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先贊後看,良好習慣


網飛的罪案劇有廣泛的佈局。

例如不久前巴塞君聊到的《毒梟:墨西哥》第二季,就是毒梟宇宙中的第五部作品。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除了《毒梟》系列以外,網飛在2017年推出了《心靈獵人》,為自己再填一員干將。

去年,《心靈獵人》第二季又和觀眾見面,雖然熱度上第二季略有降溫,但質量上卻一如既往地免檢。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本文有劇透。


1


行為科學部是美國FBI下屬的一個前沿研究部門。

通過研究家族史、成長經歷、犯罪過程等等來透視殺人犯的犯罪心理和邏輯。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這樣就可以幫助警察和其他執法人員破案。

行為科學部作為一個新部門一開始不受重視,只能夠分到一個地下室當作大本營,要資源沒資源,要人人不夠。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最主要的骨幹有三個,比爾·坦奇和霍頓·福特負責外勤,坐著飛機往全國的監獄跑,尋訪那些著名的殺人犯;而溫迪·卡爾博士則負責分析他們收集到的談話錄音。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在這個三人小組中,比爾是帶頭人的角色,也是整個行動最初的發起人,有著豐富的經驗。

霍頓在FBI是一個菜鳥,被比爾相中挖到了行為科學部當探員。

和比爾的沉穩,溫迪的專業不同,霍頓擁有驚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常常靠著自己的第六感突發奇想,用超常規的策略和各種變態殺人狂談笑風生,在監獄裡煮酒論英雄,口吐蓮花。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能夠從各種刁鑽的角度突破變態殺人狂的心理防線,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提供信息,霍頓的天賦為行為科學部立下了不少功勞。

但是,霍頓對於犯罪心理的痴迷和不走尋常路的做法不但讓自己陷入了困境,還讓他們的老領導被炒了魷魚。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好好地坐在辦公室就莫名其妙地幫霍頓背了黑鍋。

而霍頓和他的行為科學部卻因禍得福,不但平安無事,還迎來了來自華盛頓的新頭頭。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直接鳥槍換炮,從此由後媽生的變成了親爹養的,資源管夠,人手不愁。

行為科學部可以挑選比第一季更加變態的殺人狂魔面基做研究。

和連殺6人傷7人的“山姆之子”大衛·伯科維茨面對面,笑看他是怎樣把殺人的原因甩鍋給狗;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連美國變態殺人狂中的超級巨星查爾斯·曼森都可以輕鬆約到。

行為科學部的業務蒸蒸日上,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與此同時,行為科學部開始參與到各種案件之中,給當地的警方當顧問,用自己的研究結果幫助警方破案。

這次霍頓在亞特蘭大公幹,意外中接觸了一起連環謀殺案,受害者無一例外都是黑人小孩。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行為科學部被派去和亞特蘭大警方一起負責案件的偵破。

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殺人兇手一直和他們玩貓鼠遊戲,一次次大膽地回到各個案發現場拋屍。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通過這樣的方法來炫耀自己的智商,嘲笑警方的無能,囂張至極。

霍頓和比爾則一次次與兇手擦肩而過,眼看就要捅破那層窗戶紙了,卻總是差那麼一哆嗦。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已經有二十多個黑人小孩相繼離奇死亡,行為科學部這次碰上了一枚真正的硬釘子。


2


說起最近的犯罪劇,HBO和斯蒂芬·金強強聯手的《局外人》無疑是最搶風頭的。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和《局外人》不同,網飛出品的《心靈獵人》關注的更多是心理層面。

在第一季,《心靈獵人》就一次次通過和美國曆史上臭名昭著的連環殺人犯面對面談話,為我們揭示了這些反人類分子的心理世界。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在第二季,這種特色被保留了下來,同時讓主角比爾和霍頓更多地參與到了破案之中。

通過兩個主角的抽絲剝繭,讓觀眾深切地感受到了人內心的邪惡。

人,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魔鬼。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一個正常的人如果內心被扭曲,惡就會被激發出來,魔鬼就會降臨人間,披上人皮,殺人如麻。

劇中不止一次提到,變態殺人狂大都有一個破碎的家庭,扭曲的童年。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和正常的人相比,這些人只有殺人才能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看著躺在地上的屍體,他們甚至還會產生性興奮。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為了不斷獲得這種快感,很多變態殺人狂會重回作案現場,重新回味一番。

不僅如此,他們還會收集死者的物品,甚至是身體的某個部分,隨時滿足自己的快感需求。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如果沒有辦法維持,就會不斷地殺人,製造出連環殺人案。

殺人會上癮,是這些變態殺人狂最令人可怕之處。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和許多虛構的犯罪劇不同,《心靈獵人》中的變態殺人狂都有據可查,都有原型。

“山姆之子”、查爾斯·曼森在歷史上都確有其人,是真人真事。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而《心靈獵人》的許多內容,都可以從FBI行為科學組的先驅約翰·道格拉斯撰寫的回憶錄《心理神探》中找到真實的案例。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也許《心靈獵人》第二季沒有一般虛構作品那樣刺激的劇情,但是通過真實的案例加上合理的虛構,卻有一種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

因為它讓人意識到,人的邪惡不僅存在於幻想之中,許多惡魔或許就生活在我們的周圍。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3


如果說HBO的《局外人》最耀眼的光環是原作者斯蒂芬·金。

那麼網飛的《心靈獵人》系列最大的明星無疑是導演大衛·芬奇了。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近些年,芬奇開始在小屏幕頻頻發力,而他最重要的合作對象就是開了掛的Netflix。

先是懸疑政治劇《紙牌屋》一炮而紅,接著就是兩部《心靈獵人》。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回顧芬奇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於犯罪題材的偏愛,和探究人類深層心理的熱情。

他的成名作《七宗罪》、《搏擊俱樂部》都有這種濃重的風格。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尤其是《搏擊俱樂部》更是以分裂人格作為電影題材。

之後的《戰慄空間》、《十二宮》等也延續了這樣的個人風格。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心靈獵人》系列同樣很大衛·芬奇,犯罪心理學的主題,變態殺人狂,黑色電影的影像風格,還有懸疑的氛圍營造等。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在《心靈獵人》當中,大衛·芬奇一如既往地探討著人性的複雜,人心扭曲後的可怕。

在人成長的過程中,一旦行差踏錯,就可能會變成《七宗罪》中以宗教之名行兇的連環殺手;

或者是變成是“山姆之子”這種通過殺人來尋找快感的變態。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可以說,網飛找大衛·芬奇來執導《心靈獵人》系列再合適不過。

真心希望《心靈獵人》系列後續的劇集不會更換導演,以免再出現《真探》這樣風格水平起伏不定,《紙牌屋》第六季高臺跳水的情況。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我們也繼續期待一下《心靈獵人》系列從一開始就一直鋪墊的變態殺人狂BTK(捆綁,折磨,殺害),


大衛·芬奇的這部劇告訴我們:人,才是最可怕的魔鬼


看看這個王炸最後究竟會爆出什麼樣的火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