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家長讀懂“德西效應”,矯正娃的叛逆心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習慣用獎勵制度去教育孩子,以達到讓孩子聽話的結果,但是最後會發現,自己在長期運用這種獎勵制度的情況下,孩子卻越來越不聽話。

為什麼會這樣的,其實“德西效應”就有很好的解釋。

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家長讀懂“德西效應”,矯正娃的叛逆心

什麼是“德西效應”?

心理學上有一個“德西效應”,指的當一個人進行愉快的活動時,給他提供外在的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他的內在吸引力。

當孩子習慣了父母的獎勵,孩子學習的動力就不是滿足自己求知的好奇心,追求自己的夢想,而是得到父母的獎勵;

孩子聽話的動力就不再是父母說的話有道理,而是聽話可以得到父母的獎勵。

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家長讀懂“德西效應”,矯正娃的叛逆心

這樣錯誤的獎勵方式會讓孩子養成哪些壞習慣?

1、孩子會故意用哭鬧滿足目的

如引言所述,因為家長答應給孩子獎勵而停止哭鬧,孩子在日後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哭鬧這一招來對付父母,以此來達成目的,因為有了一次甜頭,假如父母不允諾,寶寶會變本加厲,哭鬧的更厲害,以此來讓父母妥協。

其實本來獎勵的初衷是為了讓寶寶不要大哭,到後來卻變成了寶寶想索取東西的一個資本,父母和孩子都進入一個惡性循環,所以說錯誤的獎勵造成的壞處很大。

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家長讀懂“德西效應”,矯正娃的叛逆心

2、孩子會一再挑戰家長的底線

就孩子哭鬧之後,又變本加厲而言,很多父母還是願意接受,沒有碰到家長育兒的底線,但是父母在孩子繼續撒潑哭泣之後,沒能很好的處理,寶寶的獲得獎勵的技能有繼續升級;

那麼以後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就一哭再哭,寶寶這時候也知道父母不會拿他怎麼樣,所以會繼續哭鬧的撒潑來試探父母的底線。如果父母育兒走到這一步,就應該好好反省自己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了。

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家長讀懂“德西效應”,矯正娃的叛逆心

孩子哭鬧撒潑該怎麼解決?

1、先安慰

孩子,出現哭鬧撒潑的情況很正常不過,關鍵是父母要如何去處理孩子哭鬧撒潑的這個問題。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安慰哭泣的寶寶,因為他想得到的東西,已經沒有辦法給他了;

即使再多用力哭泣也沒用,所以父母此刻應該先安慰寶寶,而不是讓他停止哭泣就答應給他想要的,安慰寶寶的過程也是跟他講道理的過程,當中也可以給讓寶寶學習到一些知識,對他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幫助。

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家長讀懂“德西效應”,矯正娃的叛逆心

2、再聆聽

寶寶的情緒稍微得到安撫之後,就開始詢問寶寶,看看寶寶是怎樣的一個看法,如果他是很想要這個東西,而這個東西不會對其造成傷害,當時沒有辦法給予,可以通過延遲滿足的辦法,過一段時間再滿足孩子這個願望;

但是作為父母,千萬不要欺騙孩子,說之後給他而不見回覆,這對孩子也會造成很大的傷害。但是寶寶想要得到這個東西之前,可以先讓他完成一些父母給他安排的小任務,之後再給予獎勵,以此來表明不是因為哭泣而得到,是因為做出貢獻才得到的。

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家長讀懂“德西效應”,矯正娃的叛逆心

3、讓孩子明白哭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聽孩子說完之後,就是到父母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教育孩子的時刻了,要讓孩子懂得一個道理,哭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如果孩子的哭泣不是面對父母,反而會被小夥伴們取笑,想要得到某種東西,必須跟父母商量,如果條件允許,父母肯定會幫孩子完成心願的。

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家長讀懂“德西效應”,矯正娃的叛逆心

4、約法三章

可以跟孩子做出這樣的約定,如果孩子不是用哭泣撒潑來處理問題,以後他做完小任務之後,還會給他更大的獎勵。我們獎勵孩子,是需要孩子在做出貢獻,完成小任務的情況下,這樣他在做事情方面才會變得主動和積極。

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家長讀懂“德西效應”,矯正娃的叛逆心

教會孩子處理自己的情緒,有很多的方法,家長平時也可以帶著讀一些情緒管理方面的繪本,推薦《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一套10冊,其中《我不隨便發脾氣》就能引導孩子好好說話,不發脾氣,《我是誠實守信好孩子》讓孩子不撒謊、守誠信,還有《好孩子懂禮貌》、《養成好習慣》等

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家長讀懂“德西效應”,矯正娃的叛逆心

《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全書共10冊,在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的基礎上加入日本、美國、意大利等國家世界級大師的經典代表作,通過溫馨的小故事來告訴孩子們成長中重要的10件事情。

培養孩子愛心、樂觀、友情、自信、分享、勇氣、機智、親情、誠實、善良等好品質。

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家長讀懂“德西效應”,矯正娃的叛逆心

↓↓↓↓↓點擊圖片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