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草,隨風搖

車前草,隨風搖

小時候,母親常帶著我們到春天的野地裡,識五穀、辨百草、挖野菜。她給我們唱童謠、猜謎語,比如“車軲轆前一棵草,大大耳朵隨風搖”,說的是車前草,多生在道旁溪畔、野樹林間,車碾馬踏人踩,它依然茂盛的生長,因而得名“車前草”或“車輪菜”。

車前草生有肥厚的葉片,嫩時匍匐於地,漸大直愣愣豎起來,像極了豬八戒的招風耳,故鄉人多叫它“豬耳菜”。

春分前後,車前草開始在野地裡綻發,三五片嫩綠的葉子緊貼著地面,青青秀秀的招人喜愛,豬羊牛馬都喜食,故而才有“豬耳菜”“牛舌草”之名。過去,它還是一種救荒菜,人們採擷它的幼苗嫩葉,開水焯一焯,清炒或做菜粥、蒸菜團,聊以充飢。

車前草,隨風搖

兩千多年的《詩經》裡,即有描繪淳樸勤勞的女子採摘車前草的情景。《國風.周南.芣苢》曰:

采采芣苢,薄言採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苡(fúyǐ),也作芣苢(yǐ),即車前草,詩中的採、有、掇、捋、袺、襭,都是“採”的動作,伸長纖手兒採,捋著莖葉採,一手提著衣襟兜著採,把衣襟紮起來滿襟滿懷採。

邊採邊唱著清亮亮的歌謠:“繁茂鮮美的芣苡,採呀採呀採起來。繁茂鮮美的芣苡,採呀採呀採得來......”歌兒迴旋往復,驚飛了枝頭的春鳥,拂亮了一彎春水,農婦們採摘野菜的身影在清粼粼的碧水裡愈顯風姿。

一曲《芣苢》歌短短六行,簡潔明快,色調鮮明,且音韻節奏自然轉合,鄉野女子們歡快怡然之情赫然躍出畫面。

清代文學家方玉潤在其《詩經原始》裡評曰:“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嫋嫋,若遠若近,若斷若續,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則此詩可不必細繹而自得其妙焉。”

車前草,隨風搖

車前草中醫叫“平車前”,全株入藥,味甘性寒,具有利尿、清熱、明目、祛痰的功效。

到了夏初,車前草抽出幾株花穗,結出飽滿的子實,中醫稱之為“車前子”,味甘、鹹,氣微寒,無毒,入膀胱、脾、腎三經,藥用更廣,藥效也更佳,利水清熱、治小便不通、淋濁、尿血、溼痺之效尤為明顯。

有關車前草解疫瘴、療血尿的功效,還有一則故事。東漢中興名將馬武帶兵深入西南,征服武陵羌人之時,因地形複雜被圍困在荒無人煙之處。時已入夏,荒蠻赤地,軍士和戰馬都因缺水而得了“尿血癥”,且疫瘴流行,無醫治之藥,情況甚是危急。當時,一個馬伕偶然發現有三匹患血尿的戰馬不治而愈,遂感驚奇,尋根追源,發現周邊生長的一種有著象牛耳形的野草被馬吃光。為驗證其效,馬伕又親採嘗試,亦效,於是直報馬武。馬將軍大喜,問此草生於何處?馬伕遙指道:“就在大車軲轆前面。”馬武笑曰:“此天助我也,好個車前草!”當即命令火頭軍大量採挖其草熬湯,令軍士馬匹皆飲服,服後不久,不僅治癒了尿血癥,連疫瘴也消除了。自此,“車前草”之名鵲起。

車前草,隨風搖

北宋大文學家蘇軾不僅愛好寫詩作賦,還是一位頗有建樹的中醫藥家,他與車前草的淵源也頗有意思。有一年,他的好友歐陽修患了嚴重的腹瀉,大便溏稀,一日數遍,到後來病情愈重,直瀉得面黃肌瘦,渾身無力。蘇夫人從一雲遊僧人處,討得一劑秘製良藥,謊稱是名醫所開,獻出來熬湯為其服用,想不到竟一劑見效,連服數日沉痾頓消。打開餘藥細看,不過是車前子而已。

蘇軾任杭州知州時,經常和當時的名醫錢乙、李魏、張小娘子等學習中醫藥知識,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一年,鄉民因飲用被汙染的山泉水,很多人患上了痢疾,久治不愈,貧苦交加。蘇軾想到了車前子治癒老友歐陽修的舊事,於是採集來大量的馬齒莧、車前子,熬製一大鍋藥湯,給患病的鄉民飲服。後又帶領民眾整治汙染源,徹底根治了痢疾之患。隨後,蘇軾把這兩則醫案記錄了下來。

車前草,隨風搖

後來,蘇軾把收集而來的宮廷秘方、專業醫生處方乃至民間土方、同僚友人的驗方等,歸納整理,收入他的筆記中,久而久之,形成了被醫界頗為推崇的《蘇學士方》。後人將其醫著與北宋沈括所撰的《良方》兩書合編為《蘇沈良方》,蘇學士的“儒醫”風範遂成為美談。

“車輪菜,葉叢中心攛葶三四莖,作長穗如鼠尾。花甚密,青色,微赤。結實如葶藶子,赤黑色,生道旁,採嫩苗葉,煠熟,水浸去涎沫,淘淨,油鹽調食。”這是明代周定王朱橚在《救荒本草》中描繪的車前草。

瘦弱可人的一株車前草從《詩經》裡走來,不僅美人齒頰,醫人疾患,還是庭院綠化的尋常花草,“花發江南年正少,紅袖高樓,爭抵還鄉好?遮斷行人西去道,輕軀願化車前草。”(清.譚獻《蝶戀花·庭院深深人悄悄》)是啊,江南風景再美好,不如家鄉庭院裡的一棵車前草。情郎啊,只要你迴轉心意,迴歸故里,我甘願做那被豬羊啃食、牛車碾壓,也在所不惜的車前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唐.白居易《草/賦得古原草送別》)或許,我就是故鄉坎坷小道旁的一棵車前草,輕輕為你哼唱一首鄉愁的歌謠。

作者:劉琪瑞,男,山東郯城人,一位資深文學愛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聲》《鄉愁是彎藍月亮》和小小說集《河東河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