規模的禹王宮,保存較好,現為玉臺鎮中心小學校。

江西會館 :在壽山寺街,又名萬壽宮。建國後作食品公司駐地,今殘留有“萬壽宮”字樣的西段磚牆。

福建會館 : 在今閬中賓館街口以北相對處,又稱天上宮。福建移民建廟供奉媽祖,閬中人奉為天宮王母娘娘。建國後改造為汽車站,上世紀九十年代改建為商樓。

浙江會館 :在公園路西端北側原電影院處,上世紀七十年代廢。


05 書院街坊

現存錦屏書院(局部)、狀元坊、威德牌坊。已消逝而尚可尋其遺址的有:

三陳書院 :在南巖。明成化四年(1468)知府李直即將相堂舊址創建三陳書院,監察御史魏瀚有《創建三陳書院記》。正德十三年(1518),監察御史盧雍飭知府胡雍重修,御史熊相有《重修讀書巖三陳書院記》。嘉靖中分巡道楊瞻重建,亦有記。

盤點已經消逝的閬中名勝!

閬中南巖狀元洞

月岩書院 :明嘉靖《保寧府志》載:“在城北一百三十里譙光讀書處”創建於何時,廢於何時,俱不詳。清咸豐《閬中縣誌》雲:“月牙山在縣東一百五十里。巖深二丈許,寬十餘丈,形似半月。其上石理交皺,皆成雲朵。巖左右井二,水極清澈。舊志稱宋譙光讀書處”。原屬閬中,1953年劃歸蒼溪縣月山鄉。

雲屏書院 : 在錦屏山上。嘉慶十七年(1812),分巡川北兵備道黎學錦建,後廢。

閬中有古街九十餘條,歷代修建牌坊很多。據明嘉靖《保寧府志》記載,當時閬中三十九條街上建有五十二牌坊,多為表彰武官忠烈、文官政績或科舉人才,是宣揚功德、光耀門庭,“嘉功前人,效法後世”的形象標誌,也有點綴美化街景、增強人文氛圍的重要作用。直至建國後,城中和郊區還有清代所建的多處石質節孝牌坊,特別有名的是在南津關至閬南橋“省會通衢”上的三座:

“節孝貞烈總坊”

:宏偉堪稱川北之最,系清咸豐二年(1852)知縣徐繼鏞主持建於南津關通向成都的古道上,旌表蕭氏等節婦三百三十五人,其姓名全部鐫刻在牌坊上。

“馬張氏節孝坊”:宏大精緻,系清光緒元年(1875)建,旌表廩生馬文星之妻、武生馬樹乾之母、提督軍門馬德昭之祖母張氏。此坊附近東邊蓼葉溝,便有馬氏家園“馬家公館”。閬中人馬德昭在咸豐年間總兵陝甘,戰功累累,補升甘肅固原提督,護衛秦隴,威鎮中原,潼關士民為之立祠。他又是書法家,有三座氣勢磅礴的大字碑刻存於西安碑林。

“張章氏節孝坊”: 恢弘華美,系清光緒七年1881)建,旌表振威將軍張忠禮之妻、總兵張順之母章氏。張順字慶庵,傳為南宋抗金驍將張憲第37代裔孫。清同治年間,其父張忠禮因功敕封振威將軍;他亦戰功卓著,官至潼關總兵。張氏祖居亦在附近“張家花園”。閬中通往成都古道上的“三道牌坊”,遠近有名,堪稱古蜀道東道上的一道勝景,閬中人至今記憶猶新。可惜,均於文革中被毀壞。

盤點已經消逝的閬中名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