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一中沈楚怡:牽線“戰疫魔”,隔空“引悟結”丨防疫有我·課程助力

人生三十載,沒有過過這樣的春節。 正月初七的時候,我的朋友們在微信群裡發消息來說,因為不能開工終於能跟我(教師)一樣有個寒假了,我在手機這頭卻哭笑不得,事實上我和我的同事們從正月初五開始就進入了急行軍般的工作狀態了。

西安高新一中沈楚怡:牽線“戰疫魔”,隔空“引悟結”丨防疫有我·課程助力

本文作者、西安市高新一中初中校區思政課教師沈楚怡

在全民廚藝大比拼、開發居家休閒娛樂新技能的春節假期裡,我們的工作群裡的信息卻一直在跳動,我和同事們一起,在研究怎麼能更好地利用網絡讓學生居家完成初三的複習。大家相互提意見、出點子、磨方法、定方案。最終討論出了採取錄製微課通過公眾號發給學生的“空中課堂”模式。為了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學習效果並予以針對性指導,經過再三討論,大家又決定通過“空中課堂”與釘釘直播答疑相搭配的特殊上課模式實現抗疫和上學兩不誤,並安排了四本書網絡複習課的任務分配方案,著手從八年級下冊開始。

西安高新一中沈楚怡:牽線“戰疫魔”,隔空“引悟結”丨防疫有我·課程助力

好不容易定下方案,又馬不停蹄地開始研究錄課軟件、公眾平臺、直播平臺的使用方法,緊張地進行微課的錄製和上傳。當全民都在調侃老師當起了主播時,我們心裡卻清楚,我們真不是主播,主播的核心目標是觀眾看得高興願意留下來接著看,只要觀眾高興就ok啦,今天到底播的什麼內容、觀眾真正收穫了多少都不重要。但是對我們而言,我們學生到底學到了什麼,學到了多少,卻至關重要。我們需要考慮學生在屏幕那邊的狀態,怎樣避免學生跑神,怎樣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課程中,因為這種特殊的上課形式,是老師們新的挑戰。

西安高新一中沈楚怡:牽線“戰疫魔”,隔空“引悟結”丨防疫有我·課程助力

我拿到的第一個課題是《保障憲法實施》的複習網課,這是八年級下冊的硬核內容,重難點很多。這節網課由我負責備課和製作。距離學生學這課已經過去快一年了,學生到底還記得多少、掌握著多少?本課的易錯點、考點是什麼?該怎樣停頓給學生留處理接受信息的時間?怎樣能讓學生高效地掌握本課的框架邏輯結構和重難點知識?這些細節都是備一節課需要細緻思考的問題。平常上課,我們工作坊的老師採取的都是“引悟結”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互動、啟發學生思維,實現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然而線上課,老師不能直觀地看到學生的反應,也不能與學生有效互動,如何避免出現“滿堂灌”就成了重大挑戰。經過多次地預設和推翻預設,並和同事們討論爭論,最後還是決定繼續在“空中課堂”使用“引悟結”模式,用視頻微課突破重難點,然後搭配上配套的填空和練習,讓學生在觀看微課時,寫下通過老師的“引”得到的“悟”,並與老師一起得出“結”。為了能夠進一步指導學生,防止學生在“悟”和“結”出了偏差,我們要求學生把配套練習上傳到網上以便我們批改並對他們進行進一步地指導。

計劃容易執行難。真正錄起課來,還有不少新的挑戰。腦子告訴我“你會用這個軟件、平臺了”,而手告訴我“不,你不會”,反覆地嘗試並在網上尋求幫助,磕磕絆絆才完成了第一次錄課。隨著停課不停學的任務的推進,我也陸續收到了自己的後續任務,不斷前行。

“停課不停學”之初,我曾跟學生許諾我們三月初肯定在校園裡相見,如今已然三月中旬了,院子裡桃花、杏花已爭相開放,我卻依然只能在網上陪伴學生前行。不過我們堅信,在校園裡相聚的美好日子不遠了,畢竟,春天已然來到了。


延伸閱讀:


作者:沈楚怡(西安市高新一中初中校區思政課教師,王義群陝西省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學科帶頭人工作坊成員)

西安高新一中沈楚怡:牽線“戰疫魔”,隔空“引悟結”丨防疫有我·課程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