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分流教育:体罚学生是合法的,还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用藤条打孩子是合法的

新加坡的分流教育:体罚学生是合法的,还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在新加坡,孩子犯错后父母用藤条打孩子是很常见的。藤条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教训,但不会折断骨头,是家里真正必要的工具。杂货店里还有各种颜色和形状的藤蔓。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孩子犯了一个错误,看着他的母亲做着鬼脸,从墙上的一排藤蔓上拖下了她想要的那个。我感觉这种心理压力就像掉进了垃圾坑。

新加坡的分流教育:体罚学生是合法的,还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杂货店售卖不同的 “打孩子用”藤条

不仅父母会用体罚孩子,中小学也会用藤条来处罚犯错的同学,在新加坡这是被教育部允许的行为。不过打男不打女,因为打女生是犯法的。一般是按照男生犯错的程度,分为三种形式,其中最轻的是私底下鞭打,重一点的在教室里面向全班同学鞭打,最严重的就是公开处罚和鞭打。有的学校更加夸张,为了能够让学生长记性,不再犯错,甚至要求学生不能穿太厚的裤子来接受惩罚。

在新加坡的小学和中学,这是一件非常严肃和仪式化的事情。但这种耻辱的震慑效果教育很强,所以教育部也表明,体罚后,需要让学生接受心理辅导,并只能由学校的领导,例如正副校长或者教导主任等来执行,而且为了怕打伤孩子,只能打屁股和手心,不能超过六下,腰部也要垫书,避免打伤肾脏等限制规定。

当然,随着近年来教育意识的转变,这种体罚也逐渐减少。然而,严格的管理,体罚仍然是新加坡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方式。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后,新加坡的另外两项特别措施就是用藤条惩罚他们:无所不在的高额罚款和可怕的藤条惩罚。新加坡政府如此严厉的惩罚,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看来,并不是自由的、不人道的、非法的。但许多人忘记了,这正是中国过去的酷刑和西方殖民统治时期的残酷做法。

分流教育

新加坡的分流教育:体罚学生是合法的,还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新加坡学校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教育分级。在小学四年级,他们将面临以语言水平为主要参考的第一次分流测试。分成两个或三个不同的班级。小学一开始的毕业考试分为两个班:快班和慢班。毕业后,快班的学生参加O级考试,取得好成绩,进入初级学院或者高中。两年后,如果他们通过了A-level的考试,就可以进入新加坡最好的三所国立大学: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管理大学。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就不上高中,直接读理工学院,理工学院就是3年的专科。分到慢班的学生,毕业后,他们会参加N级考试,如果可以通过就继续采取O级考试,寻求最好的教育发展,而成绩差的学生将去工艺学院来接受学徒教育,这通常被称为职业技术学院。

尽管许多人抱怨新加坡的教育体系过早地把学生划分了等级,但新加坡的整体教育水平相当平均,快班和慢班都是一样的老师。因此,不管什么水平的学生,他们接受的教育资源都是很好的。这样就方便快班的学生不需要照顾慢班学生缓慢的进度,加速追求更快的进步,和更高的要求。而成绩差的学生也可以多一年的学习时间和机会成为后进生,或者干脆尽快进入职业教育阶段,不必担心自己不擅长的学术学习。

不断的分级意味着不断的新机会,这将促使每个人努力学习。所以我认为只要教育资源是公平的,这样的分流制度也是公平的。

课业压力巨大

新加坡的分流教育:体罚学生是合法的,还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新加坡学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新加坡的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但是中小学只有半天的课,下午2点前就结束了。这个想法是为了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去参加有趣的兴趣活动,但问题是,考试的压力是存在的,于是补习班就成为他们放学后去的主要地方。结果课后学习的强度也远远大于课堂学习的强度。

兴趣班CCA课程也必须成绩达标

新加坡的分流教育:体罚学生是合法的,还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新加坡也有CCA课程,就是我们说的兴趣班。虽然说它与文化课无关,但是CCA也有学分制度和成绩标准要求,所以新加坡学生们还必须要达标。CCA课程可以自由选择三到四门,但是都必须学到优秀。

所有学生必须从四个类别中选择其一: 运动、表演、制服和学习。童子军、学生警察、救援队和其他穿着制服的组织就是其中之一。学习就是是科学、农业、法律或医学方面的研究专业。很多时候,你花在CCA上的时间和你在学术课上的时间更加的多。此外,CCA分数在入学考试和出国留学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样看起来新加坡同学比文化课为主要压力的中国同学过的更苦逼啊。

新加坡分流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的分流教育:体罚学生是合法的,还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乔治认为,人的潜能是被逼出来的,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的学生,也具有很好的竞争力。这就是为什么新加坡的教育为什么能够在亚洲教育排名第一的原因。

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虽然我们已经跨越过了原始社会,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但是其实这句话也是适用的。人的潜能其实是无穷大的,你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而往往很多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逼自己,虽然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往往很多时候却是为时已晚。

而新加坡的分流教育却在孩子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开始逼他们一把了,虽然这样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不自由的童年,但是却让他们早早的意识到了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以及竞争意识。俗话说,压力产生动力。新加坡孩子在巨大的压力下势必要放手一搏,拼搏一把。而不断的分流就给了他们不断拼搏成长的契机。过早的收获每一份奋斗的喜悦,或者经历失败的痛苦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有很重要的激励意义。虽然有的孩子年龄那么小却要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很残忍,但是能让他们过早的明白现实的残酷和社会的竞争其实是好事。一次次的失败更能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然后反思和计划未来的发展,于是他们会考虑只发展自己的特长,来使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有着一席之地。于是更多的学生学会了扬长避短,未来可以肯定一个个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而学习好的学生经历一次次的分流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可以为自己未来发展的专业和方向做出参考。而一次次的成功也会为孩子们带来自信心和永不言弃的精神与习惯,让他们可以越来越好,节节高。

中国的教育和新加坡教育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中国的人口众多,所以高考又被人称为 “百万大军过独木桥”。但是新加坡和中国不同的是,新加坡的独木桥更加的早,这样的好处和坏处都是有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更早的给自己定位,更早的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而坏处就是丢失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我认为,中国的教育需要借鉴新加坡的分流教育的优点,让孩子们对自己清晰定位。但是同时也最好能够给孩子们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毕竟童年是每个人最美好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