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靠十畝地的收入,去哪裡旅遊合適?

農村裡的逍遙


農民靠十畝地的收入,去哪裡旅遊合適?這是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主要取決於這十畝地種什麼?在技術恆定的基礎上,就我的理解, 種藥材的收益最高,其次是種特色水果,再次是種名優茶葉,最差的是糧食蔬菜。我老家很多以前很多農民種浙貝母,行情好的時候,一畝地能淨收入5000元左右,十畝地就是50000元。那麼,假如你是一個人生活,你一年可以拿出30000萬用於旅遊,可以美國、歐洲或澳大利亞半月遊。假如你種特色水果,收入也不錯。我曾在江西一家農場看到,他們種了一種水果,好像是柚子和其他東西雜交的,味道很特別,在超市裡賣100元以上一斤。根據那個老闆介紹,一畝地可以賺個3000至5000元。還有一次在江蘇一個農家樂看到一種玫瑰葡萄,味道既甜又有玫瑰香味,也要賣30元一斤,老闆介紹,供不應求,一畝地能淨賺4000元左右。種這些水果,你也能每年到國外旅行一次。如果你的地只能種糧食蔬菜的話,那收益就可能少多了。種蔬菜一年可能一畝地能賺個2000元,那麼你可能就只能在周邊短途旅遊一下了。如果種糧食,那麼每畝每年可能只有1000元的收入,十畝地最多也就一萬元,那麼你就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就像其他網友說的,你只能揹著鋤頭、戴著草帽在你的村口或者你的十畝地裡旅遊了。


攬遍世界風景


然後做個夢,在夢境中裡面去旅遊簡稱夢遊。可以開上自己的私人飛機,從魯西南直飛三亞看看那裡一年四季會不會下雪,然後從三亞直飛南極看看那裡有沒有企鵝,最後直接睡醒,為啥?人窮連做夢都不敢空想的太瘋狂。

農民靠十畝地的收入,去哪裡旅遊合適?

同樣是農民你為何如此優秀

我是農村小小李,我來自魯西南農村,我也有十畝地,不是我認為去哪裡旅遊合適,而是我真的從來沒有想過去旅遊。我並不是自慚形穢,我身邊像我一樣人到中年,一年四季最多去過鎮裡面的農村人十之八九大有人在。去旅遊,請原諒我,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農村十畝地到底能收入多少錢?

從我所在的山東魯西南農村來說說在農村依靠十畝地到底能收入多少錢?小小李上週剛剛賣了去年收穫的玉米,玉米是帶顆粒賣的出售價格是0.74每斤,十畝地畝產大約是12000斤收入是8880元。每畝地的平均收入是880元。

880元這個數字足夠吉利,當你把所有的種植成本全部算清楚以後,這數字足夠讓你哭泣。從一開始從玉米的犁地、買玉米種種子、機器播種、玉米從出苗直到收穫最少會打四次農藥、然後在算上澆地施肥、機器收割玉米以及秸稈還田,這所有的種植成本總計核算在一起至少會有450到500元的種植成本,這些都是可以計算的,都是有記賬記錄的,也就是一畝地玉米種植的純收入大約是380元,十畝地也就是3880元。

一年種植一季玉米、一季小麥、一年十畝地的糧食純收入也就是8000元上下。這10畝8000元的收入是不計算從開始種植到收穫的人工成本的,就是說我在地裡面從事的所有農業勞動是不計算時間成本的,這個是沒有辦法計算的,在算下來除了流淚也就是關上門自己哭去把。

農村有多少人旅遊?

在農村是很少有人去旅遊的,除了一些新婚燕爾的夫妻回去一些周邊不遠的地區去玩耍一下,一般也就是當地就來回的自駕遊,很少有一去幾天不回來的。像我這樣人到中年的自然不用多說,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的重擔都在自己身上,一天到晚沒有白天黑夜的就是幹活,首先是

不捨得花那個錢去,再者是也沒有那個時間,更加不會拿著錢不幹活去旅遊,所以說即便是有人免費請我旅遊,我也不會去的,第一耽誤掙錢,第二工廠沒活了還得看看地裡,再不然躺著休息一下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上了年齡的自然不必說,儘管也有一些子女在外有本事的,想帶著老人去四周看看,但是村裡老人幾乎沒有多少去的,用他們的話說就是一把年紀了,到哪裡都不方便,舟車勞頓的還不如在村子裡面四處轉轉,到了知天命的年齡看哪裡都不如自己的農村老家了把。

村子裡也有一些有錢人,他們似乎並不熱衷與旅遊。創業時候的艱苦以及年少時候生活的辛苦讓他們觀念裡對於金錢的消費觀念都看的比較重,相對於外出旅遊,在他們的消費理念應該是排在末尾甚至是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儘管他們也有錢。

小小李不知道題主這十畝地種植的是什麼?更不敢冒然揣測題主的種地收入。小小李只是從自己的角度來闡述農民去哪裡旅遊合適這個問題的實質。城市人不是都喜歡來農村旅遊嗎?我們在圍城裡面不是那也不去更好嗎?

小李哪天有錢了,也真的想去四處走走,世界那麼大我也想去看看,給小小李一個希望,我需要你的一個關注


無聲的陽光


哈哈!哈哈!

農民靠十畝地的收入,只有從家出發,到自己的田地裡,抬頭看一眼明媚的陽光,藍天上漂浮的白雲,山間綠陰陰的樹林中,隨叫聲來東去西的小鳥;再低頭欣賞帶著玉珠而肥胖翠綠地禾苗和油菜花上翩翩起舞的蝴蝶和蜜蜂。趕一下啄種子的野雞,逐一趟吃糧苗的野兔,細瞧一下家鄉的美景。

靠十畝地的收入只能在自己的村莊裡遊玩,因為去外地根本連路費都不夠。

家鄉啊!有微風啟你搖扇,有細雨給你洗面,有地下螻蛄給你唱歌,遊累了,帶上雜草回家喂喂雞,豬,為牛添點草,生上火,架上罐罐茶,抽支香菸,吃上幾口草面,何樂而不為呢!


種田人wgh


一年千兒八百的收入還敢說旅遊。要是實在願意活動活動,可以到村頭,田間,買農資時候看看外面的世界


太陽花


農民如果靠十畝地的話去旅遊,那就去醫院吧,好好查查自己的身體吧!農民種地別說去旅遊了,連每年給自己體檢身體的錢都不夠還談什麼旅遊,首先說說這十畝地的收入,十畝地風調雨順還可以收回來成本,如果在生長期沒有充足的水肥料成本都不夠,一斤種子十多塊二十塊錢一斤,玉米一畝地三到五斤,播種一畝地五十塊錢,收割一畝地八十,耕地一畝八十五,肥料一畝地兩百多,如果在加上抗旱藥物一畝地一百多,人工就不算了,一斤糧食玉米八毛五一斤,你們說農民種地去哪裡旅遊。


用戶8347022928900


農民靠十畝地的收入到那裡旅遊合適?就到附近縣城轉一圈趕緊回吧,到比較遠一點的地方轉完回來,一年的生活費也難維持了,下一年還的買種子化肥。農民種十畝地家裡沒上學孩子就能維持基本生活,剩餘幾個錢來年再買種子化肥,就是這樣年復一年循環的種地,也攢不了幾個錢,過這死雞熬白菜的生活。


CC38202086237


這題目有點挑逗性,說實話在我們農村人眼裡,如果家庭成員放著田地不種、放著工不打、放著店面不開、放著攤位不賣東西,出去遊山玩水會被詬罵為遊手好閒!

農村人對山水沒啥興趣,都市才是農村青年嚮往的地方!惠農政策不僅是免交糧稅,而且允許打工開店擺攤等,農戶早已成為多種收入綜合體,有了錢後最大興趣是蓋樓、買樓、買車、婚娶和講排場的紅白喜事,旅遊並不是農村人的最爰!

當然也有孝心的農村土豪帶著家人出去看看,大都是天安門廣場、毛主席故鄉及毛主席紀念堂等地方...


雨花石284479641


到炕頭到炕燒旅遊正合適。不行啊,走遠了回不來,錢不夠。😜😂😂😂😂😂😂😂😂😂😂😂😂😂😂😂😂😂😂😂😂😂😂😂😂😂👽👽👽👽👽👽👽👽👽👽👽👽👽👽👽👽💀💀💀💀💀💀💀💀💀💀💀💀💀💀💀💀🔥🔥🔥🔥🔥🔥🔥🔥🔥🔥🔥🔥🔥🔥🔥🔥👍👍👍👍👍👍👍👍👍👍👍👍👍👍👍👍


睡醒雄獅8200


北上廣 城中村的十畝地,可以讓你 上天入地耍,登錄月球都可以。

窮鄉僻壤十畝地,建議到縣城溜達一圈,回來不要忘了把農用物資拉回來。








石頭快樂農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