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方法

河南省南陽市地處亞熱帶向溫帶的過渡地帶,屬於大陸性季風溼潤半溼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4~15.7℃,年降雨量709mm,自東南向西北遞減,年日照時間1898~2121h,年無霜期233d,適宜絲瓜生長。

基於此,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立足當地實際,根據多年試驗示範和生產實踐,總結出絲瓜綠色高產栽培技術。

絲瓜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方法

1地點選擇

應選擇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土層厚實的黃壤土或沙姜黑土種植,且要求土壤pH值在7.0左右。

2育苗、定植

在驚蟄前後育苗,4月15日左右定植,使用地膜加小拱棚育苗的,定植時間為3月底,使用地膜育苗的,可在4月上旬定植。一般在氣溫、地溫穩定,天氣晴朗時定植。定植前土壤要施用生物有機肥100kg,過磷酸鈣50kg,48%硫酸鉀複合肥50kg,條施。定植時要求行距5m,株距0.5m,—穴雙株。

絲瓜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方法

3搭建絲瓜棚區

栽種絲瓜必須搭建棚區。可用水泥建造支柱,相鄰兩支柱間間隔5m,柱高2m,棚區先用鋼絲在行間固定,每25m²縱橫四道再用黃金繩編織縱橫八道的網狀,以使其能夠撐得住絲瓜採摘時的重量,同時可以經受大風大雨天氣。

絲瓜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方法

4肥水管理

絲瓜定植後,沿柱子鋪設滴灌管道,採用滴灌方式,水肥一體化管理。絲瓜整個生育期需肥量大,在初果期要施一次重肥,肥料以含有腐植酸、微量元素的高氮高鉀肥為主,每667m²施20kg;在結果時結合澆水,採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每15d施用一次碳能肥,每次每667m²施用5kg,在補充營養元素的同時防止絲瓜早衰。由於絲瓜需水量大,在中後期根系易腐爛,新根出現速度慢,可施用甲殼素黃腐酸鉀水溶肥防治根系腐爛,促生新根,保證根系對養分的吸收。

絲瓜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方法

5田間管理

1)壓蔓:絲瓜蔓生長到40~60cm時必須進行壓蔓。晴天壓蔓,需從田地中間開一條溝把藤蔓放到溝中用土埋住,下雨天則直接在地面上壓住蔓即可。

2)打頂:在第一個絲瓜著穩以後,把頂打掉,促使第一瓜迅速生長膨大,然後留一側枝桌第二瓜,以此類推。

3)吊瓜:絲瓜在生長過程中易彎曲,因此需採用一定措施將絲瓜拉直。吊瓜所用吊掛物不能太重,太重絲瓜容易斷裂,但也不可太輕,否則起不到拉直作用。

絲瓜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方法

6絲瓜病蟲害防治

6.1絲瓜病害表現和防治:(1)絲瓜病毒病:絲瓜全株均可能受害,表現為植株矮小,新葉幼嫩部分蔓梢畸形,葉片變小,皺縮發脆,凹凸不平,節間短而細,出現黃綠相間的褪綠色小環斑;老葉上出現濃綠色和淺黃色病斑,後期產生枯死斑。發病後開花著果少,果實發育不良,瓜瘦小,甚至不結果,呈扭曲狀畸形,嚴重時甚至絕收。

防治方法:1)施足底肥,每公頃施用生物有機肥1500kg,控制氮肥,增施鉀肥。2)培育無病壯苗,在2~3片真葉時,可噴施天達-2116壯苗靈(抗旱壯苗型)600倍液增強抗性。3)做好蚜蟲和煙粉蝨防治。4)發病初期可噴灑6%寡糖•鏈蛋白1000倍液增強抗病性5)清除周圍雜草,田間作業儘量減少植株傷口,發現病株及時拔除。

絲瓜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方法

(2)絲瓜蔓枯病:主要為害絲瓜的莖蔓,也可為害葉片和果實。植株感病後,莖蔓的基部分枝或近節處出現褐色病斑,之後病斑逐步縱向蔓延,後期病斑上密生黑色小點,有時還可溢出深色膠狀物質,最終莖蔓枯死。葉片感病後多出現不規則形大塊暗褐色溼潤狀病斑,病斑多自葉緣呈”V”字形向內發展,少數可在葉中部發生,其上密生小黑點,病斑常破裂。果實感病後,病斑近圓形或為不規則病斑,邊緣褐色,中部灰白色,病斑下面的果肉呈黑腐狀。防治方法:可用25%的吡唑醚菌酯1000倍液,3%的多抗黴素1000倍液噴霧防治,嚴重處可進行塗抹防治。

(3)霜黴病:該病主要為害葉片,病菌可以孢子囊借風雨進行傳播為害,中溫高溼的陰雨天氣發病嚴重。感病後植株葉片受葉脈限制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背面出現白色黴狀物,後期病斑背面長出紫黑色黴層,葉片由黃變褐,甚至乾枯,不穿孔,不易脫落。防治方法:1)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田塊,控制溼度,及時摘除下部老葉、病葉。

絲瓜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方法

2)發病初期:可用58%甲霜•錳鋅5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8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72%霜脲氰•錳鋅600倍液交替使用,噴霧防治,間隔7~10d噴施1次,連噴2~3次。

(4)白粉病:該病主要為害絲瓜葉片,為害初期葉片上形成白色粉狀斑,可擦掉,嚴重時表面生有白色粉狀黴層,後期黴斑長出黑色小粒而後擴大發展成圓形病斑,葉片變黃乾枯。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乾溼交替發病重。

防治方法:1)及時摘除發病老葉。2)每667m²用12.5%的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20g+25%咪鮮胺20g或30%氟菌唑乳油5000倍液交替噴施防治,7~10d噴施1次,連噴2~3次。噴施時要求用藥均勻,且要打透。

絲瓜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方法

6.2絲瓜蟲害表現和防治:(1)斑潛蠅:斑潛蠅又叫“鬼畫符”,幼蟲孵化後在葉肉內鑽蛀為害,嚴重時縱橫交錯,導致葉片發黃、枯焦甚至脫落,影響光合作用,導致絲瓜產量和品質下降。

防治方法有:1)及時摘除被害葉片,消滅部分幼蟲。2)使用黃板誘殺成蟲。3)發病初期用1.8%的阿維菌素1500倍液或70%的滅蠅胺1000倍液或19.8%的阿維•殺蟲單1500倍液交替使用,間隔7d噴施一次,連續噴施2-3次。

(2)蚜蟲:蚜蟲主要在葉背、嫩莖上刺吸汁液,導致葉片出現針眼狀小點,並逐漸捲曲,同時致使植株矮小,嚴重時萎蔫,生長點枯死,並傳播病毒病,造成的為害遠大於蚜害本身。防治方法有:1)清除田邊雜草,降低蟲源基數。2)黃板誘殺。3)選用50%烯啶蟲胺•吡蚜酮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或25%噻蟲嗪5000倍液噴霧葉背及嫩梢防治。間隔7d噴施一次,連續防治2~3次。

絲瓜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方法

(3)根結線蟲:植株遭受根結線蟲為害後拔出病株,可見根部產生大小不等的瘤狀物或根結,剖開後可見其內部有許多白色細小雌蟲,即根結線蟲。根結線蟲為害後,絲瓜植株發黃矮小,植株地上部生長緩慢,中午前後地上部打蔫,嚴重時整株停止發育。防治方法:可用1.8%的阿維菌素進行灌根,或採用20%噻唑磷水乳劑隨水滴灌或兌水2000倍噴施、澆灌移栽窩,也可採用2億抱子/g淡紫擬青黴穴施於種子或種苗根系附近,每667m²用量為0.5-1.0kg。

絲瓜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方法

7採摘

絲瓜持續結果能力強,在夏天結果較快,2~5d可結一次果,採摘時間最好在早晨,採摘時要把絲瓜剪下來,不要用力扯,以免扯斷藤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