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臣說】春暖待花開

春天終是來了,陽光溫暖了起來,風不再寒冷,漸漸解凍的土地開始釋懷。

一切的一切,都在好起來。是的,一切的一切。

想來,今年的年過得有點特殊,這樣的年那年南方遭受冰雪災害時感受過,但這一次似乎更讓人熬心。所有的恐懼來自神秘,所有的神秘來自未知。當一種從未見過的病毒出現,我們對它是未知的,我們不知道它的性格特徵、行動軌跡、變化規律,於是一切都變得複雜起來。

2020年我們記住了一個名字:冠狀病毒。

與往年一樣,在一年將盡的時候,人們洗盡舊塵,換上新容,充滿期待地準備過一個喜慶的大年,然而未知的災難卻正在張開它嚇人的牙齒,吞噬人們的健康、幸福、快樂,甚至生命。

正是春運的高峰期,縱橫交錯的公路網、鐵路線、航空線路做好了圓一個個思鄉遊子歸鄉之夢的準備,而始於武漢的瘟疫也開始蔓延……

對於渴望在春節假期與親戚朋友團圓的人,這個春節過得少了些什麼。

對於飯店、遊樂場所等想抓住這個特殊節點提升營業額的行業,這個春節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對於文旅產業,更是一次噩夢,一年一度春節黃金週的含金量受到了挑戰。傳統文化活動、迎春燈會、特色廟會、非遺展示、地方美食展覽……這一系列主題性很強的活動,在自身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充分體現的同時,也是帶動春節期間文旅產業的助推器。家庭集體旅遊、傳統文化展示遊、節日休閒旅遊……讓人們享受自然、人文景色的同時也進一步增進了感情。然而是,這一切在2020年春天到來的時候,讓一場猝不及防的瘟疫打斷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全國人民的不懈努力,瘟疫終會過去,一切終會步入正軌。那麼作為正在全力打造文旅產業的大同,如何在疫情之後重振文旅產業,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首先,要努力讓“本地人遊本地”火起來。疫情過後,人們緊張的心理還不會一下子完全調整過來,對疫情的恐懼還需要一段時間平復。而由於在家裡憋得時間太長,都有儘快走出去的想法,所以要抓住人們的這種心理,讓他們走出家門,放鬆心情,在帶入自然感受身邊美好景色的過程中,變得開心、愉悅。春節期間準備的燈展,花了不少心血,如果能在天氣日漸轉暖的時候,繼續對公眾開放,則可以彌補主辦方一定的損失,也可以彌補市民的遺憾。在條件允許的時候,開展開放式文藝展演活動,讓廣大群眾的心情也在春天如花兒一樣綻放。在整個過程中,可以出臺一些本地人遊大同的本地遊、近郊遊的優惠政策,比如半價遊、家庭打包遊等等,如果能趁機讓大同本地人形成小成本休閒遊大同的習慣,樂在大同、吃在大同、遊在大同、購在大同,對促進今後文旅產業的發展,應該也算是好處多多。

其次,讓外地遊客看到我們伸出的橄欖枝。大同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雲岡石窟的厚、大同古城的久、華嚴古剎的奇、恆山懸空寺的絕雖然在國際、國內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與國內其他一些同等量級的景區景點比起來,人們的認知程度還略顯不夠。而市內的九龍壁、渾源的永安寺、律呂神祠、天鎮的慈雲寺、靈丘的覺山寺、廣靈的水神堂這些飽含文化內涵的人文遺蹟更是為許多外地人所不知。另外,其實大同自然景點除了恆山以外,值得一看的地方還很多,比如渾源的千佛嶺、龍篷峪、龍山、廣靈的白羊峪、陽高的六稜山、天鎮的盤山、左雲的五路山、雲州區的火山群、桑乾河溼地等等,這些獨特的文旅資源如果能夠進行充分開發,加大宣傳力度,開發營銷渠道,會成為我市全域旅遊的基礎資源,受到廣大遊客的青睞。有好多外地遊客來大同只看雲岡、懸空寺這些知名景點,看完就走了,不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宣傳營銷上,出臺優惠政策,打造特色品牌,吸引天南海北遊客的目光,升出我們手中的橄欖枝,讓他們走近大同、走進大同,並深入到大同各具特色的山山水水。山西正在全力打造“三大版塊”,而大同下一步將緊緊抓住長城這一版塊發力,文旅部門、營銷機構、旅遊景區、旅行社等應密切關注疫情過後文旅發展大方向,搭船出海,聯合營銷,獲取流量,努力獲得利益的最大化。

與其它任何行業一樣,文旅產業經歷了疫情帶來的劫難,但未來的路還要不斷走下去,偶爾的霜凍可能更能激發一棵大樹向上的意志。經歷了霜打之後,春天的花也許會開放得更豔,只要確定目標,負重前行,文旅的春天肯定會繁花似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