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擋住了春天的腳步。面對緊張嚴峻的大考,46萬柯城人凝心聚力,挺身而出積極“應考”。

戰“疫”一線高高飄揚的黨旗築牢“紅色堡壘”,黨建統領成功破解防疫密碼;基層一線嚴防死守,以實戰檢驗高效的治理體系;線上服務、線上監測令智慧防疫“碼”上見效,闖關“疫”線再添利器……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所有柯城人心手相牽,並肩作戰,為打贏防控阻擊戰、發展總體戰凝聚起強大合力。在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大考轉入“下半場”之際,柯城融媒體中心推出“柯城抗疫特別報道”,銘記抗疫中的每一個堅守、每一份付出,為奪取戰疫全面勝利匯聚起更強大的力量。

01

黨建統領成戰“疫”利器

2020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我們原定的生活節奏;這也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考,衢州市域治理體系又到了以實戰檢驗成效的時候。實踐證明,這套有著濃厚“三衢味”的基層治理體系,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再次讓我們感受到了卓越的治理效能。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1月27日,區委常委擴大會議部署我區疫情防控工作。

在這場防控阻擊戰、發展總體戰中,全區各級各部門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省委提出的“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要求,把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確保疫情防得住、發展搞得好。

1月23日省、市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後,我區第一時間召開會議傳達部署相關工作,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一切工作服從領導小組下設的指揮部統一安排,確保政令第一時間通過指揮部下達到戰“疫”前線,做到一個體系、一個口子、一致行動,把握瞬息萬變的“戰機”。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黨員幹部開展“包區清樓”行動。

平時為掌、戰時為拳,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系統聯動、高效聯動,大戰大考、實戰檢驗。“黨建統領+基層治理”體系迅速成為戰“疫”利器,全區各級各部門黨員幹部、村(社)網格“一長三員”放棄春節休假,主動請纓,為群眾撐起隔離病毒的“防護傘”。得益於組織優勢、機制優勢,全區做到了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姜家山鄉478名黨員幹部帶頭簽訂“我承諾跟我做”疫情防控“紅手印”承諾書。

體系作戰,系統高效。衢化街道昌苑社區的黨員志願者自發成立疫情防控紅色聯隊,採用五色管理工作法進行分類標誌、分層施策,對重點樓道進行重點關注,排查更徹底,防控更全面,防護更牢固。姜家山鄉478名黨員幹部帶頭簽訂“我承諾跟我做”疫情防控“紅手印”承諾書,依託網格體系實現全面發動、全員參與。在全區各村社門口,上千名黨員志願者、網格員24小時嚴防死守在唯一的出入口,護住了“一區人”。

體系作戰,各顯神通。信安街道利用線上“鄰禮通”小程序,及時向轄區居民宣傳、告知防疫措施,開通戰“疫”必勝、空中超市、網上法院、疫情舉報、通行證等服務項目,全方位打響“智慧防疫戰”。區信訪局通過線上受理、線上溝通、線下調配資源的方式,引導群眾通過12345政府熱線、網上投訴、紙質來信、浙裡辦APP等渠道反映問題,構建起受辦一體、扁平高效的空中矛盾糾紛化解機制。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黨員志願者積極參與防疫工作。

體系作戰,全民皆兵。消毒、登記、測溫,巡查、宣傳、勸導,代購蔬菜、代取物件、代辦事項……網格員、黨員既是防疫戰士,又是居民服務員。村民、市民在黨員、網格員的引領下,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這些防疫戰線的星星之火,組成了祛除病毒的戰鬥堡壘。


02

“白衣戰士”打響生命保衛戰

“我昨天凌晨3點到上午9點多值班,上午11點從醫院回到賓館。方艙醫院休艙後,休息間隔變長了,和老婆孩子溝通的時間也多了。”3月16日晚,記者連線柯城馳援武漢的馬龍舉醫生,他的笑聲很是爽朗,隱約透出對柯城及家人的思念之情。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2月9日,衢州市第三批醫療隊緊急集合馳援武漢,柯城區人民醫院醫生馬龍舉,護士鄭惠之、黃琪即其中成員。2月17日,馬龍舉三人進入武漢黃陂區方艙醫院開展救治工作。三人隨同浙江醫療隊先後輾轉三家方艙醫院,3月10日,武漢市所有方艙醫院休艙,三人服從武漢指揮部統一調配,參與醫療救治工作。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馬龍舉和妻子告別。

對馬龍舉來說,日子過得並不輕鬆。“每天主要是查房、開藥、評估患者是否需要轉重症治療、安撫患者等工作。”馬龍舉說,值一次班加上穿脫防護服要7個多小時,這中間不能吃喝、不能上廁所,防護服不能出氣、透水,只能靠尿不溼撐著。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馳援武漢的柯城區人民醫院護士鄭惠之剪短了留了多年的長髮。

“我們這點辛苦,不算什麼。”這是馬龍舉三人的共同心聲。一個多月來,馬龍舉、黃琪受黨員醫護人員感召,在抗“疫”一線寫下入黨申請書,現已是預備黨員;90後黨員鄭惠之在“出征”前,毅然剪短留了多年的長髮……

三名醫護人員在武漢“疫”線不言辛苦,柯城還有2000餘名“逆行者”迎難而上,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區疾控中心指導工作。

1月23日,我區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區衛健局局長施萍立即採取果斷措施,連夜對病患的密切接觸者實行集中隔離;區疾控中心主任周文武匆忙扒了一口年夜飯便離家投入戰“疫”,對許給兒子“一起在奶奶家過好年”的承諾,只能留待明年兌現;區衛健局公共衛生科科長範秀華動過大手術,身子虛弱,但依舊每天工作到凌晨兩三點;柯城區人民醫院副院長丁輝有主動擔任醫院救治組組長及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書記,僅用2天時間完成醫院4樓隔離病區的改造,將病區從原本的7 間病房增至50 間;柯城區人民醫院隔離病區第一梯隊醫護成員——護士長童群燕在元宵節收到兩個女兒發來的節日祝福視頻,在隔離病房吃湯圓的她不由淚目;柯城區人民醫院隔離病房醫護團隊90後護士葉月紅一個月沒有吃到媽媽燒的飯菜,只能盯著弟弟發來的照片解饞;柯城區中醫醫院隔離病房醫生丁航英24小時吃住在醫院,面對疫情,她說:“我們沒有退縮的,該上就要上。”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脫下穿了8小時的防護服後,柯城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金亞妮手臂上被勒出了深深的印記。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在柯城區人民醫院隔離病區,醫務人員隔著玻璃交流。

危難之際顯擔當。疫情發生以來,區衛生健康局第一時間組建應急防控工作團隊,落實可疑患者的轉診救治和個人防護物資儲備等工作,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擴散;第一時間成立8家集中醫學觀察點,目前400餘位集中醫學觀察人員已解除隔離。區疾控中心克服力量薄弱、經驗欠缺等因素,工作人員連續10多天工作15小時以上,協同柯城區人民醫院完成200人次的採樣、檢測工作。全區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163名家庭醫生組成115支服務團隊,隨訪9270人次、發放防疫宣傳單27000餘份、張貼海報900餘幅,築牢了基層防疫“堡壘”。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我區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治癒出院。

為眾人抱薪者,必為人民所銘記。2月13日,我區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祝女士治癒出院時說:“感謝醫護人員的貼心照顧,住院期間我很安心、很踏實。希望疫情早日結束,辛苦的醫護人員早日與家人團聚。”2月17日,我區第二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貴先生治癒出院。為了感激給予自己二次生命的醫護人員,在解除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後,貴先生於3月6日捐獻了300毫升血漿,成為全市第二例、我區首例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治癒者。市民金先生解除醫學觀察時恰逢妻子臨產,雙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杜靈萍得知此事後,為金先生開通“綠色通道”,讓他能順利陪伴妻子分娩。幾天後,金先生送上喜糖和鮮花,向杜靈萍致謝。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辛苦的醫務人員在診療間隙靠在椅子上休息。

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卻在“大疫”來臨之時,不畏艱辛、夙興夜寐,在崗位上用執著堅守詮釋了最美“逆行”。因為他們,我們堅信,疫情終將被擊敗,春天必會繁花爛漫。


03

春天見證“最美的樣子”

“我是黨員,‘疫’不容辭!”“只要能幫上忙,做什麼都可以!”“我才70歲,現在還幹得動!”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場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防控阻擊戰在柯城各地打響。或堅守崗位,或勇敢衝鋒,或默默奉獻,無數“逆行”的身影匯聚起必勝的力量。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在逆行的人群中,記住了永遠定格在抗“疫”一線的你。2月5日,43歲的石樑鎮工作人員姚剛林,生命永遠定格在了疫情防控一線。自疫情發生以來,姚剛林把疫情當作命令,主動請“戰”,從大年三十開始每天堅守點位,一戶戶宣傳防疫知識、排查外來人員。2月4日晚,本該回鎮政府休息的姚剛林主動值守在臨時崗亭裡,直到晚上9點半。殉職之前,姚剛林一直心繫村民。由於一線物資緊張,他想盡辦法“弄”到了五盒口罩,放在崗亭備用。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在逆行的人群中,記住了以人心之暖化病毒之危的你。疫情期間,一篇《以人心之暖化病毒之危》的日記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刷屏。日記的作者是衢州一中高二(2)班學生張雨菲,孩子眼中的“英雄媽媽”鄭華珍是柯城區一名基層工作者——信安街道迎和社區的黨委書記、主任。張雨菲寫日記的當天,鄭華珍已經在防疫一線連軸轉了近二十天。二十天來,3000多戶居民,鄭華珍和同事們已走訪了兩個來回。社區裡現階段住著多少戶,哪幾戶最近要回來,哪幾戶又要重點防控,這些對於鄭華珍來說,心裡早有了本清晰的“名冊”。為讓居家隔離人員安心度過隔離期,鄭華珍還專門組建了一支由網格員+黨員志願者組成的“三對一”管理服務隊,義務為他們採購生活物資。不僅如此,鄭華珍還每天通過微信、電話實時聯繫,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確保隔離人員心態良好,安心隔離。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航埠鎮莫家村的葉林華無償捐出3萬隻口罩。

在逆行的人群中,記住了撐著傘挨家挨戶為村民送去口罩的你。大年初二,航埠鎮莫家村的葉林華沒有去拜年,而是撐著傘挨家挨戶地為村民“拜去了”口罩。一上午時間,周邊村村民都收到了他免費贈送的口罩。浙江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葉林華想到自己義烏的倉庫裡還剩下三萬只口罩,毅然在大年三十趕往義烏,取回了這批口罩,並在當天與武漢、荊州的相關單位(個人)取得聯繫,將兩萬餘隻口罩免費寄去了湖北。“這是醫用防護口罩,市場上缺的就是這個,我得做些什麼才行。”為附近的村民送上口罩後,葉林華還回到家中打開快遞軟件,繼續將口罩寄送給有需要的人。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神秘戰“疫”人每天12小時堅守戰“疫”一線。

在逆行的人群中,還記住了你們:每天12小時堅守戰“疫”一線,卻不願透露姓名的“神秘人”;沒有防護服,就穿上雨衣,戴上浴帽、手套,恬靜苑社區書記、主任汪建霞每天“全副武裝”為居家隔離對象清運生活垃圾;府山殘疾人之家“憨豆兒”志願者身穿紅馬甲,在小區防控卡點為進入居民測量體溫,查看健康碼;航埠鎮孫家村橘農孫賢根,將自家155箱共計5噸椪柑無償捐贈給奮戰在防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和工作人員;石室鄉柯山社區退伍軍人虞小波主動加入小區志願者隊伍,擔任社區網格員助理,值守小區卡點、幫助小區居民登記健康碼;萬田鄉萬田村村民志願者盧青航積極為村裡的防疫工作“捐工”……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2月8日元宵節,衢化街道文昌社區書記萬衢英一家共同值守文苑小區門口的防疫卡點。

50多天,1000多個小時,上萬人次逆行,無數次排查……沒有豪言壯語,唯有默默堅守!一群平凡人,在危難時刻,穿上鎧甲,化身英雄,逆行而上。你們最美的樣子,被春天所見證。

04

復工復產吹響嘹亮號角

立春時節,萬物復甦,大地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一場疫情,是對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場大考。在這個特殊的春天,柯城圍繞“兩確保三爭取”目標,主動求變、精準施策、凝神定氣、蹄疾步穩地下出決勝全面小康的先手棋,吹響打好復工復產主動戰的嘹亮號角,努力交出“兩手抓、兩手硬,兩戰贏、兩領先”的高分答卷。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2月10日,柯城區首批35家企業打響復工“第一槍” 。

戰疫不鬆懈,發展不停歇。測量體溫、實名登記、佩戴口罩……在柯城各個重點企業復工現場,這樣的流程成了“標配”。2月10日上午,在完成一系列復工準備和驗收審核後,柯城首批35家企業正式打響復工“第一槍”。2月15日,總投資34億元的省重點項目——浙江鴻盛環保新材料生產科研基地項目一期2號廠房又響起隆隆的機鳴聲。2月26日,總投資24.16億元的7個項目,以“屏對屏”簽約的方式落地柯城。3月3日,總投資64.84億元的39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衢州恆業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復工。

政策組合拳,關懷送上門。柯城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省委和市委精神,持續深化“三服務”、紮實推進“三個年”,區四套班子領導分區塊掛聯企業復工復產、項目推進、穩定經濟運行工作,率先推行“承諾+備案+負面清單”制度,條塊共抓,逐一指導企業建立員工“一人一檔”和“一冊兩表兩方案”,制定“一企一策”,精準對接企業需求,為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期間,我區出臺了支持企業發展的“惠企10條”“招才11條”等一攬子政策,在要素成本、財稅、金融等方面給企業注入強心針,累計兌現惠企政策1345萬元,幫助企業融資2.5億元。截至目前,全區9家企業列入全國性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名單,其中5家企業已獲7000多萬元低息貸款。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浙江佰意智造服飾有限公司轉產防護服。

深化“三服務”,助企解難題。“從提出轉產防護服到開工僅花費不到6天時間。”疫情當前,口罩、防護服等各類防控用品緊缺,我區發出緊急動員,浙江佰意智造服飾有限公司迅速“變身”,轉產防護服。區市場監管局專班7天駐廠服務,指導企業解決硬件設施、體系運行43處問題,並積極向上爭取政策。2月7日,佰意智造第一件普通防護服順利下線;2月16日,企業取得一類醫療器械生產備案憑證;2月29日,佰意智造成為全省前列、全市首家取得二類醫療器械生產資質的企業,實現年產400萬套醫用防護服的轉產項目落地。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復工專列迎回返工人員。

外地員工無法及時返崗,人手不夠怎麼辦?為解決復工人手短缺難題,我區開展“春風行動”,通過專車專列等方式從貴州、雲南、四川等地接回外地員工482人。“我們有很多外地員工無法及時返崗,多虧了政府的貼心接送服務,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衢州龍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鄭耀波相告。

迎回外地員工,挖掘本地資源。七里鄉、府山街道、石室鄉等地舉辦了10場小型就業推介會,達成就業意向330人,辦理入職81人。另一方面,我區還開通就業“職”播間線上招聘服務,以“屏對屏”交流的方式,吸引就業意向人員3037人,共有513人參加互動求職報名,實現企業用工需求與求職意向的精準對接。

柯城抗疫特別報道 | 闖關“疫”線 共迎春來

就業“職”播間解決招工難求職難 。

通“堵點”補短板,農業迎春風。隨著企業項目有序復工復產,廣袤農村的春耕生產也齊步推進。為拓展椪柑銷路,柯城聯合阿里巴巴、抖音等平臺,大量招募和發動主播、村播為柑橘直播帶貨,2小時售出40萬斤椪柑,幫助農戶解決銷售問題。此外,區農業農村局為種植戶提供線上學習和線下指導,分派專家和技術員深入田間地頭,及時跟進解決農戶春耕春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春耕生產做好服務保障,進一步提高村民種植的生產效益。

截至目前,全區69家規上工業企業、230家限上服務業企業(含市本級和巨化集團)、29家市級以上龍頭農業企業、58個重點項目、60個建築類項目、8個在建交通項目已全面復工。


這是一個特殊的春天,嚴峻緊張的氣氛取代了蓬勃生機,但處處展露的溫情成為這座城市的堅實後盾,我們以眾志成城築起抗疫“防火牆”。

身懷天職的白衣戰士,脫舊時裳,著戰時袍,以生命護佑生命。基層一線的“守門人”,危難時刻顯擔當,清冷的燈、冷冽的風是他們堅守的見證。還有無數志願請戰的普通人,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姓名,看不清他們的樣子,但他們執著而堅毅的身影匆匆奔走在朝霞初升時,是晨光裡的溫柔,又如繁星點點,在深夜裡熠熠生輝。

這個春天裡的所有感動,深埋在每一個人心中。我們將懷揣著這份感動,更加昂揚邁出發展的步伐。

按下春天的琴鍵,聽著春天的號角漸次響遍,無限春光一路進發,張揚有力。

按下春天的琴鍵,看葳蕤春色,萬物生長;願山河無恙,芳草萋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