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女排中,惠若琪真的败坏了中国女排良好的风气吗?


首先,三次过网、不能连击等规则,每个球一秒左右的处理时间,决定了排球是项极为强调团队配合的运动,特别是瓜队现在行云流水、赏心悦目的战术体系,更是把整体打法推向了极致,每一个位置都不可或缺。


在中国女排中,惠若琪真的败坏了中国女排良好的风气吗?


开始答题,说作用就不提伤病、精神了,简单说说吧。

惠若琪经历了伦敦、里约两个奥运周期。伦敦周期是瓜队低谷,奥运止步八强,亚洲沦为第四,坦白说,小惠不属于超一流的天才,个人能力抗不起瓜队和一流强队抗衡,但以21岁的年龄就成为瓜队主要攻手也不容易了,伦敦共打了六场比赛,她三场得分全队第一,当时的主攻线除了她还有大梅和楚金玲。在这个周期,惠若琪主要作用是在瓜队新老换代,实力严重下滑的时候,撑起了瓜队的进攻,但无法达到一流强队的水平。


在中国女排中,惠若琪真的败坏了中国女排良好的风气吗?


里约周期郎导接手开始重塑瓜队,惠若琪成为队长,随着朱袁张的崛起,也转型为保障型主攻,主打朱婷对角。受诟病比较多的是里约打巴西那场,状态确实不好,前排不下球,其实小组赛发挥也不好,瓜队整体低迷。此后对荷兰和塞尔维亚状态恢复,后排保障作用明显,进攻有效分担了朱婷的压力,两场得分也都是全队第二。另外,有人可能没注意,惠若琪发球得分大会第四、全队第一,而且失误率极低,89发只有4失误,最具代表性的是半决赛对荷兰,几局反超或拉开比分都是在惠若琪的发球轮。里约周期惠若琪的重要性,从2015世界杯伤退时,郎导竟然当众落泪就看得出来了。惠若琪在这个周期的主要作用,一是作为队长和老队员协助郎导完成了瓜队的重建,二是顶起了朱婷的对角,实现了郎导战术体系的构建。这个体系是郎导为瓜队量身定制的,也是瓜队现在的主打体系,只是惠若琪换成了张常宁,徐云丽换成了苹果,杨方旭换成了小宇......忍不住再说一遍:行云流水、赏心悦目,把整体打法推向了极致!

最后,所谓扭头,还有所谓视频为证,只要她们一起打过比赛!我是瓜队团粉,家乡也没有排超,没有地域属性,我只是觉得:每一位正在或曾经为国家奋斗过的人,都值得也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更何况是为国家拿命拼过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