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我叫鄧廣銘,1907年3月16日生於山東省臨邑縣。我13歲進入縣城讀書,在新文化運動的浪潮下,我從小就記住了胡適、陳獨秀等人名字,以及一個神聖的地方——北京大學。

1923年(16歲) ,我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範。1924年秋(17歲),我讀了羅曼·羅蘭一篇短短的《貝多芬傳》,備受鼓舞,決心要做出一番大事業。

1927年(20歲),因參加學生罷課,我被學校開除。我不得不回到家鄉謀生,但心中燃起了更強烈的渴望——我要上北京大學。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1930年秋(23歲),我前往北平,一邊在北大旁聽,一邊在中學補習,報考北大。結果我沒有考好,沒被北大錄取,而被私立的輔仁大學錄取了。我不甘心,1932年夏(25歲),我再次報考北大,終於如願以償,讀了文學院史學系。

文學院的院長是胡適,史學系有孟森、錢穆、顧頡剛、傅斯年等教授,真是名家如雲,陣容強大。能夠向這些名師學習,我感覺幸福得要飛起來了。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大四時,我選修了胡適的“傳記文學習作”課,畢業論文是《陳龍川傳》。這篇畢業論文,胡適給我打了95分的高分,逢人就稱讚,令我大受鼓舞。

1936年(29歲),我大學畢業,胡適留我在北大史學系當助教,幫錢穆和羅爾綱蒐集整理史料。這真是莫大的榮幸。

在胡適的啟發下,我開始研究與陳龍川關係密切的辛棄疾。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1937年(30歲),我發表了《和總辨正》,指出梁啟超等人研究的種種不足,獲得陳寅恪、夏承燾、胡適等人的稱讚。

不久,發生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北平被日軍攻佔,北京大學的老師和學生都南遷了。而我還想繼續研究宋史,就暫時躲在有美國背景的北平圖書館查資料,苦讀了兩年。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1939年(32歲),我應傅斯年邀請,自天津輾轉上海、香港、越南,抵達昆明西南聯大任教。不久,我出版了《考正》。

1943年(36歲),我到內遷重慶的復旦大學史地系任教,講授《中國通史》等課程,很受學生歡迎。我又相繼出版《韓世忠年譜》、《陳龍川傳》、《辛稼軒交遊考》等著作。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同一天我寫的《岳飛傳》正式發行,真是雙喜臨門。這是史學界第一次跳出民間傳說,專業研究抗擊外敵的民族英雄岳飛,澄清了岳飛頭上的“軍閥”汙點。

1946年(39歲),胡適任北大校長,我也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北大,任校長秘書。正式復課後,我任史學系副教授,講授《中國通史》及《隋唐五代宋遼金史》課程。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1948年(41歲),國民黨敗局已定,胡適離開北大,跑去了南京。傅斯年也再三邀請我去臺灣大學任教。他們兩個是要為蔣介石殉葬去的,我跟國民黨又沒有任何瓜葛,於是我拒絕了。

新中國成立後,我繼續留在北大授課。這幾年,我相繼出版了《王安石》、大幅修訂的《岳飛傳》、《辛棄疾(稼軒)傳》、《辛稼軒詩文鈔存》等,學術成果累累。教授們都戲說:“鄧廣銘現在成為‘作家’了!”

我提出年代學、職官制度、歷史地理、目錄學,是研究中國歷史的“四把鑰匙”!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1958年,在反右運動中,我遭到歷史系學生鋪天蓋地的批判,不許我再上課。

1960年,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負責編寫《中國史綱要》,特意邀請我編寫該書的宋遼金史部分。這是中國權威的歷史著作,我感到肩負重任,全力以赴。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我被定為反動學術權威,成為革命的對象。1969年(62歲),我被下放到江西鄱陽湖畔,從事圍湖造田的勞動,直到1971年才被遣返學校。

1976年(69歲),文革結束後,我擔任了北大歷史系主任。1982年,在我“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快出人才,快出成果”的倡議下,成立了北大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

此後十年間,研究中心培育出了許多傑出學人,在學術上作出了突出貢獻,這是我晚年極感欣慰的一樁事。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此後20年裡,我出版了八本著作,其中我最看重的是《岳飛傳》、《王安石傳》。

1998年1月10日,我因病在北京大學去世,享年91歲。朋友們很看得起我,尊稱我為宋史研究的一代宗師、宋史第一人,其實“未名四老”才是我一生最好的寫照。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我是研究宋史的一代宗師,鍾情北大一輩子不離不棄。我是誰?

(1994年,鄧廣銘(中),臧克家(左),季羨林(右)共度春節)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630篇作品,營員“一聲雷”的第60篇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