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易之门」关于占卜的一些说法及联想

最近看了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智慧》的破解占卜一节,感觉还是很有意义的。

易经是一部字典

首先就是易经是相当于《新华字典》一样,是人们用来查阅的。可能也是古代巫师祭祀的参考书吧。

占卜是一种游戏

而关于占卜的说话就更有意思了。占卜不是让别人给你占的,而应该是自己占,自己解的一种游戏。个人是十分认同这种游戏的。就好比孔子,就会自己给自己占卜,还有韦编三绝的典故流传了下来,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展开联想呢,因为易经是古人总结的智慧,所以内容应该是十分符合人的原始的本性,或者说成功的指导了古人的社会生活。所以里面就有很多东西是应该是得到验证的成功经验。而现在困难的地方就是由于时间太久远了,原始的社会也不在了,那么如何能够理解这些内容。再加上最古代的时候由于记录方式的缺乏,所以可能会将记录的数据弄得特别精炼简单,只是作为一个提示。所以造成阅读理解起来,十分的困难。那么个人感觉可以将易经的故事新说,那绝对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每个时代都能有这样的故事流传下来,那就能看出每个时代的侧重点,比较起来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而为啥人们都习惯了别人给自己算卦呢?感觉第一就是古代普通老百姓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有能力的人,能通过占卜算自己,那么算别人肯定也可以了。然后这种习惯传统也就流传下来了。感觉第二点学习易经应该也是要花时间成本的,即使现在人也不一定有时间精力去学习它。说道这里,感觉关于“算不自算”的说法,我感觉其实是不可信,就是一种借口,“算不自算”是因为别人已经自己算清楚了,自己所求的事情也不用和外人说,其中的细节就更不用和别人说了,另外已经就是“算不自算”本来就是意外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才说别人“算不自算”。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到那么完美,那么绝对的。就好比炒股,如果我有100%的把握,那么我投入我全部的身家性命,一次就发了。在不信,就举个周文王的例子,他不就给自己算卦吗!


「乾坤易之门」关于占卜的一些说法及联想


好了,现在社会那么发达,袁隆平院士及为新中国的奋斗者,让大家都吃饱了。所以每个都可以看看易经是什么样的,然后简单的用硬币就能学习如何算一卦,那么就能很快速的进入学习六十四卦的智慧的状态了。赶快自己占一卦,玩一玩吧。记得心里总有要个事情是你想算的。就好比遇到人生的难题的时候,给自己提供点解题思路,是不是就有很大帮助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