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有性别歧视?有人种歧视?有儿童歧视?

对新冠肺炎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感觉到复杂。

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发布了一份新冠肺炎研究报告,对7万个病例(含确诊和疑似)进行了统计,已确诊的4.4万余个病例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占51.4%,女性为48.6%。在死亡率上,男性患者死亡率大约为4.45%,女性患者为1.25%,男性是女性的三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老年男性患者的死亡率高达9.47%。难道新冠肺炎更“偏爱”男性?

无独有偶!上海同济医学院学者发表的论文,指亚洲人的细胞中ACE2基因表达比白人和非裔美国人更高,表明亚洲人相比于其他人种可能对于新冠肺炎病毒更易感。一时间引起广泛热议。

还有,根据国家CDC的报道,在44,672新冠病人中,20岁以下年龄组的病例只有965例,占2.2%,还是远远低于该年龄组占全国总人口24.1%的比例。难道儿童和青少年真的不易感染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有性别歧视?有人种歧视?有儿童歧视?

男性患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烟瘾导致的,吸烟者肺组织中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新冠病毒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吸烟者。

亚洲人和白人肺部组织中的ACE2基因表达没有显著差异。Cai的研究结果表明,亚洲人比其他人种更易感的研究结论并不靠谱。

儿童不易发病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谜团未解。儿童感染率低究竟是什么原因?儿童真的不容易感染还是接触机会少还是病情轻没被发现?儿童发病轻又是什么原因?粪便持续排毒是否有传染性?

每一项研究都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确认,每一个结果都需要审慎对待和验证!

新冠肺炎,有性别歧视?有人种歧视?有儿童歧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