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拳那些年(下)張聰

:張聰是我第三批徒弟,現在濱州盟威戴卡輪轂有效公司工作,並在濱州開設拳場教拳。在曲師大讀書期間學拳專精形意拳,實戰能力是我徒弟中的佼佼者。實戰次數過百場並保持著很高的擊倒率。經常一記或幾記崩拳或炮拳將對手打飛或擊倒不起。文采也是斐然,寫出了真情實感。願我們能追尋前輩們的腳步,將真功夫代代傳承下去。 孔天璞

三、練拳的感受。

三體式,普通人見了,眼神都扭曲了。但是站過的人都說好。站上五分鐘,舒服。站上十分鐘,還是想點別的分散注意力;站上半小時,如同在雲裡霧裡。身上就像蒸桑拿,通透至極。師父說自己站樁的時候,就覺得過堂風穿胸而過,自己身體有如透明。這種事情智者見智吧,只能自己親自去體會。

練拳那些年(下)張聰

第一次看古師兄演練五行拳,我內心是拒絕的。心裡一個聲音不住的迴盪:師兄,你怎麼順拐了。後來打實戰,發現順拐打起人來也挺疼。

有一次,師父選了後山腰的一個墳地練拳,幾個師兄弟都給自己壯壯膽,然後分散開找無人的地方練拳。站了五分鐘三體式,我覺得方圓十米風吹草動我全能感受到。也未必是我練的多麼好,大半夜自己在墳地裡,驚嚇更多一些。師父說這是讓我們體會什麼是驚起四梢。

練拳那些年(下)張聰

幾個師兄弟都是騎自行車去的。練拳後下山有一個很長的坡。我捏著剎車慢慢往下溜,只見黃師兄騎著車子飛速地在我身邊掠過,消失在前面的黑夜中。我心中暗暗的給他點贊,看不出平時老實,原來內心一團火。幾分鐘後我到達坡底,隨後而來的師兄弟問,黃大師去哪了。我剛要說話,黃師兄從路邊的溝裡爬出來,邊走邊罵,XXX,車子沒剎車。

練拳那些年(下)張聰

我想黃師兄此次肯定更深刻的領會了什麼是驚起四梢。後來黃師兄果然成了我們之間練拳最好的一個。

一天師父講解到腰胯,說來來我給你看個變態的。說完胯很靈活的360轉了一週。一次實戰中,我用出了炮拳,打在了對面小夥的腹部。擊飛+ko。這個事情我能吹一輩子。

練拳那些年(下)張聰

大學四年,練拳四年,和師父、師兄弟們在一起,發生了無數的段子。練拳,動作並不多,卻沒有想象中那麼枯燥。拳術每個動作的重複,完全不是工作那樣的日復一日,在消耗,在煎熬。練拳更像是一種積累,由量變最終到質變。破繭,再成蝶。

資質再不濟,至少還能收穫這些段子。留著回憶的時候還能再笑出聲。

四、練拳的看法。

雖然師父說,不要過分神化拳術,但是我還是覺得練拳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

我想形意拳是一道高山,練拳是在攀登。我們仰望,高山,和高山上前輩的足跡。我沿著足跡上山,始終沒能看到前輩的腳印斷處。

未能繼承,談何發揚。

練拳那些年(下)張聰

好多拳術愛好者往往想的多,做的少。也往往被想法所害,搞的自己一團糊塗。不得名師,懶的動手。當一輩子鍵盤俠算了。

至於我們,師父說有法財侶地會,我想唯有純粹的人,才能練出純粹至高的拳術。我等雖俗人,亦當盡力而為。

五、《一代宗師》裡說,練拳有三個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我看我自己,沒看明白。天地只看了一角灰塵。見眾生的境界,恐怕只能高山仰止了。後來看到《一代宗師》裡,梁朝偉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燈就有人。希望有一日,可以再見宮家六十四手。

練拳那些年(下)張聰

瞬間淚目。

13年畢業至今,我已四年未回日照。

問安師父

練拳那些年(下)張聰<2013年,我到東營石油大學參加MBA核心課程培訓時,他從濱州前來探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