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為什麼愛嘮叨,有什麼方法改變嗎?

開心良品


媽媽所謂的“嘮叨”,是看心情來區分的。當你心情好的時候,聽著不覺得煩,有時候還很受用;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感覺她是站在你旁邊不停的囉哩囉嗦。那媽媽為什麼愛嘮叨呢,大致可以分為一下幾點:

愛之深,疼之切

孩子從娘肚子到長大些,幾乎是一天都沒有離開過媽媽。突然離開了媽媽的視線,媽媽心裡是萬般不捨的。但是為了孩子的獨立,為了孩子的成長,只能狠下心來,放他去歷練。就是在這種必須放而又捨不得放的心理作用下,總感覺自己要叮囑兩句,才能放心!可孩子呢,不能理解做孃的心,就認為是囉嗦,是嘮叨!

就像我小的時候,去外面我媽媽就一再囑咐:走在路上看到狗,尾巴翹起來是正常的,你要怕它,就故意蹲下撿石頭,狗以為你拿石頭砸它,它就趕緊跑了!狗的尾巴拖在屁股後面的狗是瘋狗,看到了要離遠點,被它咬到了很可怕的。

看到地上有電線要繞開走,怕萬一有電呢。看到大貨車,也離它遠些,不能搶著走……說了好多遍,臨出門的時候還有再重複一遍,記住啊,別忘記了!

身體差,脾氣壞

作為生過孩子的母親,氣血不足,容易頭昏腦脹;再加上操持家務,孩子的教育,外面工作的事情都是很需要精力的!這樣也是很容易引起媽媽愛發脾氣的。脾氣來了,沒有地方傾瀉,就會自言自語的罵罵咧咧。這會要是孩子在哪裡給她添了堵,那就要嘮叨好一會兒。

女人的身體不好,脾氣真的不好。脾氣一不好,就愛嘮叨!作為媽媽的至親,知道這一點了,要多理解媽媽的不容易。懂事,聽話些。積極的幫媽媽調理身體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的辦法!

婆媳關係不好

婆媳關係也是一個家庭裡很重要的關係。婆媳之間沒有磨合好,媽媽也是很愛嘮叨的!

而媽媽所有的這些情緒,都被這個家庭裡面最小的成員——孩子看在眼裡!那在孩子的眼裡,媽媽就是一個不停的在說話的人

只有搞清楚了媽媽愛嘮叨的原因,就能夠理解媽媽的嘮叨。知道了原因,可以試著幫助媽媽解決問題。所有的事情都順心如意了,媽媽就是笑容多,嘮叨少了!


忘惘倆旺


媽媽愛嘮叨很正常,因為愛你才會嘮叨你,我剛出來打工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那時年輕,也很少打電話回家,愛玩,每次打電話媽媽總是嘮叨,照顧好自己什麼的,過年回家的時候我發現,一年不在家的時間裡,媽媽頭上舔了很多白髮,回家第一眼看到爸爸媽媽,我就紅了眼眶,從那以後我隔幾天都會給爸媽打電話,現在都是用智能手機了,所以幾乎隔天就會和爸媽視頻,雖然沒什麼聊的 但是閒話家常,每次都能聊個把小時,父母年紀慢慢大了,如果能陪伴在身邊就更好了


越挫越勇的樂樂


我勸你還是別改變了,自家媽媽嘮叨是幾乎很多人都有的經歷。我媽就是這樣的,我之前也想努力改變過,後來就放棄了,因為媽媽早已經習慣成自然,惹她生氣回頭挨削的還是自己,忍著吧。

我今年31了,我媽也已經50多歲了。看電視永遠喜歡邊看邊說,她總認為你看不懂看不明白,她要給你解釋解釋,比如:這個人在上幾集做了什麼壞事,這個人是個好人被冤枉了,你看看這個人乾的事情多麼令人生氣,這片真是好看的很......,你能理解你想安安靜靜的看會兒電視,老媽在旁邊不停的給你解釋或者發表自己觀點的那種心情嗎。我都不知道我是在看電視還是在聽她不停的說,電視聲加上她的說話聲,耳朵旁邊一直嗡嗡的響,更鬱悶的是看戲曲頻道她會一邊看一邊跟著唱,那時候還不允許你換臺用眼狠狠的瞪著你。嗯,自己的老母親,忍著。

只要我屋裡垃圾桶滿了沒有倒掉或者地髒了沒有拖,我媽就會一邊幹著活然後一遍遍的數落著你怎麼這麼懶,有時候鄰居來家裡串門閒聊時候也爆你懶惰的“料”。只要她洗衣服,會一遍遍的問你還有什麼衣服需要洗,你給她一部分她拿走之後等會兒還會再來問一遍,好吧,自己的娘,嘮叨就嘮叨吧,起碼是為自己好。

中午做飯之前問你想吃啥,晚上做飯再問一遍,等你準備熄燈睡覺了再去你屋裡問你明天早上想吃啥。早上想睡個懶覺,不停的推你屋裡的門就進去,一會兒掃地,一會兒拖地,一會兒找東西,每次進去都要喊你起床,你想個睡個懶覺也是很難的。

更甚的是冬天天冷坐被窩裡開著空調看手機不想下床,她端一盤瓜子坐到你的床頭一邊盯著你看手機一遍咔咔的嗑瓜子一遍罵你,整天看手機眼睛都近視成什麼樣子了,把手機使壞了怎麼辦,如果手機會說話一定會罵你這麼累它......,那時候我的內心都是崩潰的。

媽媽平時嘮叨的事情真的挺多的,雖然有時候讓人很無奈,但是嘮叨裡面滿滿的都是關心,我想大多人都體會過這種嘮叨的愛。我們現在長大了,但是父母變老了,尤其是父母年齡越來越大的時候都希望孩子能陪在身邊,很多年邁的老人都是很黏自己兒女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努力工作,好好的過日子,給父母一個安穩的晚年生活。


花窗獨酌


媽媽愛嘮叨總感覺就是當媽的天性!我小時候媽媽總是嘮叨,多吃點飯,這些東西吃多了會不消化,別吃太涼的東西,吃這麼急幹嘛別燙著,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天兒這麼熱怎麼好穿這麼厚,作業寫完沒,看書離遠點,…………太多太多的嘮叨了,總之你幹什麼媽媽總是會嘮叨一次,每次語氣也是感覺很生氣似的,我也是感覺很委屈,後來長大結婚生子,當了媽媽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天天各種嘮叨!孩子聽的嫌煩,還出現了叛逆!自己總感覺是對孩子的關心怎麼孩子會這樣!想到自己的媽媽,小時候也是各種不耐煩和反抗,現在才感到是媽媽的愛,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雖然媽媽的方式當時看上去是那麼難以理喻,想想還不是自己總也是惹得媽媽生氣,做的事總是讓家裡雞飛狗跳!媽媽不是真就是想讓你事事順從,而是想讓你事事都能做的更好!嘮叨也是一種鞭策!當你老了也許會感覺媽媽的嘮叨是一種幸福!


然Lily然


媽媽的嘮叨,是一種愛的表現。小時候喜歡為什麼大了不願意忍耐煩躁了呢?

1、孩子小的時候,什麼都不懂,覺得媽媽的嘮叨很有趣,嘮叨中教會了很多知識,懂得了生活常識。知道天冷要穿衣、吃飯不能挑食、回家不能玩要寫作業。在媽媽嘮叨中學會了慢慢走路跑太快摔跤、睡覺蓋好被子不著涼。孩子很喜歡媽媽絮絮叨叨的嘮叨,覺得有趣。

2、孩子大了,自己看的書比媽媽還多、學到的知識比媽媽還深,拿起電子產品比媽媽還玩的溜,談起事情來媽媽根本不懂、不會。和媽媽溝通越來越少了,自己越來越進步,媽媽卻越來越落後了,當媽媽還在一遍遍重複十幾年前的話“吃飯不要挑食、睡覺蓋被子、好好學習”,這些話聽了十幾年,聽得都膩了,就覺得媽媽嘮叨的讓人受不了。

孩子一天天大了,但是媽媽卻還依然當孩子是小孩子,看不到孩子的進步,還用老思想去教育,必然引起孩子的不滿。

1、媽媽要信任孩子,放手讓孩子獨立去做事情,做一個“守望者”,而不是“包辦者”。

2、媽媽要進步,三歲之前孩子要你細心看護,你可以全職在家混日子,孩子三歲以後幼兒園、六歲小學以後,你依然在家看電視追劇、孤芳自賞、不求進取,一天天一年年,孩子肯定會覺得自己媽媽沒用,沒一點自我,媽媽該學習該工作該進步該提升了。

3、孩子要學會體諒媽媽,即使想法不同、思維不同、興趣愛好不同,但是媽媽的愛,那是不變的。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媽媽的嘮叨,也是一種愛的表現,學會珍惜。

願每個媽媽的愛都不被辜負!


水色煙光


媽媽為什麼愛嘮叨?很高興我能表達我的看法

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媽媽就在教自己的孩子做表情、說話、爬、走……當你學會爬的時候,總愛抓東西往嘴裡送,媽媽看見後,迅速的制止你的行為,告訴你什麼是不能吃的;當你上學了跟同學打架了,她會責備你,衣服穿少了,她怕你著涼也會說你;你找工作受挫了,她會安慰你;你結婚了跟老婆吵架了,她會罵你!當你嫌她嘮叨個沒完沒了的時候,她只會一個人躲到房裡偷偷抹著眼淚……

媽媽總愛嘮叨,其實這是做孩子最大的幸福,因為她疼你愛你,在她的眼裡,你永遠是孩子,哪怕你已經為人父母!也許當她有一天不再嘮叨了,你還會不習慣,還會想念的!

所以媽媽的嘮叨,沒有辦法改變,也不可能改變!

希望你能好好珍惜媽媽嘮叨的日子!也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些什麼。謝謝!



領昱情感絮語


媽媽為什麼愛嘮叨?那是因為媽媽愛你,所以她才在你身邊嘮叨。要是換上別人,你的媽媽懶的理他。

這位友友,也許你現在還年少無知,還不知道什麼是孝。等你什麼時候長大成熟了,你就可以明白當年媽媽為什麼會嘮叨你了。

有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裡面就有這樣一句歌詞,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

當你到了50歲以後的年齡,在回到家裡後,能夠叫一聲媽媽,我告你說,你比什麼都幸福。更別說你的媽媽愛嘮叨你了。

我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兒子年過半百了,他的媽媽在家裡體弱多病。

這個兒子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兒子,每天無論回家多麼忙,都要去媽媽那裡看看她老人家。

有一次,兒子來的遲了,媽媽捨不得吃飯,就是等著兒子回來再吃飯。

可是一等一不來,70多歲的媽媽竟哭了起來,

等到過了晌午的時候,兒子匆匆趕到媽媽的床前。

沒有想到媽媽竟然用柺杖打了一下兒子,雖然有些疼,但是兒子高興的不得了。

兒子笑著對媽媽說,小時候我不懂事,經常惹你生氣,你一打我我就跑了,現在你用力氣打我,我真的感到幸福啊!

我要是能再挨你打我20年,那是我一輩子的福氣啊。

並且又對媽媽說,家有一老,家中之寶。

高興的媽媽竟然坐了起來,看著兒子笑的合不上嘴了。

那種笑容的幸福快樂,只有他們母子二人才能體會得到。

這位友友,你說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一下媽媽嗎?

我說你千萬不要再有這樣的想法,去改變一下你的媽媽,就像你不喜歡媽媽嘮叨一樣,難道你的媽媽就要改變你一下不成嗎?

古時候就有二十四孝感人的故事,哪一個故事不都是一個孝字當先。

我可以像這麼跟你說,如果你連自己媽媽的嘮叨都聽不進去,你說你還能聽進去誰的話呢?

你要知道百善孝為先!

一個不尊重媽媽的兒子,那一定不是一個好兒子。

宋朝的元帥岳飛,那可是一個大孝子啊。“岳母刺字”的故事我想你應該是知道的吧?“精忠報國”就刺在了岳飛的背上。

這四個字激勵著岳飛精忠報國,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國家之棟樑。

你說你媽媽嘮叨了幾句,你可就受不了了。如果說你的媽媽打了你幾下,你又該如何呢?那你將來長大後何以談得來感恩母親,報效祖國呢?

這位友友,我勸你不要整天都在想辦法去改變你的媽媽,而你要想辦法怎樣才能改變一下自己就好了。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心胸開闊起來,容得下自己媽媽的嘮叨。免得自己的媽媽不在了,到了哪個時候你再想聽媽媽嘮叨,也聽不到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由此可見,媽媽嘮叨你,那是因為你是她的孩子,他愛著你所以她才嘮叨你。要是換上別人,你的媽媽才不會理他呢。

另外,你不要整天想辦法去改變你的媽媽,應該改變的是你自己,不是你的媽媽。

好了友友就分析到這兒吧!小夥伴們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都留言評論一下吧!如果你喜歡我就關注我。我是中國情感喬存興


情感V觀喬存興


媽媽總是愛嘮叨自己的孩子,這是大部分的母親都會對孩子做的事情。媽媽總是嘮叨自己的孩子其實是想對自己的孩子好,只是沒有適當的表達方式而已。

我們對於母親的嘮叨,應該出於理解的態度,因為“樹老根多,人老話多”,畢竟隨著你慢慢的長大,媽媽也在慢慢的變老。

第一,對於一個正直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孩子的媽媽也剛好步入了更年期,更年期和青春期的共同特點就是生理和心理的變話,這時候媽媽和孩子之間的矛盾就會增加,媽媽就更容易去嘮叨自己的孩子。

第二,由於媽媽對孩子由衷的關心,各種各樣的千叮嚀萬囑咐,母愛就是這樣,想把自己孩子一切的事情都準備好、叮囑好。

第三就是代溝問題,畢竟家長和孩子之間是兩代人,生活的年代,教育和文化都存在著差異,媽媽只不過也是看不慣你們現在這個年代的人做的某些事情才會和自己的孩子嘮叨。

其實對於媽媽總是嘮叨自己的情況,作為孩子應該需要理解自己的父母,畢竟父母也是出於好意,是出於對我們的關心才對我們嘮叨的。

其次就是需要去諒解我們的父母,在他們說錯話或者做錯事情的時候不要太較真,因為他們也不是有意的。出現矛盾的時候也不要直來直去的堅持己見,適當的鬆口可以緩解雙方的矛盾。

最後就是要讓你的父母知道,在他們的眼裡你已經不是一個孩子了,可以讓你的父母放心去讓你做自己的事情,雖然說在父母的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但是你也需要通過行動告訴自己的父母,你也成為了一個可以依靠的人了,這樣你的父母就不會總是對你嘮叨了。


一個任性的作者


媽媽的嘮叨好啊 孩子 如果有一天 媽媽不在你面前嘮叨了 你還不習慣 真的

現在 你覺得父母跟你說的話 太多 就是嘮叨 那是父母關心你 疼你啊

在5.12大地震中 有很多的孩子失去了親人 失去了母愛 他們想聽父母的嘮叨都

聽不到 不要覺得父母的嘮叨是負擔 孩子 說明了你生活在幸福中 比起地震中的

孩子來你真的是太幸福了啊 那些孩子會嫉妒你有爸爸媽媽的愛的 珍惜嘮叨吧孩

子 OK



馬曉靚勵志語錄


首先先分析一下媽媽愛嘮叨的原因:

第一,性格問題。有些媽媽個性生來就是很愛說,很能說,一天從早到晚嘴沒停過,而且自己不覺得煩,卻苦了身邊的人覺得受不了;

第二,出於關心。這是大多數媽媽的通病,怕家人餓了、冷了、累了……,無數次的叨叨該幹嘛幹嘛,或者要求家人要怎麼怎麼,不要怎麼怎麼,該管的不該管的都要說,最經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是為你好!”卻不知束縛太多的愛會讓人受不了;

第三,尋找關注。有一些媽媽的嘮叨其實是在抱怨,抱怨自己的生活太累,沒有自我;抱怨家人對自己的不理解;抱怨沒人真正關心她……於是她想發洩!聽起來就是一堆雞毛蒜皮的事,她卻能囉哩八嗦說一整天,但其實她說的是一堆自己的心酸。

所以,瞭解了媽媽為什麼嘮叨以後,我們需要和媽媽好好溝通,先要肯定的告訴她你理解她,再告訴她你自己的想法,而我們作為子女一定要要讓她感受到子女對她的關愛。我們更不能要求她馬上就有所改變,請給她時間讓她慢慢作出改變,陪她一起見證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