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之後,我們談談誰該感恩誰


武漢封城之後,我們談談誰該感恩誰


“感恩”二字,會給受恩人巨大的心理壓力


自發的感恩是一種美好的情感。

你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去創造更好的東西了,你想把這種喜悅跟人分享,如果你還意識到自己的這個能力是從另一個人那裡來的。你就會和他分享,願意給他很多更多。你喜歡這個有能力的自己,你就會對那個人說,遇到你真好。這就是感恩。

是的,這種感恩自自然然發生。

而感恩教育更像是苦情教育,讓你看到母親多麼苦,可還是含辛茹苦地養育了你。

這樣的感恩教育引起的是你充滿愧疚的心理,把你矮化成一個吸了母親的血長大的怪物。這就難怪別人一提感恩,你就不舒服了。

新冠疫情轉緩,有政府人員提出要開展“感恩教育”,許多人批評了他。

開展“感恩教育”,不合時宜。但是網上又出現了另一個關於感恩的爭論。

有人說武漢人民應該感謝全國人民。

有人說全國人民應該感謝武漢人民。

哪個更有道理呢?

全國人民應該感謝武漢人民。因為封城造成了武漢人民的諸多不便,可以說正是因為他們做出了犧牲,才讓疫情不會到處擴散,從而迅速得到控制。

武漢人民應該感謝全國人民。因為四萬白衣救武漢,他們從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終於沒有讓武漢一城的疫情進一步惡化。

武漢人民不出城,其他地方的人安全了,也才能騰出手來救武漢,所以,武漢人民的不出城是利人利己的行為。

全國人民救武漢,武漢人民看到了希望,就能靜心下來,否則如果他們外援無望,也不會乖乖呆在一城,會擅自跑出去外地求救,也就讓疫情擴散開去。所以,全國人民救武漢,也是一個利人利己的行為。

這麼說來,就是兩相抵銷,誰也不欠了麼?那人情太過澆薄了。

其實應該換個說法是,你也感謝我,我也感謝你。

可是,你有沒有再深入思考一下,為什麼武漢人民就敢於坐以待救?

誰給了他們勇氣?

答曰:政府。中國人民政府。

他們相信這個政府,相信這個政府真會組織人力物力來救援他們。

今天上午,武漢103歲婆婆出院了。只要能救,中國真不會丟棄任何一個。中國救的人不會分貧賤富貴老幼。所以,如果真的有些救不了的,萬一不能照顧周全的,政府疏忽或者做不到位的,我們可以去做去補位,而不是在此時一味指責政府。

可是清華大學的秦暉教授不買賬,說:“救災是政府的基本責任,因此不應該感謝政府救災。”

政府救災得力,效果好,人民滿意,那麼感謝一下政府是對政府的鼓勵,讓政府知道自己幹對了,讓政府有成就感,讓他下次救災更努力,這有什麼不好?當然,如果救災不力,那就應該提出批評。關鍵是要實事求是。

又有人拿納稅來說事,我納了那麼多稅,不就是養著你來作公僕的麼?救個災,責職所在啊。

說得好像公僕他就不用納稅似的。

我們互換一下身份,如果你是那位公僕,是不是希望別人能尊重一下?畢竟,他和你,都是在做一份工作,他做的是公僕,你做的是作家。他和你一樣,都是納稅人,那是你在養活他嗎?你想想看,他如果不去做現在這份公僕的工作,他或許當不成作家,但可以去工地搬搬磚,你覺得是你在養活這位搬磚工人嗎?真的,公僕沒有欠你的。你沒必要拿出做主子的傲慢來,在他救你於危難時,還不屑於說聲謝謝。

如果你還是覺得你在養活公僕們,你這麼和他們斤斤計較,那麼如果政府也和你斤斤計較呢?現在救治一個新冠重症患者成本是40萬,請問現在多少人納稅額達到這個數字?如果你納稅了20萬,政府是不是就花了20萬不救了?

當然不是。你會說,一個人納稅或許達不到40萬,但所有的人納稅後彙總去救這幾個患病者,那是綽綽有餘的。

太有道理了。

所以政府的職能就像是一個水庫,平時蓄集四面八方的來水,哪裡乾旱就往哪裡放水灌溉,它具有調節作用。

但這個水庫為什麼能蓄水呢?那是它的工程措施可靠,不會到處漏水,才不會在需要用水的時候竟然無水可用。

水庫能夠蓄水,水流到那裡,我們放心。相應的,我們納稅給了國家,也是相信國家可靠的。這次疫情發生,國家也正展現了這種可靠性,再大的窟窿,我都幫你兜底了!免除了多少重症患者的後顧之憂。

我們把政府的稅收比如為一個水庫裡的水,入了這個水庫,你再也分不清這一滴水是誰的了。現在,水庫是看哪裡需要就會去哪裡灌溉。所以,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他的納稅可能遠遠不夠救治費,那他應該感恩誰呢?

是的,應該感謝全國人民,他們雖然納稅了,但這時候沒有用,用在他身上了。——不管他願意不願意承認,從這次疫情來看,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物資並不是單單看武漢一城的物資,更可以說是舉國同體了,你有我有全都有呀,重要的是這中間的物資調配能力,確保城外的物資也能如同是城內的物資一樣,及時得到利用。這件事體現了,在客觀上他已經和全國人民結成命運共同體了。

這個命運共同體足夠大,才能做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如果一個國家只有“一方”那麼大,沒有其他支援來源,面臨著這麼大的災情,恐怕就是滅頂之災。為什麼我們要說中國的土地一點也不能少?就是要維持我們足夠大,足夠大才能足夠靈活,增大了抗擊風險的能力。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我們是命運共同體,但目前無法和其他國家結成這麼親密的關係,如果你對照一下這次中國和外國關於疫情的應對,你應該慶幸生長在中國。

回到原來誰應該感恩誰的問題,就有意思了,說武漢人民應該感謝全國人民,或者說全國人民應該感謝武漢人民,都對,但都不全面。武漢人民和全國人民,都是水庫裡的水,他們統一稱作人民,在水庫裡是分不清你我的。不由想起《喪鐘為誰而鳴》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


在大海里獨踞,


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


連接成整個陸地。


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衝去,


歐洲就會失去一角。


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無論誰死了,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裡,


因此我從不問喪鐘為誰而鳴。


它為我,也為你。


什麼是“人民”?它就是一個整體,但並不是一個一個的人的群體,就算人民了。我們中的一些具中國公民身份的人,他未必是人民,真的,才會時不時使壞招。被國家組織起來的一群人,在家國一體觀念下有了國家意識、共同價值觀念,才可以叫人民。這樣的人民才更有社會力量,他們與國家命運休慼與共的,是命運共同體。中國人民生活在中國的土地上,保護最大多數的“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中國當然的責任。

所以,不是武漢人民和全國人民誰應該感謝誰的問題,他們本是一體,若硬要說感謝誰的話,你就說感謝那個把我們組織成“人民”的這個國家,她使我們成了兄弟姐妹。

感恩教育太過強硬,容易讓人不適。一個好的社會,一個好的家庭,父母能夠充分滋養子女。子女免於災難,充分成長、成才,都活成自豪的人,感恩心油然而生。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這樣讓人如沐春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