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將推動公共用車電動化,涉公交、出租、物流、環衛等領域

3月18日,工信部官方微博“工信微報”消息稱,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召開視頻會議,聽取行業機構、企業代表對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的意見建議,研究分領域、分區域、分車型電動化的目標、方式及政策措施。工信部下一步將編制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行動計劃,積極提高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等車輛電動化水平。

“工信微報”消息稱,3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視頻會議,聽取行業機構、企業代表對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的意見建議,研究分領域、分區域、分車型電動化的目標、方式及政策措施。

參會人員普遍表示,公共領域用車具有使用頻率高,燃油消耗和汙染排放總量在全部機動車中佔比較大,推動公共領域用車率先實現電動化不僅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產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而且可以同步促進配套基礎設施完善和推廣應用模式創新,對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起到較強的帶動作用。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擬會同相關部門,組織行業力量開展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行動計劃編制工作,積極推動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等車輛電動化水平提高。

此前,在《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中均明確要求提高新能源汽車在公用領域用車中的比例。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汽集團、比亞迪汽車、寧德時代等單位和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根據工信部2019年底公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用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此外,《徵求意見稿》還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分時租賃、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場地用車等領域的應用,實現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此前,多個地方政府已經公佈了公共領域交通全面電動化的時間表。

比如,《山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規劃三期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凡是財政資金購買的公交車、公務用車及市政、環衛車輛優先採用新能源車,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覆蓋。

《上海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8-2022年)》指出,2020年底前,建成區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加快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到2020年,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半徑中心城區小於1公里,外環以外區域小於2公里;到2022年,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市內貨運等行業新增車輛力爭全面實現電動化。

工信部賽迪顧問汽車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吳楚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在經濟、社會、技術等方面都具備了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條件和基礎,但受限於技術、成本、基礎設施、認知度等方面限制,實現新能源汽車對傳統動力汽車的大量替換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在公共領域,比如新能源公交車,有望率先實現全面電動化、新能源化。

以新能源公交車為例,他指出,其推廣有如下優勢:線路固定,極限續駛里程需求穩定且不高,市區公交以低速場景為主;公交車屬於運營車輛,使用新能源車輛可以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並且具有財政補貼等政策優勢;有公交場站的專屬停車位用於充電設施建設,通過班次和線路安排合理規劃充電時間,可夜間充電;公交公司採購及運營,接受程度更高,新能源公交車已示範運營多年,體系較為成熟。

截止2019年9月,全國共有城市公共汽電車67萬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突破34萬輛,佔比達51%,位居全球第一。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