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牆上有兩個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是覺得他們吵鬧。”

——魯迅《而已集》

1

王源,TFBOYS成員之一。

在大家的印象中,他一直是一個乖巧可愛的男孩,笑起來眼睛裡像有星星一樣。

而這個剛滿十八的少年,在我是唱作人第三期的節目中,向我們展示了,他藏在笑容背後的,壓抑的一面。

站在被許許多多盞射燈照耀下的舞臺上,王源彷彿沒有陰影,

“大家看舞臺上亮嗎?”

“但我看你們,其實很黑。”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面對其實只有一個人,

一個人在夜裡哭著,

哭到頭痛直到睡著……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王源

歌曲的最後一句,情緒失控的王源,哽咽到無法繼續。

在後期的自白中,王源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有的時候非常難過,無助的時候,

你覺得自己都快崩潰了,

你身邊的人講他能安慰你幾句,

但他永遠體會不到你有多難過。

詳細說,肯定會有人說我賣慘啥的,

我覺得沒有必要,這就是我自己的經歷。

所以說這麼多,你們也不可能感同身受。

對吧,就不說了。”

是啊,也許在他的世界裡,已經是狂風暴雨,

外洩的情緒,甚至使氣壓升高,

壓的他喘不過氣。

但是在別人的眼裡,他的世界還是一片晴好,

也許有一點點徵兆,

天空的雲彩似乎多了一些。

2

以前的我也一直覺得,至少我們最親近的家人,是能夠對我們的快樂、悲傷、興奮、壓抑感同身受的人。

但是在我爺爺的葬禮上,我發現,感同身受根本不存在。

我爺爺走的很突然,沒有什麼徵兆。

雖然他已經老年痴呆了很多年,

對他的日漸虛弱也有一些心理準備。

但是乍一聽到這個消息,還是有種很不真實的感覺。

臘月二十九,

大清早我們還在商量過年要給他買些什麼好吃的。

2個小時後,

我坐在靈堂裡,

心裡面空蕩蕩的,

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

一撥撥的人前來弔唁,

獻上鮮花,

鞠躬致意。


然後他們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起,

或是打起了撲克,或是閒聊起來。

這也許就是葬禮的意義。

讓喪主忙碌起來,在紛雜的環境中,減少一點悲痛感。

但他們帶給我的安慰,

只能輕微的削減我的悲傷。

葬禮過後是新年,這個年我過得很壓抑,心裡像有塊石頭壓著一樣。

我以為我的父母,我的姑姑、大伯都像我一樣,所以我小心翼翼的照顧著他們的情緒。

但也許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的生死,

他們很快就放下了。

反倒我持續性的情緒低落,讓他們無法理解。

明明一樣經歷了親人的離去,

他們卻無法對我的情緒感同身受。

我只能一個人窩在角落,

腦子裡不受控制的浮現和爺爺的點點滴滴,

突然間我就明白了。

我和我的爺爺,

有著別人沒有的,

屬於我們二人的回憶。

當他離去,

保有這份回憶的,就只有我了。

獨一份的回憶,

獨一份的感受,

沒有人能夠感同身受。


3

每個人作為一個個體,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經歷。

即便是形影不離的雙胎,

他們接觸的事物,對事物的感知,

以及內心產生的情緒,都會有微妙的差別。

正是這些微妙的差別,讓我們成為了不同的個體。

這些不同的經歷,

使我們在面對同樣的情況時,

產生不同的感覺。

即便同樣是恐懼,或是快樂,或是煩惱,

也都是不一樣的恐懼,不一樣的快樂,不一樣的煩惱。

也許你也發現了,

“我懂你的悲傷,我知道你很難過。”

這樣的話根本無法觸動我們。

因為,即使是懂,

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感同身受。

同樣的,

希望別人感同身受這種事,

我們自己都做不到,如何去苛刻別人做到呢?

在那段難熬的日子裡,

最讓我感到慰藉的是我的朋友。

我沒有期望他們能感同身受,

而他們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理解我,

並且願意默默陪著我消化悲傷。

也許無聲的陪伴,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儘管沒有辦法對彼此感同身受,

卻願意默默的陪在彼此身邊,

分享或是承擔彼此的感受。

無論我們面對什麼樣的問題,

都願意和我們站在一起。

所以同樣的,在朋友或是親人尋求安慰時,

雖然我們很大程度上無法對他們的痛苦感同身受,

但是,我們能夠給他們堅實的依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