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疫”為鏡,自然資源一體化的若干思考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家重大戰略,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提升需要數字化的手段來撬動,對於自然資源部門國家也賦予了新使命和新的職能,我們需要以“簡化、共享、增效、智能、創新”為理念,聚焦改革、轉變理念、因地制宜、創新範式,利用新一代智能信息技術,打造項目高效審批、資源高效配置、空間高效統籌的自然資源一體化,真正實現人合、事合、心合。

一、自然資源領域數字化轉型需要創新路徑

一個城市的規劃需要定戰略、定方向、定目標、定指標,信息化的建設亦是如此,提升機構管理效能和治理能力,需要通過信息化加快組織機構願景落地實施,也以此為契機,站在更高的視野,對業務流程、數據資源、技術架構、服務運維等方面總體設計、統籌規劃、明確路徑。一是定向把脈,通過全方位調研,摸清家底理現狀,對信息化現狀做“透視”,這是基礎也是基石;二是尋醫問診,彙集國內外案例,學先進找差距,明確自身位置,這是方向也是鑰匙;三是制定處方,理清業務脈絡,明確業務導向,八大體系設計,明確宏偉藍圖,分期路標規劃,明確實施路徑,設計建設方案,這是路線也是落實。

二、自然資源的一體化首先是業務的一體化

自然資源的業務是“互聯網+”的關注民生服務的業務,是“山水林田湖草海”生命共同體的業務,是“編徵批審供建驗登服”的全生命週期業務。業務的一體化融合需要梳理自然資源的全局業務體系、劃分事權、打通業務事項之間的關係、開展業務標準化以及優化業務流程等工作,深度融合規劃、土地、礦產、測繪、海洋等業務,建立健全從源頭保護、開發利用到末端修復治理的“全生命週期”業務管理體系,打通外部服務與內部政務,形成有機融合、互相貫通、前後一體的自然資源管理業務體系,推進機構改革後的業務整合與優化。

三、以數據驅動的思維推動數字化轉型突破

機構改革以人為本,管理閉合以業務為綱,系統建設以數據為脈,數據驅動力的提升是要從數據視角出發,在數據中洞察,在洞察中思考,從而驅動管理和治理。面向業務域組織數據,基於業務平臺、業務應用、業務庫分析組織調查監測、確權登記、資產管理、用途管制、開發利用、綜合監管等數據;面向分析域分析主題,形成數據基礎平臺、數據分析應用、數據分析庫的數據分析體系;面向治理域治理數據,明確數據主題、確定數據對象、繪製數據地圖、形成數據參謀,建立專門的數據團隊,探尋行業數據規律,發現用戶數據核心價值,研發和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建立數據運營生態,進而推動數據驅動的科學決策、精準治理能力建設。

四、 打造新形勢新機構下的自然資源應用

在業務一體化的基礎上,做到助暢通,保障政令上傳下達;保應急,重大事項、重大項目有序落實;全監管,過程監管、風險防控、信用認定;促共享,系統互聯互通、數據交換共享。以“保留、新建、升級改造和廢除”為原則,結合業務應用需求,設計自然資源應用體系,在保障滿足實際應用的前提下,建立支撐各條線業務管理和數據服務的智能化應用系統,打造門戶信息統一聚集、綜合政務統一調度、業務審批協同高效、監管決策精準及時、移動辦公隨時隨地的自然資源智慧應用體系。

五、技術中臺為自然資源一體化保駕護航

中臺是一種能力輸出,既是無形的管理能力體現,也是有形的技術能力保障,為了更好的支撐和滿足自然資源一體化信息系統的“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縱橫銜接”要求,基於自然資源一體化的現狀,通過引入雲計算、大數據、微服務等新技術,形成自然資源一體化技術中臺,聚焦自然資源一體化的業務特性,採用微服務架構模式,通過服務總線,將門戶、應用系統、業務流程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邏輯整體,從而支持自然資源一體化業務的管理。

數字化技術賦能自然資源一體化,需要貫穿領業務、數據、應用、技術等各方面全面推進,通過服務以“窗”軸點、治理以“地”為錨點、管理以“合”基點、共享以“圖”為特點、創新以“智”為起點的多點開花的景象,讓業務搭橋、數據連線、技術引路、應用落腳助力自然資源管理突破。

以“疫”為鏡,自然資源一體化的若干思考

自然資源一體化專題

1.以“疫”為鏡,自然資源一體化的若干思考

2.自然資源信息化頂層設計的棋盤、棋路、棋經

3.自然資源業務流程優化到流程自動化

4.自然資源業務數據治理與價值挖掘

5.自然資源一體化的智慧政務服務應用體系

6.自然資源體系下的多維度監督監管

7.自然資源一體化總體架構的中臺化

以“疫”為鏡,自然資源一體化的若干思考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持續關注“DIST上海數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