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器”作用增強 人民幣資產吸金底氣足

外匯天眼APP訊 : 新冠肺炎疫情給部分海外市場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在這一背景下,人民幣資產吸金能力如何,未來調控政策應如何發力護航中國經濟等問題頗受關注。17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表示,在多重利好因素支撐下,人民幣資產吸金底氣足。

“稳定器”作用增强 人民币资产吸金底气足

多因素支撐人民幣資產

業內人士認為,全球進入負利率、“資產荒”時期,人民幣資產的性價比和配置價值凸顯,A股整體趨勢向好。

首先,與海外市場相反,目前中國疫情高峰期已過,國內抗擊疫情初戰告捷、已現曙光,人民幣資產成為全球資金“穩定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從受疫情影響角度看,中國已進入復工復產階段,未來趨勢向好。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發展尚未有明確預期。”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

其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十多年來,全球資產配置重點在美國,美國經濟、美元、美股、美債高位震盪,部分經濟體進入“負利率”時代,全球資本面臨再配置,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加。

“對於全球資產來說,過去的優質資產目前看可能成為風險資產,而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吸引力在增加。”魯政委分析,在2008年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就走上量化寬鬆之路,而此邏輯已被疫情阻斷。

再者,在疫情過後,隨著被壓制需求及相應產能得到釋放,部分板塊將現V型反彈。

“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呈現出廣義的V型形態。”招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認為,3月復工復產進度快於預期,GDP增速將自二季度起出現補償性反彈。

價值窪地效應凸顯

業內人士認為,人民幣資產在全球配置中愈發顯示出其配置價值。

“全球市場橫向比較,A股優勢明顯。”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分析,從經濟體量看,美國和中國目前遙遙領先其他經濟體;從市盈率歷史分位水平看,滬深300當前市盈率為11.69倍,A股估值明顯低於美股、歐股。隨著A股開放程度不斷加大,外資進入A股節奏將加快。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全球流動性收縮在一定程度上壓制海外投資者投資需求,而在全球普遍降息背景下,中國債券的吸引力在上升。

“中國成為資產投資價值窪地,並不難理解。”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分析,一是目前中國經濟進入恢復過程;二是中國金融系統相對健康,證監會出臺的資本市場改革政策保證市場在不確定的環境下能平穩運行;三是市場看好中國城市化發展空間和潛力。

政策工具箱不斷豐富

業內人士指出,人民幣資產近期在全球市場的表現說明,中國在政策調控方面有充足準備,政策工具箱不斷豐富將為穩增長減壓護航,進一步增加人民幣資產魅力。

春節以來,監管部門已做好充足政策應對。一方面,資本市場深改正持續優化資本市場生態,提升A股市場投資價值;另一方面,監管部門保障市場流動性充裕。“最具針對性且規模適當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響應來自中國。”橋水基金創始人聯席首席投資官瑞·達里奧16日在哀嘆發達經濟體在應對疫情方面參差不齊的反應後表示,中國擁有更大能力來協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更快地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