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 氣貓筐 ] 程子恩

小小說[ 氣貓筐 ] 程子恩

氣貓筐又叫氣死貓,也叫嘟嚕筐,是一種竹篾編制的小筐,它中間大,開口及底部較小,上面還設計有蓋子。氣貓筐透氣性好,可以盛炸好的丸子,麻葉,饊子,肉類等美食,不至於發黴。之所以叫氣貓筐,是因為貓遇到這種筐,也只能乖乖地看著,沒有辦法吃到裡面的美食。

那時候幾乎每家每戶堂屋當門的二檁上都繫有一根繩子,繩子中間穿一個鑿有窟窿的破瓷盆,這樣貓和老鼠即使從檁上順著繩子爬下,但到瓷盆頂子上以後,也沒有辦法下去。繩子的最下邊掛有一個鐵鉤,這個鐵鉤就是掛氣貓筐用的。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炸點丸子什麼的是很金貴的,沒有大人的允許是不能隨便吃的。氣貓筐掛在二檁上一方面是防貓和老鼠,但最主要還是防小孩偷吃。

記得有一次,母親炸好了丸子,放進氣貓筐,父親站在大板凳上把筐掛在堂屋的鉤子上。那時候孩子們吃的油氣少,特別容易餓,一到放學回家後,肚子就嘰裡咕嚕叫,突然瞄見掛在二檁上的氣貓筐,想起大人們剛炸的丸子。夠不著怎麼辦?看到旁邊的方桌,便有了辦法,於是趕緊關上房門,把方桌拉在照著二檁的位置,再拿大板凳往方桌上一放,爬了上去,剛好夠著,摘下筐,小心翼翼地旋下蓋子,摸出一個丸子放進嘴裡,又焦又香,味道好極了,趕緊抓了幾個放進兜裡,把筐掛回了原處。

第二天如法炮製,又偷吃了幾個丸子,還暗自慶幸,大人沒有發現。

多年以後,每當提起此事,大家都會哈哈大笑,紛紛問起母親:“那時候,你們真的沒有發現嗎?”母親微微一笑:“東西少了咋能不知道,貓和老鼠夠不到,不是你們吃的還有誰!”

現在生活好了,再也找不到那掛在二檁上的氣貓筐,但那丸子的香味一直回味無窮……


小小說[ 氣貓筐  ]  程子恩


作者 程子恩簡介;

程子恩,男,安徽省界首市人。熱愛寫作,以鄉土文學為主,主要反映七八十年代的農村生活。

作者 程子恩 圖文 葉小芮 責編 常策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