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記錄者:李全業

鹽城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岸邊吐芽的垂柳,河裡遊弋的野鴨,處處盛開的玉蘭花,還有那和煦的微風,都昭示著春天的到來。是的,春天來了!在這江城無處不飛花的日子裡,我們參與戰鬥的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順利封艙。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回想2月13日上午第一次進入武漢體育中心的期待與忐忑,期待的是我們即將投入戰鬥,忐忑的是武漢方艙醫院與我們平時工作的地方完全不同,我們該怎麼進出?工作環境怎樣?裡面有五百多張床位,我們要與這麼多患者同呼吸,風險有多大?雖然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內心不免有些緊張。

帶著這份期待與忐忑,方艙醫院開始運行。病人如潮水般湧入,不到兩天時間就滿負荷運行,我們也開始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方艙醫院是辛苦的。原以為方艙醫院收治的都是輕症患者,治療比較簡單,壓力不會那麼大。但事實上,困難遠比我們想象的多。裡面的患者來自各個地區,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社會身份、生活習慣以及基礎疾病,每個人的要求也都不同,全部都要由我們醫護人員協調處理。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說話都很費勁,可大家依然耐心地為患者答疑解惑。工作不多久就汗流浹背,偶爾坐下休息時,一陣風吹過,溼透的衣服猶如一塊冰貼粘在後背,感覺透心涼。一個班次下來,我們體會到了夏的炎熱、冬的寒冷!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方艙醫院是感人的。每個人都有故事。有位患者,母親因新冠肺炎去世,卻沒能見上最後一面,三尺男兒頓時淚如泉湧;有位患者,自己已隔離了十幾天,家裡還有一位癌症病人需要照顧,心急如焚;一個16歲男孩,患病後一直悶悶不樂;還有一位老年痴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我們被他們的故事和不幸觸動著,竭盡所能地伸出溫暖之手,開導他們、照顧他們、幫助他們,解決他們的困難、安撫他們的傷痛,與他們一起共渡難關。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方艙醫院是溫暖的、友愛的。為了記錄醫護人員的工作場景,一位網名叫猴賽雷的患者一直在抖音裡傳播著正能量,讓全國的網友瞭解我們的工作狀態,真是“方艙相遇無紙筆,憑君‘抖音’報平安”;一位患者以自己的繪畫技藝,用漫畫的形式記錄感人場景,讓溫馨的故事定格;還有很多患者懷著感恩的心當起了志願者,幫助醫護人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嘴裡還會念叨著:“你們江蘇醫療隊舍小家、顧大家來幫助我們,你們就是我們的恩人,我們也要多盡些力呢!”……溫馨的話語,猶如一股暖流衝向我們的心頭,讓我們感動不已!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方艙醫院也是快樂的。閒暇時,大家可以看電視、下棋、打太極拳……不過,最快樂的事情還是患者接到出院通知。我不知道怎樣形容他們的興奮,所有的詞彙在健康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他們會蹦跳著向你訴說,會快樂得手舞足蹈。看到一批批患者如釋重負地看著自己手中的出院證明,開心地從方艙醫院走出時,我們都無比幸福、無比滿足,衷心地祝賀他們康復!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短暫的方艙,永恆的精神

就在這一次次的告別中,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結束了它的使命。在它存在的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有500多人從這裡治癒出艙。這裡曾經是籃球健兒揮灑汗水的地方,如今又被賦予了另一種精神:大愛無疆、樂於奉獻、互助友愛、敬佑生命。

從開艙到休艙,我們看到武漢在康復、中國在康復,我們期盼著武漢大愈、中國大愈的那一天在這個春天快點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