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暴跌了9000多點,是否GDP也同時減少了?

謙喆


理論上講美國股市暴跌了9000多點,那麼也會引起GDP減少的,因為金融本來也是GDP的組成部分,尤其是美國這種服務業為主的國家,金融佔的比重更加高了。

1、各國服務業產業佔GDP的比重

在世界主要的經濟體中,美國的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是最高的,達到了77.37%,當然全球來看,服務業佔GDP比重最高的地區是我們中國的澳門和香港,分別是94.2%和88.53%。

而中國的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52.16%,德國是62%,日本是69%,從這個比例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來,中國是實實在在的製造業立國的,製造業確實很大。在所有主要經濟體中,中國的製造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高達29%,高峰時期高達32%;美國的製造業增加值只佔GDP的11%,製造業強國如德國和日本維持在20%的水平,韓國是27%。

從上面可以看出,美國的產業空心化是由來已久的,製造業佔GDP的比重從1998年的16%,慢慢降低到今天的11%,即便奧巴馬和特朗普喊出了製造業迴歸的口號,也做了不少的動作,但是製造業的佔比還在下滑當中。

2、疫情導致全球股市下跌

這次全球股市下跌到暴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新冠肺炎疫情太過兇猛,而歐洲和美國不夠重視,到現在還無法下定決心給予足夠的抗疫措施。

意大利已經失陷,成為歐洲最嚴重的國家,死亡人數超過2000,累計確診病例27980,明日破三萬是大概率事件,意大利在初期的大意後,現在不得不採取封國的措施;西班牙也在步入意大利的後塵,累計確診病例已經將近1萬例了,死亡人數也達到了342例,昨日新增確診2000人,現在也開始全國封鎖了。

而英國首相面對疫情直接拋出了“群體免疫”的策略,也就是打算讓60%的英國人感染新冠肺炎,然後就有了抗體。這完全是自生自滅的做法,這個策略是能夠讓活下來的人產生抗體,但是代價可能就是數百萬英國民眾的生命,所以這個提議一提出,就遭到了10萬民眾的請願,呼籲政府採取積極的抗疫措施,229名科學家聯名錶示反對“群體免疫”法。

而美國特朗普對待新冠肺炎也一臉輕鬆,認為就是一個加強版的流感,他說和美國的流感比起來,不算什麼,在2019年到2020年的流感季,有3400萬美國人感染了流感,35萬人住院,2萬人死亡,所以特朗普根據這個對比認為新冠肺炎沒有那麼恐怖,甚至連口罩都不倡導戴上。

這是太輕視新冠肺炎了,世界衛生組織都宣佈它為大流行病,也就是在全球具有廣泛的人傳人的特點,傳染性極大,更可怕的是他的致死率,在能夠得到及時充分的治療情況下,死亡率不到1%,但是一旦醫療資金髮生擠兌,那麼死亡率就直線上升,目前意大利全國死亡率超過7%,而重災區倫巴第區的死亡率超過9%,直逼非典的死亡率。

如果美國還是按照當前的態度和措施進行抗疫,一旦疫情在美國爆發,那麼就非常恐怖了,如果真的如美國流感一樣3400萬人感染,那麼醫療資源肯定會被擠兌的,這麼高的死亡率想想就可怕。不敢想,但是資本是理性的,所以股市才會8天3次熔斷,創下了歷史記錄。資本需要把最壞 的事情想到。因為股市就是對未來的預期反應。

3、服務業佔比過高導致美國抗疫方面畏手畏腳

美國對待新冠肺炎也是比較佛系的,這裡有很多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國醫療資源強大,有應對流感的經驗和實力;第二個就是文化和制度原因,導致很難做到像我們這樣的程度,現在即便是做到意大利的程度也是不可能。因為可能會被認為小題大做,最後就吃不了兜著走。除非未來疫情發生爆發事件,導致民眾認可,特朗普可能才會有動力採取強力的措施。

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的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太高了,如果一旦實施嚴厲的防疫措施 ,那麼對服務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一點可以在我們的經濟數據中得到答案,其實我們的工廠開工率還是可以的,但是服務業的開工率依然比較低。

所以,美國很難做選擇,他們只能賭,賭疫情的傳播趕不上治療的速度,然後捱到夏天,然後再結合炎熱的氣溫來控制新冠病毒的傳播,但是悖論就是,你越是不採取嚴厲的防疫措施,那麼病毒傳播就越快,一旦爆發,那麼最後的代價會比現在大得多,意大利、西班牙都是如此。現在採取措施,那麼現在就會遭受經濟損失。但是從股市上看到已經在產生損失了。


壹號股權


如果單純的以道瓊指數來看,從接近3萬點的高度一度下跌至了2萬點,道瓊指數下跌幅度達到了30%,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國2020年的GDP會縮水30%。股市只是經濟指數的晴雨表,但是當美股發生系統性的下跌時,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GDP的增量。


比如當前世界銀行對於韓國和日本的2020年GDP增幅預測是2%左右,但是受到當前石油價格戰以及新型冠狀病毒這兩個黑天鵝的影響,很有可能在未來會出現修正指數將2.6%左右的GDP增幅速率縮減至0%左右。那麼按照當前日本和韓國的影響力度來看,對於當前的美國GDP增速影響而言,確實也是直接性的預估可能會減少0.5%左右,當然還需要觀察近兩個月的時間以及美國第二季度的GDP增長速率。

因為當前石油價格佔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週期都將持續貫徹,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美國這兩個季度的數據統計將會直接影響到它的全年GDP,所以股市作為經濟指數的晴雨表,如果大幅度的下跌,那麼意味著美國經濟將在今年開始出現衰退狀態。而當前美聯儲的零利率甚至後續的負利率都是當前挽救措施之一,可是根據當前市場的反應來看,市場似乎並不買賬。



所以我們可以預測,在今年也就是2020年絕大多數的西方發達國家,它的GDP增長速率都會放緩,經濟下行壓力還是今年籠罩在全世界範圍內的一個共同難題。


晴天財經閣


美股暴跌9000點,總市值大約減少了將近十萬億美元。而十萬億美元市值減少是否導致GDP同時減少?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GDP並不是因為市值減少十萬億就減少GDP十萬億。

美股股市的暴跌,主要是基於經濟增速下滑,以及疊加了疫情,而疫情必然減少消費,諸如旅行,航空,食品,服裝,電子產品以及娛樂的消費。其中,航空行業增長減緩轉為負增長,對美國道瓊斯指數影響較大——因為諸如航空和波音等是前主要道瓊斯成分股。而類似NBA本賽季停賽,直接導致其收入減少達到10億美元。

而從美國股市暴跌來看,一般美國資本市場會非常有效高效地反應經濟前景和預期。而美國古色的暴跌,必然影響美國居民的財產性收入——股票收入。按照美國的養老金和居民投資在企業股票和公司期權的市值來看大約佔比在美國居民資產的60-65%以上。按照目前美國股市短期集中累積暴跌近30%來看,必然造成美國居民的遠期收益減少,從而因為遠期收入減少而減少消費開支,反過來又打壓了美國的經濟增長。

正是因為美國居民在資本市場的的資產佔比在家庭中刺激非常高,約有50%以上,這就導致了美國股市一旦暴跌,受到影響的家庭數量和家庭財產比例,都會受到巨大影響,因而為國曆任總統都非常重視為國股市的暴跌,一旦美股出現暴跌,就會積極干預。而美聯儲也因為美國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和美國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在股市下跌中容易出現惡化,因此,美聯儲通常也會迅速對股市暴跌做出干預——此次,美聯儲在短短四天,就降息兩次,累積達到150個基點。

總結起來說,股票市值,本身是一個虛擬資產,即未必股市下跌多少,現實資產或者GDP就損失多少。但是,股市的下跌,往往預示著金融市場對未來境界的預期,以及因股市下跌,居民財產性收入就會減少。會導致居民減少資本投資和消費支出,從而不利於國家經濟前景。


屠龍刀fei0598


美國股市下跌,並不直接影響GDP ,但是會間接影響GDP,

美國股市總市值龐大,高達幾十萬億美元,一旦出現大跌,就會有大量社會財富灰飛煙滅,美國56%左右資產配置到股票市場,就會導致居民財富大縮水,從而影響消費增加,影響GDP ,但線性之間影響有多大,如何計算是一個難題、

國泰君安宏觀花長春團隊對美股的財富效應即連鎖影響分析指出,美股每下跌10%或影響全年消費支出1%,進而導致產能利用率下降1.2個百分點,這將進一步帶來企業產能閒置和企業融資成本的上升,研究團隊研究發現

股市下跌10%,影響消費支出下降1%,影響產能利用率下降1.2%,影響GDP-0.7%

20%, 2%, 2.4% -1.4%

30% 3% 3.6% -2.1%

現在股市從高位已經下跌30%,按照上述方式推算,會影響美國GDP增速2.1%,實際上美國經濟可能就是零增長了、

所以美國股市下跌,某位領導人心急如焚,就不斷炮轟美聯儲加息太快而降息太慢,認為美聯儲如果不加息,道瓊斯指數可以繼續上漲10000點,但實際上美聯儲降息到零,股指期貨直接跌停熔斷。


杜坤維


一、資本市場屬於虛擬經濟,而GDP是實體經濟統計指標

道瓊斯工業指數接近30000點的時候,美國股市總市值大概是40萬億美元,而這輪美股在兩週時間內暴跌了9000點,其總市值大概跌去了25%,差不多10萬億美元。另外據統計,美國2019年GDP約為21.22萬億美元,這次暴跌如果美國GDP能同時減少10萬億美元的話,那剩下只有11.22萬億美元,中國2019年GDP大概是13.8萬億美元,那我們豈不是一下子就排到世界第一去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實,在形容股市的市值的時候,我們經常用一個詞語“估值”來描述,意思就是這是市場給企業估算的價值,而資本市場的估值其實很少和真正的價值是保持一致的,要麼高估,要麼低估,牛市的時候普遍高估,熊市的時候普遍低估,而美國這輪牛市已經長達11年,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其中的泡沫已經非常多非常大了,因此美股的這種暴跌,其實是很多泡沫被刺破了,短時間內與實體經濟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只是數字而已,那些市值下跌的公司,他們的資產還在那裡,他們的盈利水平還在那裡,因此,短期內股市的這種下跌,不會造成GDP也同時下跌。

二、資本市場下跌雖然不直接影響經濟,但是會間接影響

金融市場對於一國經濟之重要已經越來越明顯了。就拿美股來說吧,美國家庭大概42%的資產都在股市裡,最近美股連續下跌,很多美國人的養老金就變少了,這就會影響一部分人的消費信心,消費意願如果降低,自然為影響美國經濟,尤其是這種服務業佔比最重的國家。再比如,美股連續下跌,相當一部分公司的企業債就會面臨危機,因為美股甚至有一些公司是借貸來增持自己公司股票的,為的就是做高自己公司市值,這樣的質押或者融資的時候就可以拿到更多的錢。假如,接下來美股還這麼跌,可能有相當比例的公司就會面臨嚴重的債務危機,所以特朗普才著急了, 三番四次施壓美聯儲,要求鮑威爾降息,其實就是出於這種考慮。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當然有影響?很容易理解,股票的錢誰的,股民,股民是誰?百姓和機構。百姓錢少了,消費自然少。機構呢?錢少了,投資其它項目自然少。比方蘋果公司20000億股值,假如賣掉2%股票,400億美刀,可以來中國買下百度。如果跌到2000億,2%,40億美刀,顯然就不可能,而且反過來可能被其它公司收購,就是被抄底了


土豆泥巴水


最近美國股市暴跌了9000多點,對於其GDP是否也減少了。這可不一定,需要具體分析,因為股市暴跌僅僅是前兆,也僅僅是預判性的;即美國股市當下用暴跌9000多點的行動預判美國今年的GDP會相應減少。

是否真正會像美國股市預判那樣?答案是不一定,具體要看美國經濟接下來該怎麼發力。如果美國經濟接下來走的好,並不影響GDP總量,甚至會超過去年的GDP規模。如果美國經濟像股市預判的那樣消極,今年GDP總量減少也恰好驗證了美股股市的走勢。

美國股市最近暴跌9000多點,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疫情在全球擴散,美國由於前期對待疫情的準備工作不足,導致疫情越來越嚴重;甚至已經影響到了當下的經濟進程,由於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的緣故,股市最先反應出了美國接下來糟糕的經濟問題。

那麼有人會問了,既然美國疫情這麼嚴重,已經達到了影響當下經濟進程的底部,那麼為啥還說美國今年GDP總量不一定就減少?帶著這個問題,下面詳細從兩個角度聊聊:

首先,美國的GDP很大程度得益於高科技的增長,傳統行業對GDP的貢獻相對較少,如果其高科技企業在下半年發力過猛的話,這些疫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完全可以消化掉。

其次,雖然傳統行業對美國GDP的貢獻相對較少,但還沒有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我們都知道,傳統行業除了需要科技之外,還需要時間的積累,尤其是時間,這個是很難趕超的。

由上得知:美國股市暴跌9000多點,其GDP不一定會減少。


槓桿遊戲揭幕者


股市暴跌對GDP的影響是間接的,影響未來GDP的增速和總量。

首先,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是消費、投資、出口。

1.消費是指國內民眾的消費需求,這是拉動經濟的主要動力,

2.投資是指財政支出,政府通過發行國債對基礎設施進行建設,例如教育、衛生、科技等,從側面引導民眾消費。

3.出口說白了就是國內企業通過產品出口掙國外的錢。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直白的理解下:

假設10個美國民眾在美股炒股,每人投入資金1萬–10萬元不等,合計投入股市50萬元。

如果美股不漲不跌那麼10個人可以隨時把50萬從股市撤出來。但是美股暴跌後,假設暴跌40%,那麼10個人股票資金的賬戶就只剩下30萬了。

原本每人投入1-10萬元不等,等股市暴跌40%,每個人股票賬戶只剩下0.6-6萬元了。

股市暴跌;投資者炒股賠了,本來股票賬戶有1萬,現在只有6千了,如何影響GDP?

1.投資者“錢包癟了”,只能減少消費,之前買1000一件的羽絨服,現在只能買600的棉服了。

2.消費少了,稅收就少了,國家財政沒錢了。國家財政沒錢就減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了,投資減少了則“大環境髒亂差”,進一步減少居民消費。

3.居民內需減少則國內生產企業產能降低,一方面導致稅收減少,一方面職工待遇較低,又導致財政支出和居民消費減少。

4.股市暴跌,則國家信譽降低,國債收益率降低。那麼國債就沒人買了,國外購買者忌憚政府信譽降低也降低持有國債。投資進一步減少。

5.如果國外股市暴跌,同樣此國內需降低,導致出口減少。

小結:從以上可以直白的看出,股市暴跌間接導致消費、投資、出口同步回落,GDP自然下跌。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美國股市暴跌了900點,不會減少美國的GDP,但是會間接的影響美國的GDP.

先來梳理一下股市市值和GDP的關係。

舉個例子,假設蘋果公司等同於美國。

蘋果公司只生產蘋果20手機,每部出廠價假設為1000美元,一年生產了10部,那蘋果公司的產值10000美元,這個就是GDP,你抬槓,咱們不是學術討論,我知道GDP不是這樣的簡單計算。

10部手機被10個人用戶購買。由於這個手機太好,大家都想擁有,於是這10個擁有手機的人決定拿一部拍賣,有土豪出價2000元,其餘9部美元拍賣的手機瞬間也是價值2000美元每部,這是10部手機價值就變成了20000美元。

即使沒有拍賣的9部手機,此時的價格也被人們理所當然的認為價值18000美元。這個20000美元就是股市的價值,專業點就叫市值。

然後剩下9部手機中在拿一部來拍賣,有人出價4000元,於是這是10部手機價值在數字上就變成了40000美元,這就和股票市值上漲一個道理。

但是隨著蘋果50新品出來,蘋果20不值錢,市場買入這隻出價500美元,於是這10部手機價值就只有5000美元,與高峰期的40000美元相差了35000美元。這就是市值蒸發,也就四股市暴跌。

這整個過程中,和GDP關係不大,因為增加的財富是數字,是虛擬的,不存在的,從虛擬中來,最後回到虛擬中,為了形象表示這個過程,於是人類發明了蒸發一詞,僅此而已。

但是美國很多人的財富都是建立在這種虛幻的財富上的,當股市下跌,財富減少,即數字減少,消費趨弱,生產端減產,從而導致真個經濟體通縮,GDP就受到了影響了。

總之,股市暴跌只是間接影響GDP。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美國用“一切手段救市”,沒用的,要用一切手段防疫,投資者自己都不知道哪天感染了病毒死掉了,要錢還有意義嗎?就算買公墓也要先把錢取出來吧?經濟危機己經發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